第11章 解僧饞貴人施筍 觸鐵牛太守伐鬆(1 / 3)

話說濟顛在棘寧寺,不知不覺過了兩月,看看臘盡,講主舍不得他回去,對濟顛道:”你待到過了年才回去吧!”

濟顛道:”這卻使不得!長老豈不嗔怪!”遂別了講主,徑回淨慈寺來,走進方丈室中,見了長老拜道:”弟子回來了。”長老道:”你怎不與老僧說知,竟出去了這半年,來去自專,旁人豈不笑我?”濟顛道:”弟子知罪,今後再不敢了!”自此在寺過了年,每日隻在禪堂中跟著眾人誦誦經念念佛,混過兩三個月。

倏忽暮春,天氣睛朗。 濟顛忽又想動,來稟長老道:”弟子久不出門,許多朋友恐怕生疏了。今日出去望望,特來稟知,放弟子出去走走。”長老道:”放便放你去,但隻好兩三日便要回來!”濟顛應承了,遂一徑投萬鬆嶺毛太尉府中來,毛太尉接進去相見,太尉道:”自從太後娘娘到你寺中,不覺又是半年了。那日你弄禪機,打筋鬥,我什為你耽憂愁,恐怕有禍,不期太後娘娘心靈性慧,倒打破了你盤中之謎,反再三的讚歎。”

濟顛道:”那是我一時瘋發了,有什麼禪機,感謝佛天保佑,免了這場大禍,又完成了藏殿的功德,故今日特來謝謝太尉。”太尉道: “你來得正好,今日園丁在竹園中掘得些新筍芽兒進來,我見是初出之物,將一半進上朝廷,還留一半在此,待我命庖人煮來,與你嚐嚐新鮮口味可好麼?”

濟顛道:”好是好,但做和尚的,此時吃它,未免過分!”太尉道:”筍乃素物,又非葷肴,有何過分?”

濟顛道:”太尉不知,俗語說得好:‘一寸二寸官員有分,一尺二尺百姓得吃,若是和尚要吃,直待織壁。’我做和尚的此時吃他,豈不過份?”說得太尉笑將起來,不一時庖人煮了筍,又煮了兩壺酒來排上。 濟顛一到口,便吃了大半碗,又是幾碗酒,吃得快活,便說道:”我虧太尉高情,得以嚐新筍,我家長老坐在寺中,夢也還不曾夢見,我且剩幾塊帶回去,與他嚐嚐,也顯得太尉人情。”太尉道:”隻是殘剩的,怎好帶去?”遂叫庖人又取了一碗來,用荷葉包好,付與濟顛,濟顛作謝而回。

剛到山門,首座問道:”你手裏包兒,莫非狗肉?”濟顛道:”雖不是狗肉,卻比狗肉更美。”因將包兒往他鼻上一塞,道:”你且聞一聞看!”首座僧認做耍他,忙把鼻子掩著躲開,濟顛遂一徑到方丈室來見長老。 長老問道:”你為何今日才去便回來?”濟顛道:”因毛太尉留我吃新筍,我見滋味鮮美,因此討了一包來請長老嚐新,故此不曾耽擱。”遂向侍者討了一個盤來,將荷葉包打開,把筍兒傾在盤內,托上來獻給長老。 長老道:”物雖微,卻難得一片好心。”遂舉筷吃了好些,讚道:”果然好滋味!”剩下的就叫方丈室中幾個侍者分吃了。 不一時,眾僧得知,都來討筍吃。 長老道:”這筍乃道濟帶歸來請我嚐的,隻有一節,如何分散眾人?”眾僧道:”這不幹長老之事,多是濟顛不是,佛法平等,你既自吃了新筍,又帶來請了長老,難道就不該化些來請請大眾?”濟顛道:”你們隻輕易說個化字,殊不知化人東西,有好些瑣難,我在太尉府中,不知說了多少禪機,方才有得到口,你們坐在家裏,白白就夢想吃,也罷!就將這新筍為題,你們眾人做得一首詩出,我吃苦不妨,去化兩擔來請你們罷!”眾僧聽說做詩,俱默然不語。

長老道:”他們如何理會得來,待老僧代他們做一首吧!”遂信口七言一絕道:

竹筍初生牛犢角,蕨芽初長小兒籩;

旋挑野菜炊香飯,便是江南二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