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昊陽的話,黎天秀一時很是心動,諸多同門師兄弟聚在一起,彼此切磋,相互印證所學術法,對修行大有裨益。即便在旁觀看,也能學到一些有用的東西。
但仔細思量一番後,黎天秀還是忍住了,當務之急,他要想辦法提升他的修為,而不能因為其他耽誤了根本。
黎天秀知道自己資質平平,在平時修行時倒也不覺得,但一旦麵臨修行關口,他所要付出的努力是其他弟子的好幾倍。那些天縱之輩,七竅玲瓏,修行一路凱歌,到了境界關口也不需費什麼力氣,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就突破了。
告別昊陽,黎天秀回到自己的院落,取出玉石小劍,觀想大日普照圖,驅除心中雜念,又開始修煉起來,一點時間都不願浪費,十分努力。
就這樣,黎天秀一點一點打磨自己的真氣,修行枯燥之餘,他便去傳法殿走走,學習術法,翻閱前輩的修行心得或是宗派其他典籍,如‘八方遊記’之類,記載遊曆見聞的典籍。
“原來,突破內府是練氣築基最難的一關……”
這一日,黎天秀又來到了傳法殿,無意中翻到一篇修行心得典籍,沒有署名,不知出自哪位前輩之手。這篇心得典籍對練氣築基‘四關’闡述的十分詳細,前兩關‘斂息’和‘四極’相對容易,到了第三關‘內府’和第四關‘雲台’,每關都隔著一道天塹,難以翻越。
但這位前輩也在心得中講了,修行關鍵在‘行’不在‘修’,‘修’固然重要,世間法訣無數,都可用來修煉,但這隻是前提,也僅限於‘學習並知道了方法而已’,而‘行’之一字,卻不是人人都可以辦到。正所謂修而有行,知行合一,方為修行。
‘行’之本意在於曆踐,在於探索,在於前行……後兩道關口雖如天塹,但若做到修行二字,縱然資質極差,亦非不可翻越。
“修,僅是前提,行才是關鍵……學習到了方法,不去做,不去曆踐,不去探索,再好的法訣也是無用!”
這一篇修行心得雖然隻有區區三千餘字,但卻發人深省,深深印在了黎天秀心中。與此同時,他也在這篇心得中找到了突破內府的方法。
按照這位前輩在心得中所言,修習火行法訣,突破內府時,最好先鑄主宮火府,所謂主宮火府,指的是‘心、小腸’等髒腑。
內府,是指肉身內五髒六腑,這些髒腑與五行一一對應,所以也叫五行髒腑。修行到了這一關,便是利用自身真氣淬煉、清淨五髒六腑,滋生五行之氣,五行循環,相生相克,這才是長久之道,若不然無論修行哪種法訣,體內陰陽五行失調,隻有死路一條,何談大道可期?
五行髒腑先後鑄煉,便是‘金木水火土’五大宮府,一主宮,四輔宮。
黎天秀主修火行法訣,火府自然是‘主宮’,其他四府‘水府、土府、木府、金府’則是輔宮。
等修士到了這一境界,也可以修習其他輔行法訣,依據五行相生,有益於壯大自身主修的法訣。例如黎天秀,主修火行法訣,若修習木行法訣,藏木行真氣於木府,一旦催動,體內火行真氣會急劇暴漲,無論是對敵還是突破境界都大有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