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歸還(1 / 2)

我要講的,都是我真實經曆的故事。在此之前,我從來不相信那些牛鬼蛇神算命的,不過當自己做了這行的時候,我真實不得不信。

言者講述故事,聽者聆聽真實。不管你信不信,以後有什麼事情,還是記得來找我,畢竟,我是專門幹這行的。

我叫餘演離,二十歲。聽我父親說,我祖上,是四川一個小小的地主,解放前聽說是有良田千畝的,具體是不是我父親吹噓,我就不知道了。他說,我的血統比較高貴,是大禹的後代。那個時候我就納悶了,我不是姓餘麼?大禹姓大啊!呸,好像是姓夏啊。

到了以後上學,我知道了大禹有個小兒子叫罕,封姓為餘。具體我是不是這麼一個皇室的後代我不知道,反正現在新中國,不管我是誰,和普通人都是一樣的,你說對吧。

我爺爺叫餘長生。雖然名字是這樣,不過聽說他四十三歲就失蹤了。他是二十歲生的我父親,後來失蹤後我父親是在他舅舅家長大的。鄉裏人說,我爺爺是個地地道道的摸金校尉。當年是因為被張學良抓住了,最後好不容易逃脫了才來的四川。

我父親呢,也是死得早,三十五歲就丟下我一個人走了,我母親一個人把我帶大,自己也因為操勞過度去世了。可以說現在的老餘家,就隻有我一個了。

至於我嘛,我父親給我留了一個古董店,聽說這裏麵的東西都是我爺爺當年摸回來的,然後一直放在店裏。我也不知道他是哪裏來的膽子,這些髒東西都拿出來賣。我自己也十八歲就回來一個人管理這個店了,在學校也待不下去了,重點高中嘛,怎麼可能讓我一個小混混留在裏麵呢?

“叮鈴鈴~”

門口掛著的風鈴也聽說是民國的東西,我爺爺從上海灘拿來的。隻要有顧客上門,這個東西就會響起。

聽他們內行人說,幹這行的,一年開不到幾次工,一次工就可以吃一年。所以對於我做這種虧心事,還是挺不錯的。至少對於我,是能接受的。

天不遂人願,走進來的,是住在我隔壁的小姑娘,十八歲。小美人紮著馬尾,一身碎花連衣裙,並沒有好好的打扮,看了看我,說道:“哥,你怎麼還在這?說好的今天陪我逛街呢?”

畢竟從小玩到大,所以她就一直叫我哥。街坊鄰裏的都認識我,所以很多時候我都要負責幫他們帶孩子,帶到大了,有的就一直和我玩,畢竟年齡差距不大。我麵前的這個,叫林曉曉,她家是在我隔壁開茶樓的。說實話,在二十一世紀,還有簡簡單單的茶樓真的少見了。

我無奈的點了點頭,從櫃台起身走到她麵前,然後說道:“怎麼了,現在才八點,你就想去了?要不要你哥我休息了。”

其實我一年基本都待在這裏,至於那些上門的我都是摸清楚了的。幹這行的,有個規矩,這些髒東西,必須要在鬼節的時候來買。買了後就直接出門到十字路口去,搭上一輛車,不能回頭,讓這輛車隨便帶你到哪裏去,然後閉著眼睛將髒東西給放在目的地,默數十秒然後才睜開眼睛。你說神不神,當你睜開眼睛的時候,就到了第二天了!聽老一輩的人說,十字路口其實就是鬼門關,鬼節的時候鬼門關大開,所以你坐的車上,幾乎都是那些出來遊蕩的鬼,或許你坐的車裏,根本沒有司機。

除了鬼節,在除夕夜也是生意火爆的時候。說是火爆,其實隻是有那麼幾個人來。除夕夜當然就沒有鬼節那麼有規矩了,隻需要帶著長香蠟燭,在十字路口燒一下就行,當然不能忘記四方諸神。

現在才是七月初一,所以不可能有人的,而且我也很久沒有出去過了,整天都待在這個店裏,都已經悶的發黴了。林曉曉看著我,笑了笑,然後右手直接挽著我,徑直把我拉出門。

我們這條街的人都比較奇怪,不單單指的是性格,我們這裏的店麵也有些奇特。除去我這家傳的古董店,林曉曉家的茶樓,誰又能想到在我們對麵還有梨園,來聽戲的人還很多,但在梨園的旁邊又是一個棺材鋪,在這條街的盡頭還有多家的秦樓楚館,卻沒有外人來管理。

我與林曉曉一邊說笑,一邊走到對麵去,隻有對麵才有公交站。迎麵走來一個老頭子,看這架勢似乎是來我店裏的,不過畢竟有行規,這個時候我們還不開業的。或許是我想多了,他隻是從我身邊走過,並沒有看我,嘴裏還在不停的呢喃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