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輯三 活在當下,靜心前行(2)(3 / 3)

財神說:“我看這個人文采不錯,覺得他寫文章的話一定能夠有更大的成績,所以就把那一千兩黃金交給了文曲星。”閻王爺又找來文曲星,文曲星說:“我看這個人雖然有文才,但是武略更勝一籌,所以就把那一千兩黃金交給了武曲星。”閻王爺於是又叫來武曲星,武曲星說:“這個人的文才武略都是一流,但是他很懶惰,什麼也不做,我不知道怎麼讓他拿到這一千兩黃金,所以隻好把黃金交給土地公了。”

閻王爺找來土地公,土地公說:“這個人實在是懶得很,我怕他拿不到黃金,所以把黃金埋到他家的院子裏,隻要他在院子裏挖一鋤頭,就可以挖到黃金了。可惜他從來沒有挖過一鋤頭,就這樣活活餓死了。”閻王爺聽了之後,說了句:“活該!”就把那一千兩黃金充公了。

上麵的這個故事雖然帶有神話色彩,卻說出了生活中的一個大道理,一個人什麼也不做,即使命中注定的財富也拿不到。什麼都沒有並不可怕,隻要懂得上進,勤奮地工作,那麼現在的清貧並不是什麼負擔,而會變成前進的起點。

1987年,16歲的劉玉棟隻身來到濟南闖蕩,出身貧苦農民家庭的他得不到家庭的任何經濟支持,也沒有什麼手藝,而且身無分文,最後隻能跟一個師傅學修自行車。他的想法非常簡單,覺得“藝不壓人,學點手藝,之後能混口飯吃”。為了多掙錢,他白天在店裏修自行車,晚上到自行車廠去裝自行車,工作雖然很辛苦,但是收獲卻很大,兩年多的學徒生涯,他居然掙了兩萬多,在當時一個不到20歲的小夥子有兩萬元,是非常少見的。

有了錢,他麵臨著兩個選擇——是回家蓋房子結婚,還是繼續留在城裏幹活?在他們老家的農村,一般20歲左右就結婚了,父母也勸他回家,但是他最終還是選擇留下來,在濟南大廈附近租了一個小門臉兒,專門修自行車。

那個時候來修自行車的人大都喜歡抽煙喝酒,細心的他發現了這個商機,就從別人那兒進了一點煙酒擺放在店裏,沒想到這竟然是他走上煙酒代理的起點。賣煙酒時間長了,他發現從別人那兒進貨成本非常高,聰明的他於是把目光轉到了代理上。但是想要成為代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誰也不會把大批的貨物交給一個隻有19歲的小夥子,而且當時很多酒廠都有專門的代理,再說他也沒有那麼多的資金,實力遠遠沒到那個層次。

劉玉棟一無所有,但是並沒有因此退縮。他帶著一萬元錢來到當年在市場上銷售火爆的蘭陵酒廠,尋求代理的可能。廠長聽明白了他的來意,一口就拒絕了他。劉玉棟沒有氣餒,語氣堅定地說:“您不賣給我酒,我就不走!”廠長見他這麼執著,便給了他一個在當時看似沒有絲毫可能完成的任務——回收十萬個酒瓶拿來換酒。原本是個玩笑,但沒想到劉玉棟當真了,跑遍了整個濟南回收酒瓶,三個月的時間,他真的收夠了十萬個酒瓶。廠長看到之後沒有食言,把酒賣給他了。

1992年,在得知美國兩家企業開始代理可口可樂、德芙等產品之後,21歲的他跑到北京和這兩家企業談判,要求在濟南代理他們手中的“洋牌子”,憑借著他的不懈努力和精明才智,最終如願以償。後來他又代理了費縣老白幹、泰山特曲等山東白酒。到1994年,他的公司每年的銷售額達到了數百萬。

2010年,劉玉棟已經是茅台、五糧液、瀘州老窖、郎酒等50多個著名白酒品牌,2000多個單品的濟南代理商,公司的銷售額已經突破了兩億元。但是這些成就遠遠沒有讓劉玉棟滿足,他說:“我還要做外國名酒的中國區代理,讓中國老百姓和洋酒真正地親密接觸。”

劉玉棟從最初的一無所有到公司年銷售額突破兩億,譜寫了一個創業的傳奇。一無所有絕對不是創業的桎梏,相反,從零開始才最有力量,因為隻有一無所有,才能承受生活和事業上的挫折和打擊,才能無限地激發自身的潛力,爆發出難以想象的巨大力量。

感悟人生的心靈箴言

什麼也沒有,並不意味著人生是失敗的,相反,它是人生的一個起點,是跨向成功之門的一次跳躍。有句話說得好: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一無所有的開始雖然艱難,在精神上卻更能激發我們向前的心誌,讓我們變得更加堅強,更加奮進。

在平靜的生活中體會愛的溫度

在很多人的思維中,愛似乎隻應該存在於書本中,存在於熒屏中,要麼上演轟轟烈烈的感動,要麼被風花雪月的浪漫包裹。雖然轟轟烈烈的愛能夠感人淚下,風花雪月的愛讓人憧憬向往,但是轟轟烈烈的愛就像劃過天際的流星,很難長久,而風花雪月的愛則像天上飄舞著的雪花,一旦落在地上,就會化成水。真正的愛不在於是否轟轟烈烈,也不在於能否風花雪月,而是細節。

王鑫的表哥是個相貌堂堂的男人,他第一次相親的對象,就是王鑫現在的表嫂。王鑫的表嫂是一個非常一般的女人,沒有較高的學曆,也沒有姣好的容貌,甚至可以說有一點點醜。她的眼睛有些小,皮膚微黑。表哥表嫂結婚的時候,王鑫還小,他一直不明白,為什麼表哥會喜歡表嫂呢?他們之間看起來關係不冷不熱,會有愛情存在嗎?

王鑫從來沒有見到過表哥和表嫂爭吵。結婚以後,表嫂總是對表哥的話言聽計從,她任勞任怨,而表哥在下班之後也是立即就回家,從來不會對表嫂大聲地說話。他們彼此之間相互尊重,相處得非常默契和愉快。

有一次,王鑫到表哥家玩,正趕上表哥往樓上搬煤氣罐,表嫂靜靜地站在門口,看到表哥的時候十分敏捷地拿著毛巾給表哥擦汗,表哥也配合得很好,彎了彎腰,整個過程中他們沒說一句話。但是王鑫卻覺得在這舉手投足之中,有著愛的火花閃現。

很快,王鑫也到了談情說愛的年紀,他曾經偷偷地把表嫂拉到一邊,悄悄地問:“嫂子,你和表哥之間是愛情嗎?”表嫂一聽,臉就紅了,表情有些詫異,有些難堪。她小聲地對王鑫說:“愛情?我不懂的。我隻知道要對你哥好,兩個人好好地過日子。”王鑫聽了之後有些失望,他沒有得到他想要的答案。這和他在書中所看到的幸福相差十萬八千裏。他心裏甚至為英俊的表哥惋惜,覺得他和表嫂之間沒有什麼愛情,即使有,在他們結婚之後也止步不前了,因為王鑫覺得他們的婚姻是那麼淡然,沒有什麼激情,恐怕表哥再也體會不到纏綿的愛情了。

表哥和表嫂一晃就結婚20年了,在這20年中,平平淡淡,沒有什麼值得王鑫稱道的事情發生。剛剛50歲出頭的表哥也當了爺爺,但是看起來還是那麼英俊,而表嫂卻過早地有了灰白的頭發,臉上的雀斑也多了起來,皮膚也變得越發粗糙了,他們並排走起路來,王鑫覺得更不般配了。

後來王鑫的表哥查出胃癌住進了醫院,有一天,王鑫去醫院看望,他走進病房的時候,表嫂正在細心溫柔地給表哥擦手擦臉,每一個動作都那麼溫柔體貼。表哥看起來就像一個乖順的孩子,看著憔悴的表嫂,滿眼都是依戀。表嫂看到王鑫進來,趕緊招呼他。王鑫坐下,詢問表哥的病情。

表哥憨厚地笑著說:“我明天就做手術了,嗬嗬,你們誰也不用擔心,我的體格這麼健壯,不會有事情的。”然後表哥又看著表嫂,幽默地說:“把我這塊肉交給醫生了,他們看哪裏好就讓他們拿去,哈哈。”表嫂聽了之後低下了頭,目光躲閃著表哥,勉強笑了下。這個時候,王鑫看到一縷陽光照在表嫂的臉上,她的眼中滿是憂傷的晶瑩,有淚花在打轉。

表哥又笑著對表嫂說:“等我手術以後,我一定帶你去郊外打獵。你不是經常說想看看我是怎麼打野兔的嗎?”表嫂聽到表哥允諾帶她一起打野兔,低著的頭一下子抬了起來,看了一眼表哥,一抹少女特有的嬌羞閃現在她的臉上,眼神中滿是崇拜、期待和信任。

王鑫這一刹那看到了表哥和表嫂之間的愛情,它是真實存在的。雖然這麼多年了一直平淡無奇,但是他們之間的愛情卻閃現在每一個細節上:表嫂無微不至的照顧,表哥善解人意的玩笑,還有表嫂那嬌羞的麵龐,處處都閃現著動人的光彩和力量。

王鑫的表哥做完手術之後沒多久就去世了,可是表哥和表嫂的愛卻永遠定格在王鑫的心中,變成了永恒的記憶。原來愛並不需要多麼轟轟烈烈,也不需要太多的風花雪月,而是一種細節,是平淡中溫暖人心的語言和動作。其實愛情不需要太多的鮮花和甜言蜜語來堆砌,隻要你的一個微笑,一個暖心的動作就夠了。

有一個人拿著一雙壞了的棉鞋去鞋攤維修,修鞋的是一對啞巴,男的很高,女的看上去要年輕很多。那個人指手畫腳地“告訴”他們鞋子哪裏壞了,女的似乎聽明白了,就用手語翻譯給男的。修鞋機子上的線要換顏色,男的拿起線穿了幾次也沒從針眼中穿過去,女的連忙放下自己手中的活計,從男的手中接過了線,非常準確地穿了進去。男的對女的微微一笑,女的也回過頭來對他會心一笑。

這其中的默契讓那個去修鞋的人感受到了一種溫馨,感受到了一種深深的愛。他們的愛是真切的,是精美的,是流露在穿針引線這樣微小的細節裏的,假如沒有了這些細節,愛也許就是一片空白了。

在我們的生活中,愛還體現在親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之間。聰明的人懂得把自己的愛融入一個又一個微小的細節中,懂得“潤物無聲”的生活哲理。反過來,愛抑或不愛,能夠從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細節中判斷出來。真愛在平淡之中,真愛在細節中,這是永恒不變的真理。

感悟人生的心靈箴言

千萬不要因為細節微不足道就忽視它們,要知道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的愛往往就體現在細節當中。雖然我們的愛情、親情和友情平平淡淡,但是細節中的點點滴滴卻時刻向我們訴說著彼此心中的愛,有道是細水長流,真正的愛在細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