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想知道]

摩揭陀國的國王為釋迦牟尼修建了世界上第一座佛教寺院。

釋迦牟尼的遺體火化以後,骨灰結成若幹顆粒,佛教把這種顆粒叫做“舍利”。後來,八個國王分取舍利,把它珍藏在用金、銀、瑪瑙、珍珠等七種寶物裝飾的塔中,這種塔人稱“寶塔”。

公元1世紀時,佛教傳播到中國漢族地區,以後,再從中國傳播到朝鮮和日本。然而,在公元8世紀以後,印度的婆羅門教重新得勢,改名為印度教。所以,現在印度國內很少有信仰佛教的人了。

居魯士揮師東進建立了波斯帝國嗎?

公元前628年,居住在伊朗高原的米底人聯合兩河流域的迦勒底人,一舉攻破亞述帝國首都尼尼微,曾經強大的亞述自此滅亡。從此,米底人崛起,成為西亞強國。

到了國王阿斯提亞格斯當政時,米底的國王平安傳了四代。

阿斯提亞格斯的女兒曼丹妮嫁給波斯貴族岡比西斯後,生下一男嬰,取名居魯士。

居魯士長大後,憑著自己的貴族身分,逐漸將波斯10個部落的青壯年貴族團結在他的周圍。當時,波斯人對米底人的統治十分不滿,人們時常起來造反。公元前550年,居魯士率領波斯士兵一舉滅掉了米底。米底國滅亡。

不久,居魯士率領波斯軍隊又滅亡了呂底亞王國。

之後,居魯士又以武力相威脅,使小亞細亞沿海各希臘城邦向他臣服,但允許各邦自治。然後他揮師東進,深入中亞,並在今天獨聯體塔吉克斯坦共和國境內修築了邊境要塞“居魯士城”。就這樣,居魯士建立了波斯帝國。

[我還想知道]

有一天夜裏,阿斯提亞格斯夢見自己的女兒曼丹妮撒尿撒成了滾滾洪流,泛濫整個歐洲。前來占夢的僧侶認為這是個不祥之兆,於是,阿斯提亞格斯便將女兒下嫁給了溫順老實的波斯貴族岡比西斯。一年後,國王阿斯提亞格斯又夢見曼丹妮肚裏長出一支葡萄藤,遮住了整個亞洲,僧侶說曼丹妮的兒子將滅掉米底國,成為國王。於是,阿斯提亞格斯派人追殺居魯士,但終未成功。居魯士長大後,果然滅掉了米底國。

居魯士死後,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國被馬其頓滅亡。

斯巴達是因有獨特的軍事教育才成為古代希臘的軍事強國嗎?

斯巴達位於希臘半島南部的拉哥尼亞平原上,南麵臨海,三麵環山。斯巴達人又稱拉西第夢人,是南侵的多利亞人的一支,他們於公元前11世紀末進入拉哥尼亞平原。斯巴達人非常重視軍事訓練,以保證他們不斷對外侵略的勝利。斯巴達人崇尚武力精神,整個斯巴達社會等於是個管理嚴格的大軍營。斯巴達的嬰兒呱呱落地時,就抱到長老那裏接受檢查,如果長老認為他不健康,他就被拋到荒山野外的棄嬰場去;母親用烈酒給嬰兒洗澡,如果他抽風或失去知覺,這就證明他體質不堅強,任他死去,因為他不可能成長為良好的戰士。男孩子7歲前,由雙親撫養。7歲後,被編入團隊過集體的軍事生活。

斯巴達男青年滿20歲就正式成為軍人。30歲成親,但每天還要參加軍事訓練。60歲時退伍,但仍是預備軍人。斯巴達女孩7歲後仍留在家裏,她們不是整天織布做家務,而是從事體育鍛煉,練習跑步、競走、擲鐵餅、搏鬥等。斯巴達人認為隻有身體強健的母親,才能生下剛強的戰士。一個斯巴達母親送兒子上戰場時,不是祝他平安歸來,而是給他一個盾牌,說:“要麼拿著,要麼躺在上麵。”意思是說,要麼拿著盾牌光榮勝利歸來,要麼光榮戰死被別人用盾牌抬回來。

軍事教育造就了斯巴達婦女的剛強性格,她們毫無其他希臘婦女溫柔多情的性格,更無慈母之心。但是,她們培養出了最優秀的戰士,使斯巴達擁有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

[我還想知道]

斯巴達人輕視文化教育。青少年隻要求會寫命令和便條就可以了。

斯巴達人實行“二王製”。兩個國王隻有在打仗時才擁有無限的權力,一個國王充任統帥,一個國王留守國內。

亞曆山大東征促進了西方文化的發展嗎?

公元前356年,在馬其頓的首都培拉的菲利普二世的家裏,出生了一個男嬰,這個男嬰就是亞曆山大。

亞曆山大從小興趣廣泛又聰明勇敢,他向當時希臘最有名的學者亞裏士多德學習了三年的曆史、哲學和數學知識,長進很大。之後,他又熟悉和掌握了父親創立的“馬斯頓方陣”戰法。18歲時,被老國王任命為馬其頓軍隊的副統帥。

菲利普二世遇刺身亡後,亞曆山大繼位。

亞曆山大繼位後,南征北戰,征服埃及之後,親自在尼羅河三角洲選地,親自規劃,建起了一座亞曆山大裏亞城,用以宣揚他的卓越戰績,並絕定東征。

在遠征以前,亞曆山大認為希臘民族是世界獨一無二的民族,隻有這個民族才真正具有開化的文明,其他非希臘民族都是野蠻的民族。隨著東征,亞曆山大逐漸認識到波斯人和希臘人一樣具有傑出的智慧和才能,他們也應該受到尊敬,因而亞曆山大的思想觀念發生了改變,他認為各民族應當公平、平等、和睦相處。所以他實施了一個偉大的計劃,讓波斯人、希臘人與馬其頓人結為友好的同伴。

亞曆山大經過10年的東征,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發展,開拓了人們的眼界。東方的城市出現了優美的希臘式雕塑和建築,東方的天文學和數學知識也傳入希臘、西方,豐富了西方的知識寶庫。

[我還想知道]

亞曆山大東征時,在東方建立的幾十座城市都逐漸發展成為商業中心,如埃及的亞曆山大港至今仍是埃及著名的大海港。

公元323年6月,亞曆山大突然患惡性瘧疾死亡。亞曆山大龐大的帝國隻存在了13年。

斯巴達克為爭取自由而起義嗎?

在公元1世紀時的羅馬,奴隸主們最喜歡的娛樂方式就是觀看角鬥。經過訓練的角鬥士互相之間或者與猛獸進行搏鬥。那些角鬥士的境況十分悲慘,他們不是倒在同胞的刀下,就是成為野獸的食物。

在古羅馬的角鬥士中,有一名叫斯巴達克的色雷斯人,他在戰爭中為羅馬所俘,充當了角鬥士。斯巴達克身上那一道道傷痕似乎在控訴奴隸主們的慘無人道。終於有一天,斯巴達克再也忍受不了這種非人的生活。公元前73年夏季的一個早上,斯巴達克率領角鬥士們舉行了暴動。他們來到城南的維蘇威火山。斯巴達克對著天空喊道:“自由!自由!我們現在有了自由!自由來之不易!從今天開始,我要和大家一起向剝奪我們自由的奴隸主們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