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歸於盡

大象和毒蛇同住在一座森林裏,它們都認為自己的本領最大,山中之王的位置非自己莫數。

一天,它倆在路上相遇了,毒蛇把頭昂得高高的,慢吞吞地對大象說:“你要服從我管!”大象聽了十分生氣,就大搖大擺地走了過去,毫不理睬它。這樣一來,便激怒了毒蛇,它猛地上來就往象腿上一口咬下去,哪知象腿上的皮又粗又厚,不但咬不進,反而被大象的腳踢得老遠。大象趕上去,準備伸起腳來踩死毒蛇,毒蛇嚇得慌忙逃進洞裏去了。大象來到洞口,沒法再追,就在洞口守著毒蛇。大象等了又等,毒蛇還不出來,等得不耐煩了,可又咽不下這口氣,於是就用身子封住洞口,躺下來睡覺,誰知毒蛇咬不破它的厚腳皮,卻咬得動它身上的皮,蛇就在洞裏咬了大象一口,大象便這樣中毒死了。

被毒死的大象再也動不了了,它把蛇的洞口完全封死了,最後取得勝利的蛇也難免一死。

家人終害己

很久以前,有個長得十分英俊的年輕的盜賊來到一戶農家開始行竊,恰巧這家隻有一個年輕的小媳婦守門。這個媳婦看見強盜長得如此英俊,就拿一把長刀給那個強盜,要他把自己的丈夫殺死。強盜殺死她的丈夫後,她就和強盜結了婚。

一天,她和強盜去趕集,買了一些肉,預備到河邊煮著吃。可是到了河邊後,媳婦看見河裏有魚,就把肉放到岸上,又去河裏捉魚,但魚又沒有捉到,於是又去拿肉。當她去拿肉時,肉又被狗銜跑了。結果,肉也沒吃到,魚也沒捉到。

強盜見了,非常生氣,就說:“你這個三心二意、不專一的人,既然你能讓我把你先夫殺死,那麼我也難免有個好下場。”說著,強盜舉起長刀結束了小媳婦的生命。

沒有毅力的石頭

從前,世界上的石頭是有生命的,它們不但會行走,而且還會說話。在一個炎熱的夏天,壩子裏的水都幹涸了,它們便相約去攔壩,想把南木河的水擋到壩子裏來。

它們走呀,走呀,半路上,石頭遇見一隻白頭鳥。白頭鳥問:“石頭啊石頭,你們要到哪裏去?”石頭回答說:“我們要去攔南木河水,讓水流進壩子裏來。”

這隻白頭鳥說:“南木河,離這裏很遠很遠,你們看我的頭發都白了,還沒有飛到那裏呢!”石頭們一聽害怕了,心想:有翅膀的鳥都飛不到,我們能走到嗎?於是便停下來,不再朝前走了。

自從石頭們停止前進後,它們的生命也就走到了尺頭,它們再也不會走路和說話了,隻有順從地讓人擺布。

咕嚕鳥

人們常常聽到“咕嚕,咕嚕”的聲音,那就是咕嚕鳥的哀鳴,因為它身上一根毛也沒有,所以這叫聲是它寒冷時發出的聲音。百鳥可憐它,便每人拔給它一根毛。咕嚕鳥有了各色各樣的羽毛,不但不冷了,而且覺得自己比誰都漂亮,就對百鳥說:

“現在我比你們都漂亮,我要做你們的大王了!”

百鳥見它這麼驕傲,就都紛紛拔回了自己的那根羽毛。

驕傲的咕嚕鳥又同原來一樣了,於是它又“咕嚕,咕嚕”地叫個不停了。

貪心的烏鴉

從前,這個地方發生了一次大旱災,太陽把大地的水份都曬幹了,田裏的禾稻、山上的花草樹木都快要枯死了。隻有一棵古老的大樹仍然長得枝葉繁茂。

心地善良的老樹願意把自己積下來的水分全部奉獻出來,拯救周圍受難的夥伴。可是它不能走路,怎樣才能把水送到幹旱的地方去呢?它想呀想,終於想出一個辦法,那就是把貯存在根裏的水通過樹葉蒸發出來,然後用力搖動自己的身軀,把葉子上的水滴向四麵八方飄散。因此,靠近古樹一帶的花草樹木便起死回生了。

複活的花草都向老樹點頭致謝,還唱出優美的讚歌。歌聲從山下傳到山上,從這山傳到那山,把那些怕曬的小鳥都引來了。

在古樹對麵一個小山洞裏,住著一隻烏鴉。這家夥又饑又渴,忽聽得外麵歌聲嘹亮,心想一定是外麵發生變化了,便急忙飛出洞口。它朝洞外一看,隻見麵前花紅草綠,一片生機。但再往遠看去,還是一片枯萎。烏鴉抱著好奇心飛上古樹向四周察看,很想從這一帶找點吃的喝的。

老樹見烏鴉渴得快要死了,很同情它,便說:“烏鴉老弟,我的樹根還貯著一些水,你要喝水就取點去喝吧。”

烏鴉連忙點頭說:“謝謝老樹公公,可是我不知道怎樣才能喝到你的水。”

古樹說:“你用雙腳把泥挖開,就可以看見我的根,然後用嘴在根上啄一個小洞便可以喝到水了。不過,你不要喝得太多,要不然其它草木便沒有水喝了。”

烏鴉按古樹教的方法去做,從樹根找到了水,便貪婪地喝起來。可是它喝飽了,還不滿足,心想:我才不管別人喝不喝,這又清又甜的水,要是不多喝點,豈不太虧了嗎。於是它拚命地喝呀、喝呀,把肚子喝得膨脹起來了,裏麵還積著許多悶氣,想吐又吐不出來,隻得發出“呀呀”的歎聲。

貪心的烏鴉自做自受,所以天天都是“呀呀”的歎氣,再也不會唱歌了。

懶漢變好漢

很久以前,有一個懶漢。有一天,他父親帶他到林裏摘野果。父親摘了不一會兒,便摘了一大堆果子,提起籃子要走了。轉過頭問兒子:“孩子,你摘了多少果子?”他回答說:“爹,我不會摘,一個也沒摘到。”父親臨走,就告訴他說:“如果你真的不會摘,你就躺著等風把果子吹到你嘴裏吧。你可以吃現成的。”

誰想,這個懶漢待父親走後真的躺在樹下張著嘴。風吹來了,果子就掉下來,但偏偏隻掉在他的兩邊,一個也沒掉到他的嘴裏。他餓極了,就爬起來撿掉在兩旁的果子吃。

以後,他想到不自己動手,光想吃現成的是吃不到的。最後,他從一個什麼都不會做的懶漢,變成了一個遠近聞名的愛勞動的好漢。

堅強的白露花

凶猛的大風要取一株弱小的白露花為妻。而白露花早把自己的心交給了大青石,她把根須深深地紮進石邊的土壤裏,緊緊地貼住石壁,對風不住地搖頭拒絕。

暴躁的風見求婚不成,便憤怒了。用盡平生的力氣,直刮得天昏地暗,揚起鬥大的石頭,甚至掀飛了寨子裏的草房頂。但那株小小的白露花並不畏俱,她緊緊依靠著土地,依靠著大青石,還是不住地對風搖頭拒絕。

風用盡了最後的力量,毫無辦法,隻得咆哮著走了。然而,那株白露花立在大青石邊,更顯得無比的嬌豔,更加光彩奪目了。

鷹和鷲為什麼笨重

四個好朋友鷹、鷲、鳶和西西爾鳥,形影不離親密無間。鳶和西西爾鳥勤勞,鷹和鷲十分懶惰。他們一塊尋找食物,鳶和西西爾鳥除了在山裏尋找食物之外,還遠飛到海洋去尋找食物。鷹和鷲卻說:“山裏有鼠、兔、蟲、蛇,這些食物夠我們吃了,海洋遼闊無邊,又要受累,何必去自討苦吃呢?”從此鷹、鷲隻在山裏生活,不去遼闊的海洋尋找食物。”

這年大旱,山裏邊喝水的地方也沒有。鳶提議說:“我們挖一條河吧,把山坡上山溝裏的水引過來,就不愁天旱沒有水喝了。”西西爾鳥聽了鳶的意見,認為很好,十分讚同,並願意去挖河。可鷹和鷲不同意,說:“大熱天去挖河,劈山鑿石,流血流汗,又熱又累,不是早就渴死累死了嗎?我們才不願幹這種蠢事呢!結果鳶和西西爾鳥頂著烈日挖河,鷹和鷲卻在陰涼的樹林裏睡大覺;但河流終於挖成了。

鳶和西西爾鳥把河挖成之後,百鳥受益,一齊來慶祝挖河成功,大家在河裏自由地飲水、遊泳和飛翔。鷹和鷲也來看熱鬧,鳶和西西爾鳥對它們不願意勞動十分生氣,說:“挖河時你們沒有流一滴汗,就不要來河裏飲水了。要是你們今後喝了河裏的水,身體就會發胖,使你們飛不起來。”鷹和鷲聽了不相信。開始不敢到河裏飲水,渴了隻有飛到遠處去尋水喝。後來,有一次從遠處歸來,實在累極了,又幹又渴,隻好偷著去飲河裏的水。結果,真的被鳶和西西爾鳥言中,它們的身體果然胖了起來,失去了往日的靈便。

船夫取寶

很久以前,有一個海島上藏有許多寶物,但是到這個島上尋寶的人卻都有去無回。

有一個誠實的船夫,在海邊的一條河口擺渡。這天,他忽然看見一個姑娘從密林深處逃跑出來,邊跑邊喊救命。船夫一看有緊急情況,很快讓姑娘上船,再疾速地把篙一撐,船飛快地離開了岸邊,使姑娘脫了險。姑娘到了對岸,十分感謝船夫。原來這姑娘是海龍王的女兒,她上山去遊玩,被妖怪追趕,幸而遇到船夫把她救下。姑娘說:“我沒有謝禮送你,但我可以告訴你去寶島的路,你自己去那裏取寶,就算是我的謝金吧。”

“那我怎麼到大海裏去呢?”船夫說,“我又沒有船。”

姑娘說:“東邊有個從來沒有人去過的偏僻海灣,那裏岸邊有一塊石頭,它會自動地在海麵移動。你站在它上麵,它就會送你到寶島。取到寶後,你再到海邊找它,它還會帶你回來。可是要記住,你每一次隻能用一隻手拿珠寶,另一隻手緊緊地抓住石頭。船夫按照姑娘的吩咐,到寶島去取回了寶物。

船夫得了寶後闊綽得像富翁一樣,什麼都有了,他漸漸地滋長起貪心。他第二次去取寶時,忘記了姑娘的囑咐,認為冒著生命危險去取寶很不容易,不如多取一些。但兩隻手都拿著寶物,就沒有辦法抓石頭了。突然,一個大浪劈頭打過來,把他衝到海裏了。

其實這並不是一塊石頭,而是一頭鯨。

猴子的來曆

從前,有一個饞嘴的人,他每天下地幹活,總是提前溜回家,偷偷地去把鍋裏蒸的大芋頭吃了。後來回家吃飯的人,隻能吃剩下的小芋頭。大家十分生氣,但又不知是誰偷吃的,於是都悄悄留意這個饞嘴人。

一天,大家想了一個辦法,讓做飯的人提早做飯並送到地裏來吃,饞嘴的人又提前回家了,因此在地裏吃飯的時候隻缺他,這樣就查出了他是回家偷吃芋頭的人。大家十分生氣,決定想辦法來懲治他。於是,大家把芋頭吃光,一個不剩。饞嘴人從家裏趕回地裏,一看芋頭沒有了,饞得他喉嚨癢急了,忍不住爬上房頂“哇哇”直叫起來。人們作弄他,追趕他,他就在房頂上亂蹦亂跳,從一個房頂跳到另一個房頂,從一棵樹跳到另一棵樹上。他再也沒有臉回到人們中間來,最後就變成了猴子。

家貓

一天,太陽似火。主人走親戚去了,獵狗在家閑得發慌,就去邀約懶洋洋地躺在一旁打瞌睡的貓:“貓老弟,今天我倆去攆山好不好?在山林裏才涼快呢!”貓立刻來了精神,因為它早說過要跟獵狗去學攆山打獵的。

它們囑咐大公雞照看家門,然後一道結伴上山。一路上,獵狗一一地說給貓聽:見了獵物,要緊追不舍,瞧準了猛撲上去撕咬……貓卻大咧咧地說:“這不就跟我抓耗子一樣嗎?不難,不難!”

它倆來到一個山洞口,獵狗招呼貓停下說:“麂子常常會從這裏過,你守在這裏,等我把麂子從森林裏攆出來,你就趁機撲上去咬。”貓高興地答應著,在灌木叢後埋伏下來。

好熱的天氣呀,風都沒有一絲兒。四周靜悄悄的,間或有一陣蟬鳴聲從鬆林中傳來。貓在灌木叢裏,等了好久好久,還不見獵狗把麂子攆出,陣陣困意來襲來!貓便把身子蜷縮成一團,做起夢來:它看到被追得氣喘籲籲的麂子跑上來了,它趁勢一躍而出,撲上去就是一口,那疲憊不堪的麂子一下就被咬斷了脖子,倒下不動了——哦,就跟自己捕捉耗子一樣;而這隻肥麂子的肉,可比耗子肉鮮美多了!這時,獵狗“汪汪”的叫聲由遠而近,一隻大麂子真被獵狗從山澗裏攆出來了,可是貓還在淌著口水做好夢呢。霎時間,那隻大麂子直衝貓藏著的地方“呼”地躍過來,貓被驚醒,剛抬起頭,就被麂子一蹄子踩在身上,連翻了幾個滾。一眨眼工夫,麂子的身影已經消失在山口那邊的密林中了。

獵狗追上來,見貓躺在地上直哼哼,隻好把貓扶起來背上,轉回家去。當獵狗問明了情由,氣得把貓教訓了一頓:“你這貪睡誤事的貓呀,還是在家逮你的耗子吧!”所以貓就永遠地溜在了家裏,成了家貓,它每天的任務隻有逮老鼠。

狡猾的鱔魚

以前,森林裏還沒有定居下來的動物聚在一起,商議把家安在哪裏更合適。商議了很久,也沒有商議出個好辦法。最後還是蛇想出了個主意:

“魚喜歡水,那就讓魚住在水裏,我和青蛙住在陸地上的草叢中和水洞裏,大家看看好不好?”

蛇提出來的主意,大家聽了都很滿意。從此,魚就安家在水裏,蛇和青蛙就安家在草叢中和水洞裏。

魚、蛇和青蛙定居下來,大家生活得很美好。

一條鱔魚,沒有參加最初的商議,它想獨自一個住在水裏,又想獨自一個住在陸地上。於是,就想出了一個壞主意。

一天,鱔魚來到魚的家裏,親親熱熱地對魚說:

“魚大哥,我們都是一個祖先的後代,不信你們看看,我的尾巴和你們的尾巴一模一樣,咱們是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你們可不要對我見外了。”

魚聽了,就熱情地招待了鱔魚。

鱔魚接著說:“魚大哥,我聽說蛇很壞,它霸占著綠綠的草叢不算,還和青蛙霸占著水洞,我們要想個辦法把蛇除掉才好。”

魚聽了,沒說什麼。

鱔魚又說:“魚大哥,這事包在我身上,由我一個去想辦法對付好了。”

第二天,鱔魚又跑到蛇的家裏,熱熱乎乎地對蛇說:

“蛇大哥,我們都是一個祖先的後代,不信你們看看,我的頭和你的頭一模一樣,咱們是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你們可不要對我見外了。”

蛇聽了,就熱情地招待了鱔魚。

鱔魚又對蛇說:“蛇大哥,我聽說魚壞極了,最初商議的它們居住在水裏,現在它們後悔了,說是它們魚多,要把我們趕走,由它們來占領這綠綠的草地。”

蛇聽了,有點將信將疑,沒說什麼。

鱔魚又說:“蛇大哥,這事包在我身上,由我一個去想辦法對付好了。”

說來說去,鱔魚的詭計還是露出了馬腳,慢慢地被青蛙看破了。青蛙忙把魚和蛇請來,對它們說:

“鱔魚是最狡猾的,它見了蛇就搖頭,見了魚就搖尾,我們可不要上了它的當。”

魚和蛇一聽,都明白過來,大家一起把狡猾的鱔魚趕跑了。

最後,所有的動物都有了定居之所,隻有鱔魚無處可居,無奈之下,它隻好隱藏到泥巴下麵。

分家產

很久以前,有一戶人家,這家的老兩口去世後,給他們兩個兒子留下了三份家產。哪三份家產呢?一頭黃牛、一條毯子、一把砍刀。貪心的大哥想獨占這三份家產,於是他出了個自私的主意,假說要與弟弟平分這三樣東西。

大哥采用了這樣的分法:黃牛自己要後半部分,前半部分分給弟弟;毯子晚上自己蓋,白天給弟弟;砍刀白天歸自己支配,晚上再交給弟弟。哥哥分了黃牛的後半部分,可以擠牛奶喝,弟弟得的前半部分——頭和兩條前腿卻沒有用處;哥哥晚上睡覺蓋了毯子很暖和,弟弟白天哪裏能用上毯子呢?還有砍刀,哥哥白天使用夠了,晚上交給弟弟,弟弟也用不著了。

忍無可忍的弟弟就心平氣和地對哥哥說:“如果你在擠牛奶的時候,我朝牛頭上敲一家夥,牛跳起來,不要說你擠不成牛奶,牛也恐怕要死了;那條毯子,要是我打個壞主意,白天朝上邊潑些水,你晚上還能蓋嗎?還有那把砍刀,我晚上模著黑去用它,砍著石頭就壞了。這樣,我們父母留下的三樣東西,我們不是一個都用不成了嗎?”

哥哥聽了這些話,認真想想,果然有道理,才放棄了那個自私而又愚蠢的主意,和弟弟親密地團結在一起,共同使用那些用具,共同勞動。以後哥倆的生活過得越來越紅火。

螞蟻和蚯蚓

一天,為了使自己的家園更美好,所以螞蟻、蟋蟀和蚯蚓聚到一起商量該如何修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