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
法國·拉封丹
多瑙河畔的農民
以貌取人並不是一件好事,很多先世都這樣說。為了進一步證實這一點,我可以列舉在伊索、蘇格拉底和多瑙河畔的一個農民典型,羅馬皇帝馬克·奧雷爾就曾十分形象地為我們描繪過這樣一個農民的相貌,蘇格拉底和伊索大家都已經知道了,而這位農民則有必要對其作一簡要的描述。
他的下頷長著濃密的胡子,他全身都有毛,活像是一隻長得很醜的大狗熊;一雙眼睛深藏在他的濃眉之下,斜眼歪鼻,厚厚嘴唇;身著一件山羊毛短上衣,腰裏係著根燈心草繩。就是這樣一副長相的人曾經是多瑙河畔各城市的代表。當時,這些城市都不很安寧,全被貪婪的羅馬人侵占了。因此這位代表來了後,並作了如下的演講:
“羅馬人,還有你們——在座的聽我講話的元老院的代表們,首先,祈求神明保佑,讓我的腦子裏排除邪惡和不義;祈求諸神指導著我的思想,不至於說出會受到譴責的言論來。我們是被貪婪的羅馬人懲罰的證人。他們完全利用了我們的過錯,而並不是因為自己有什麼戰績。羅馬人,老天爺總會有一天給你們帶來眼淚和不幸。正義將會屬於我們,我們將會手握複仇之劍,天怨人怒,你們將淪為我們的奴隸。為什麼應該我們做你們的奴隸呢?憑什麼說你們要比別的民族更優秀,應該成為世界的主人呢?為什麼要破壞這安寧的生活呢?我們勤勞地耕種著肥沃的土地;我們的雙手精通百藝,勝任各種耕作。你們都教會了日耳曼人什麼呢?他們勇敢機智,如果他們也是像你們那樣粗暴和貪婪,可能早就已經有了你們現在的這種權勢,而且知道如何運用了,而無需施用暴政。你們的行省總督對我們使用的權勢,令人難以置信。你們的祭壇,早已不再神聖莊嚴。因為你們必須明白,神明保佑著我們。由於你們的所作所為,諸神看到的全都是恐怖,是對神和神廟的蔑視和瘋狂,除此沒有可以滿足羅馬人的了。為了滿足貪欲,你們掠奪人們辛勤耕耘得來的勞動成果。把羅馬人趕走吧,人們再也不願意為你們而耕種了。我們背井離鄉逃到了深山,我們離妻別子與可怕的熊作伴,因為我們不甘心養育不幸的兒女,不甘心為受羅馬壓迫的國家養育後代,至於我們已經出生的孩子,我們希望他們及早地死亡以解脫他們的痛苦。你們行省總督使我們受苦犯罪。請把羅馬人趕走吧,你們教給我們的隻是軟弱和邪惡。人要是不送點兒禮,不給點兒布匹綢緞,就根本別打算受到一丁點法律的保護。而且官員們的任期竟又是如此之長。”
“我的一席話可能說得是有些過分,到此結束了吧。我的控訴過於直率,你們就處死我吧!”
他一席話剛說完,這個來自多瑙河畔的農民就俯伏在地。大家愣住了,都十分欽佩這位被人們看作是野蠻人的人,而他有著高尚的品德、崇高的理想、雄辯的口才、敏捷的思維和偉大的心靈。元老們封他為貴族,認為這該是他應該得到的獎賞。接著又選出了另外一個行省總督。元老院請他把這次演說寫成了書麵文字,留給後來的演講家發言時作為參考。
老人和三個青年
一位年歲很大的老人正在種樹,鄰居家的三個青年說著風涼話:“要是為了建房子種樹的話還說得過去,可瞧他這麼大的年紀竟還種什麼樹!他不會有病吧!”“老天在上,請問您這一舉動能給您帶來什麼好處呢?您必須像聖經中所說的族長一樣長壽不老才行呀。何必操那份閑心,去關心那和您八杆子打不著的未來呢?從今天起,您隻需回首過去,三省己身,別去幹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當然這樣是相對你而言的,這一切隻適合於我們年輕人幹。”
“錯了,這些不僅僅適合於你們。”老人立即反駁道,“一切事業的創建都是來之不易的,而且不能是一勞永逸。麵色白皙的帕爾卡女神,她掌握著你我的生死命運。我們的生命都是很短暫的,在我們當中是很難說誰能最後一個去享受天空的蔚藍和燦爛的陽光,誰能夠說自己的生命得到了什麼充分的保證呢?我的子孫將會感謝我留給了他們的這片綠蔭,那麼你們還是否會禁止賢人為他人的幸福而操勞呢?賢人為他人的幸福而操勞,今天我品嚐到的果實就是前人給我們留下的,而且明天還可以繼續享用,也許還不止一次地會在你們的墓前迎接著黎明。”
老人的話得到了驗證。三個青年中有一個要去美洲,他剛一出海口就被淹死了;另一個為了報效國家、光宗耀祖,在戰爭中被奪去了生命;第三個青年則是在給果樹嫁接時,不小心從樹上摔下來跌死了。
白發人送黑發人這是老人所不願看到的,但事實已經存在了,老人為他們那三個不幸的年輕人流了很多同情的眼淚。
伐木人和森林
森林邊住著一個靠伐木為生的人,他的斧子柄因使用得過久,朽斷了,他決定再做一把更鋒利的斧子。
於是伐木人就低聲下氣地去懇請森林,允許他稍稍地砍下一根無關緊要的樹杈,好去裝一把斧柄。他向森林保證說自己將到別處去使用他這把賴以生存的斧頭,而讓眾多的橡樹和鬆樹繼續在這裏安全地生長,讓森林更加茂密,讓小樹長成大樹。
純樸的森林給他提供了方便,結果卻是追悔莫及。伐木工把斧柄裝好了後,他就背信棄義了,瘋狂地用斧頭砍倒大小樹木。
森林悲歎呻吟著,它的仁慈恩惠導致了自己的痛苦。
這就是人們的世俗惡行和追隨者的處世哲學了。他們往往恩將仇報。這樣的例子是舉不枚舉,令人心痛的。看吧,多少綠水青山慘遭如此的破壞,真是讓人痛心疾首!唉,我大聲呐喊都是徒勞,因為忘恩負義和欺騙行為在大行其道。
哲學家的故事
有一位出生在斯基泰的哲學家,他生活十分簡樸,麵容很冷峻,為了去尋找一種美好愉快的生活,他想到希臘去旅行。
在旅途中,他遇見了一位聖賢,長相與維吉爾老人十分相似。聖賢能和國王媲美,寧靜知足地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並且把美化園林當作是自己的幸福。
哲學家在園子裏拜見了聖賢。隻見他的手裏拿著一把剪枝刀,正在給果樹剪多餘的枝條。他剪去這,又裁去那,修整著自然的果林。他的辛勤勞動總是給他帶來了很大的豐收。
於是哲學家就向聖賢請教:“為什麼要如此毀損樹枝?這樣傷害可憐的樹木,能夠說是一個聰明人嗎?放下手中這把進行破壞活動的剪枝刀吧!順其自然吧,讓時間這把剪刀來完成其任務吧!用不著砍伐,它們也會老死。”
聖賢緩緩地說:“我砍掉或修剪掉多餘的枝條,剩下的枝葉就會長得更加繁茂。”
哲學家於是回到自己淒涼的家園,也會操起那把剪枝刀,一刻不停地修剪樹枝,並且建議鄰居、朋友都來一起進行全麵的剪枝。他剪去了最好的枝條,違反了自然規律,且不看天氣也不分季節,日複一日,不停地亂砍亂伐著自家果園,因此,沒隔多久,果樹全都枯萎凋零,最後全部死去。
這個哲學家的所作所為,正好表現出了一個地道的缺乏判斷力的斯多噶派的學究行為,他要從我們的心靈深處把我們的激情和欲念,善和惡,甚至最純潔的心願全部鏟除掉。
這種行為很盲目,一個沒有自己思想的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對別人的模仿,當他的模仿已經過度或者走樣時,他已經不是一個健全的人,這不僅僅包含他的思想。
江湖騙子
如果說騙術也算是一門學問的話,那麼我們就沒有理由不相信江湖騙子會大行其道。事實上確實如此,世間形形色色的騙子實在太多了,害人又害己。曾經有這樣一個江湖騙子,他誇下海口,自稱是天下無人能比的雄辯大師,能讓白癡、鄉巴佬和蠢人都變得能言善辯。“不錯,先生們,我說的是蠢人、畜生和驢子。你們即使牽頭最笨的驢子來給我,我也會把它變成一個充滿智慧雄辯過人的學問大師。”
君主聽說這件事以後,立即聘請他為修辭學教師,並說:“在王宮的馬廄裏,養有一頭十分精神的阿克迪驢子,我想讓它成為偉大的演說家。”
騙子馬上回答:“陛下,您的願望一定能夠實現。”於是,騙子得到了一筆犒賞,並約定十年後,一定讓驢子為一位偉大演說家。否則的話,他願意在大庭廣眾之下,脖套絞索,讓別人把自己絞死在絞刑架上,再安上一對驢子的耳朵,後背上還要寫上自己的演說辭。
子說,十年後他一定會讓這位雄辯家上絞刑架,並嘲諷他說,一個被吊死的人臨刑前一定是儀表堂堂,風度翩翩,希望他到時候能夠向在場的觀眾發表一篇觸人心弦的演說辭,而且應當悲壯感人,其風格應當像一些通常被稱為“小偷”演說家的風格。
騙子接過話茬,狡猾地說:“在這一學習期滿之前,君主、我或者驢子這三者任何一個都有可能死去。”
騙子這段話不得不令侍臣心服。是啊,漫長的十年死一兩人一點都不稀奇,而侍臣希望死的人是江湖騙子。
算卦女人
我們所以相信算命人胡言亂語的原因,是因為自身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本來自己有思考潛力卻讓算命人去完成,這本身就是對自己不負責,算命人落魄的打扮、滄桑的外表,讓不相信自己的人給予過分的同情,因為同情虛偽的人,最終自己生活在虛偽的世界裏。
有個女人在巴黎替人算命,無論遇到什麼事,人們都要去她那兒聽聽她的意見。像有誰丟了一塊破布,誰有了情人,過於老實的丈夫怕妻子,好發脾氣的婆婆,愛吃醋的妻子等等,大家都往算命的女人那裏跑,為的隻是想聽聽自己想聽的話。算命女人的本事也就在於花言巧語,大膽地揣測對方的心思,加上幾次巧合,歪打正著最後使大家爭先說她命算得真準、真神。因此,這個算命女人雖然愚不可及,但還是被人當成通神的仙人。她雖身居破屋,但卻腰纏萬貫,她什麼事都不做,就憑替別人算命賺了大錢,她為丈夫謀了個職位,買了個官銜,還買了一所房子,搬走了。
後來這間破房子裏又住進來一個女人,於是,全城的人,姑娘、傭人、有身份的先生們,總之,每個人都還像往常一樣前來算命,因為這間破屋已經被看成著名女巫西比伊的仙洞。她像原來那個女人一樣,也是門庭若市。她逢場作戲,能說會道,見人便說:“我還會算命?這真是笑話!喂,先生們,我大字不識,除了字母表我什麼都不知道!”可這一切聲明均無作用,人們還是來請她占卜以後算命。就這樣她攢了不少的錢,而且不勞她費心,她的生活很合她心意。值得一提的是,這間破屋的家俱擺設為她增添了氣氛,一個掃帚把,四把瘸腿椅,使這間破屋裏透出一種神秘的妖怪的氣氛。
如果這個女人在鋪了地毯的客廳裏說真話,大家都會嘲笑她,隻有破屋才能製造氣氛,原來的算命女人因為買了房搬離了破屋,已門庭冷落,隻好在家裏坐吃山空。這就說明算命人的聲譽是同陋室聯係在一起的。
招牌能招攬顧客。法院裏衣冠不整、不修邊幅的律師掙錢最多,因為人人都把他視為維護正義的神,他總會有一幫人跟著,洗耳恭聽他的訓話。
群獸進貢
信使女神傳播這樣一個可怕的消息:朱庇特有個兒子名叫亞曆山大,在他的統治下,普天下臣民不能得到一點自由,他還下了一道命令,要求所有臣民都臣服在他腳下,人類、象群、禽獸等等都無一例外。那個長有一百張嘴的女神在宣布新君聖旨時,製造了一種無所不在的恐怖氣氛。
禽獸和一切效忠新君的種族都認為這一次肯定又得遵守一種新的法律製度,於是紛紛走出洞穴,到曠野中聚會交換彼此意見,大家最後作出了有關朝賀和納貢的決議。有關賀辭和禮儀方麵的具體事項,都讓猴子去負責,大家給猴子寫下了賀辭裏要說的話。剩下納貢這一項難住了大家。給些什麼東西呢,得有錢才好辦呀!大家從一位好心的親王那裏拿到了一些錢,因為他在自己的領地裏有好幾座金礦呢!而運送貢品的事,騾子和驢自告奮勇,馬和駱駝也都願意幫忙。於是四位結伴動身上路,同行的還有新任的使節——猴子。
隊伍在路上遇到了獅子,大家都非常沮喪,獅子卻毫不在意地說:“我們在這裏見麵不能不說沒有緣分,很高興我們可以結伴同行。我也正要獻上我的一份禮,賀禮雖輕,但我很難抬動它,請各位幫忙,每位分擔四分之一,這對你們來說算不了什麼負擔。況且如果有盜匪來襲,我想我的利爪和尖牙會讓他們膽顫心驚的。”
獅子的請求向來是很少遭到拒絕的,大家都表示同意,一齊去掉了獅子身上的負擔,並熱情地款待它。而這頭獅子,它才不管新君王對它的言行舉止是否滿意,一路上大吃大喝,揮霍大夥的錢財。
這一天,它們來到了一塊草地,這裏繁花似錦,流水潺潺,羊群很多。這地方實在太美了,美得讓猴子和它的夥伴留連忘返。可獅子一到此地就裝病,向同伴聲稱自己染疾,要休息一段時間,它對大夥說:
“你們繼續趕路進貢吧,我好像生病了,我需要在這裏找一些治病的草藥。你別為我而耽誤時間,趕路去吧,但請你們把我的錢留下,我需要錢治病。”
大夥打開錢袋,獅子立刻驚喜地大嚷起來:
“天啊,我的錢怎麼生出了這麼多孩子呀!我的錢竟然生了這麼多孩子!還都跟它們的媽媽一般大。這些孩子都是我的。”
說罷,獅子就席卷了全部金錢,即便幸免於難的也所剩無己。猴子和馱獸沒有想到獅子還有這麼一手,全都驚呆了,但它們不敢駁斥獅子的謬論,隻得忍氣吞聲繼續趕路。
麵對獅子這種犯上的做法,亞曆山大國王除了歎口氣外,再沒有其它的表示,是啊,強盜和強盜的對抗,隻有勝敗之分,沒有其他好講的。
爭論神的人
有兩個人吃東西吃得差點把肚子脹破,閑著無事便爭論起孟修斯和赫利克勒斯這兩個天神誰最厲害。兩位天神在天上越聽越惱火,於是沒收了第一個引起這話題人的土地。
這個故事說明,屬下的爭論常會引起主人對他們的懲罰,這是應該的,誰讓他們那麼愛招惹是非呢。
人和自己的影像
一個人有自愛癖,在他看來,自己的容貌無人可比。他總覺得鏡子靠不住,因而,他越看到錯誤的形象,心裏反倒越滿足。為了糾正他的毛病,命運之神非常願意幫助他,用人們常說的婦女使用的啞巴顧問——鏡子,擺放在他的麵前,家中有,店鋪用,年輕人的衣袋裏有,甚至婦女們腰帶上也係著鏡子。愛美的主人公呢?他隻好躲在他認為最為隱蔽的地方,再也不敢輕易拋頭露麵了。
但在他藏身的荒僻之處,有一條清泉彙成的小溪,在這裏他看到了自己真實形象後,十分惱怒,他竭力躲避這條小溪,誰知道,小溪是這樣長,他費了一番周折才脫身。
這個寓言的寓意,當然很深刻,無非是說人人都存在自以為是的嚴重錯誤,在我們心靈深處,都有那個自愛狂的影子,他的行為是很好的反麵教材。我們所犯的毛病就要靠鏡子糾正。
多頭龍和多尾龍
史書上曾這樣記載,一天,一個土耳其的使者來到德國皇帝的王宮裏,他堅信自己國家的兵力強過德國。
一個德國人對他說:“我們國王的諸侯,每個都很強大,手下有一支裝備精良的軍隊。”
土耳其使臣是個聰明人,他馬上接過話說:“我還聽說過,貴國的諸侯又稱選侯(有權選舉德國的皇帝)。他們擁有自己武裝,這使我想起一次親眼所見的奇異經曆,一條百頭龍穿過籬笆的經曆。”
“那時候,我恰巧藏在一個隱蔽的地方,那條白頭龍嚇得我血都快凝固起來了,那樣恐怖場景恐怕人人都會感到害怕。這百頭龍要設法穿過籬笆,正當我唏噓不已時,一條多尾龍出現了,它也要設法穿過籬笆,我感到既恐怖又驚奇。就在這時,隻見它們頭尾相接,毫無阻礙地飄飄而過。這百頭龍和多尾龍,不正像德國皇帝和土耳其國王一樣,兩者都十分強大嗎?”
死神和不幸者
有一個人非常希望死神能把他帶走,他說:“啊!死神,你是如此美麗,快來吧,快結束我這可悲的命運吧!”祈求喚來了死神,它很可憐這個求死不能的人,願意幫助他。死神禮貌地敲了門,走了進去,並現出了自己的原形。
“我真是見了鬼,趕快給我把死神趕出屋去!”這個不幸者聲嘶力竭地喊了起來,“瞧它長得多麼醜,看到它真使人毛骨悚然!啊!死神,別走近我!啊!死神,快出去!”
梅賽納這個狡猾的家夥曾說過:“你可以讓我殘廢,缺胳膊少腿,得風濕病,但隻要讓我活下去,就夠了,我就謝天謝地了。”啊!死神,願你永遠遠離我們,這是大家共同的心願和共同的選擇。
孔雀的抱怨
孔雀向王後朱諾抱怨說:“王後啊王後,我不是來發牢騷的,當然也不是來無理取鬧,您賜給我的歌喉,沒有人喜歡聽,可您看那黃鶯小精靈,唱出的歌聲婉轉而甜蜜,它占盡了春光,風頭出盡。”
朱諾還沒有待孔雀說完就生氣了,嚴厲地批評它道:“你趕緊住嘴,妒嫉的鳥兒,你看你脖子四周,是一條有如七彩絲綢染織的美麗彩虹,當你款款緩行時,舒展著華麗羽毛,出現在人們麵前就如同見到了色彩斑斕的珠寶。以你這樣美麗,你難道還好意思去嫉妒黃鶯的歌聲嗎?和你相比,這世界上沒有一種鳥能像你這樣受到別人的喜愛。一種動物不可能都具備世界上所有動物的優點。我們分賜給大家不同的秉賦,有的天生長得高大凶猛;有的如鷹一樣的勇敢,隼一樣的迅捷;烏鴉則可以預告征兆。大家互相相融,各司其職。所以我奉勸你收回你的抱怨,否則的話,你的華麗羽毛將不複存在,好自為之吧。”
伊索解釋遺囑
伊索是一個睿智的人,這是無可置疑的,很多難以解釋的問題,經他之手,都紛紛迎刃而解。
有個富人養了三個女兒,彼此都有愛好。一個愛喝酒,一個好打扮,第三個則十分吝嗇。富人根據城裏的法律寫下遺囑,把自己的家產平分成三份,並要求每個女兒在把自己所得的財產出售以後,要各給她們的母親一筆錢。
父親死後,這三個女兒都迫不及待地跑去看遺囑。念完遺囑,大家都搞不清楚遺願的意思,怎樣理解上麵的話呢?
“姐妹們應立刻將她們所繼承的財產賣出,然後每人再付給其母親一筆錢。”
遺產分成了,一份是鄉下的別墅,有葡萄棚下的餐桌、銀餐具、麵盆、水壺以及一個存放馬爾付齊酒的酒窖,再加上侍候吃喝的傭人,總之一句話,供吃喝的設備齊全。另一份有一套時髦的用具,城裏的房子,考究的家俱,梳頭姑娘以及被閹割的家奴,再加上做針線活的姑娘,珍珠寶貝和貴重的衣物。第三份遺產則是一個農場和生產農具、牲口以及牧場,還有管理生產和牲畜的仆人。財產分配妥當後,大家覺得若抽簽就會使三姐妹難以得到自己喜愛的東西,於是都願意各自挑一份自己喜歡的財產。當時雅典城裏的男女老幼都讚同這個決定。
而隻有伊索一人認為人們實際違背了遺囑的初衷。他說:“如果死者還活著,雅典全城人民都會受到他的責罵。這是怎麼回事,一個號稱以有敏銳洞察力自稱的民族,竟然錯誤地把一份遺囑作了錯誤分配。”說畢,伊索主持了財產分配工作。
他分給每個姐妹一份她不喜歡的財產。像愛打扮的得到了愛喝酒的財產;愛喝酒的則分到了牲畜,而愛管家務的則分得了梳頭姑娘。他自己認為沒有比這種分法更好的了。他使三姐妹把財產售出,手中有了錢,她們就可以找門當戶對的人結婚;她們拿著已不再是父親的不動產,可以將錢支付給自己的母親。
事實上伊索的重新分配和解釋都是對的,它完全符合當時所立遺囑人的初衷。
磨坊主、兒子和驢
從前,法國有個大詩人名叫馬萊伯,他在有生之年幸運地結識了跟他齊名的同時代詩人拉岡,他們經常見麵,相處得很好。
一天馬萊伯與拉岡又會麵了,拉岡說:“我請求您指點迷津,您已經曆過了人生的每一個階段,以您的資曆,對人生體味應該頗有見地,明察秋毫。現在,我已到了思考問題的時候,我將如何作出決定呢?您非常了解我的家產、才華、門第,我是否應到外省去?是到軍隊服役還是去王宮供職呢?人世間苦樂交融,在戰爭裏可能找到柔情,婚姻裏會潛伏著危機。單憑個人興趣,我明白應該幹什麼,但是我應使我的親人、朝廷及人民對我的舉動深感滿意。”
馬萊伯聽過他的一席話後回答:“是的,你應該讓大家都滿意。不過就在我回答之前,還是請您聽一個故事。”
有個磨坊主十五歲的兒子打算在趕集的日子裏把他們的驢子賣掉。為了使驢子積足精神,賣個好價錢,父子倆將驢腿紮起抬了起來,就像抬桌子一樣。兩人抬著驢子在路上行走,過路人都覺得父子兩人有毛病,不可思議。
“可憐的家夥,傻蛋,兩個無知的白癡,真是出盡洋相,比那驢還要愚蠢!”磨坊主聽到路人的罵人話,覺得自己抬驢的舉動不妥,於是把牲口放了下來。驢子剛剛嚐到抬著走的甜頭,還沒過足癮就被放了下來,打著響鼻抱怨著。磨坊主讓兒子騎上驢,自己緊隨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