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蘭島的由來
“格陵蘭”的含義是“綠色的土地”。可是,這裏卻是一片白茫茫的冰雪世界,85%的地麵上覆蓋著厚厚的冰層。實際上它是僅次於南極洲的第二大冰庫,冰層平均厚度為1515米,最厚處達3410米。這裏的冰塊有260萬立方公裏,如果全部融化,可以填滿世界最大的陸間海——地中海;如果讓它們流入海洋,全世界的海洋就要升高65米。
格陵蘭島有五分之四的麵積在北極圈內。最北端的莫裏斯-傑蘇普角距北極才707公裏,是地球上距北極最近的陸地。島上寒冷異常,經常出現巨大的暴風雪。北極圈以內還會出現極晝、極夜現象。每到10月份,島上的大部分地區開始進入漫漫的長夜,天空中持續5個月不見太陽,隻有月亮和滿天星鬥。第二年3月才開始出現太陽。從4月到9月,雖然終日可見太陽,但升得不高,隻在地平線上打轉轉。因此,格陵蘭島一年中從太陽那裏得不到多少熱量。島上隻會降雪而不會降雨,積雪終年不化,在壓力的作用下慢慢變成了冰,最後形成了巨大的冰層。
格陵蘭雖然是一片冰雪世界,但不是毫無生機。每到夏季,沿海岸一帶會出現一片綠色。島上生活著馴鹿、北極熊、北極狐和海豹等動物。近海還有鯨、鱈魚、沙丁魚等。島上生活著5萬多居民,絕大部分是愛斯基摩人和北歐人的混血人種。90%的人口居住在較為溫暖的西南沿岸。島上居民養著5萬多條狗,人們帶著狗去打獵,駕著狗拉的雪橇去觀賞冰雪景色。
格陵蘭這個世界第一大島的麵積達2176萬平方公裏,相當於西歐麵積的總和。比中國第一大島台灣大60倍。
喬治島的由來
喬治島是南極洲設得蘭群島中最大的島,長78公裏,寬28公裏。
喬治島是火山島,形成於6000萬年前。因為它處在南極板塊、南美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彙處,現在仍是火山和地震頻繁活動的區域。海岸有5級階地,就是該島地殼不斷上升的最好見證。
喬治島位於南極洲的低緯地區,具有南極洲海洋性氣候的特點,有人因此風趣地稱它為“寒冷大陸南極洲的熱帶”。實際上這個熱仍然十分寒冷:年平均氣溫-28℃。即使是最溫暖的1月,平均氣溫也隻有15℃;最冷月8月的平均氣溫-78℃。絕對最低氣溫-285℃。降水量較多,年平均550毫米;多大風,年平均風速72米/秒,記錄到最大風速52米/秒,全年風速10米/秒以上的大風日多達205天。由於天氣相對較暖和,降水較豐沛,冰雪的年累積量和消融量都較大。目前冰雪覆蓋麵積占全島麵積的85%。在沒有常年冰雪覆蓋的地方,除地衣、苔蘚、藻類等低等植物外,還有一種石竹科和三種禾本科植物。沿海一帶則是企鵝的世界,也是海鳥和海豹活動的場所。
喬治島的出名則是中國、智利、原蘇聯、阿根廷、巴西、波蘭等國在此建立起南極科學考察站之後的事。
我國在南極的第一個科學站——中國南極長城站建在喬治島南島的菲爾德斯半島東海岸的階地上。站址的地理坐標是,南緯62°13′、西經58°58′,海拔約10米,離岸約100米。東臨麥克斯韋灣、西接德雷克海峽,南隔菲爾德斯海峽與納爾遜島相望,與祖國首都北京相距約17500公裏。長城站建設了工作樓、宿舍樓、庫房等設施,為南極科學考察創造了基本的工作與生活條件。
大欽島的由來
大欽島位於北島群的南端,在其北麵有一小島相隨,名為小欽島。
大欽島上之所以有這麼多的蠍子生長繁衍,與大欽島上特殊和自然環境有密切的關係。這裏林木茂盛,花草叢生,枯葉成堆,頑石遍布,為蠍子的生存繁衍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由於大欽島上人煙稀少,捕捉蠍子為數尚少,故蠍子在大欽島得以大量繁衍。
蠍子喜愛群居,至少三五成群,多者幾十甚至上百的聚集在一處適宜隱蔽的地方。在一些堰壩或石堆裏,你若仔細去觀察一番,有時可發現上百隻大小不一的蠍子抱在一起,形成奇特的蠍子球。
大欽島上,也是經常可見海市蜃樓的地方。1984年7月29日下午4時,在大欽島的正西方向,曾連續出現過兩次海市蜃樓。在4時40分左右,隻見海麵上突然出現了一片層層疊疊的山巒坡穀,其上遍布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各種建築物,尤其是那高磊的煙囪十分引人注目,煙囪裏還冒著黑煙呢!還有各種車輛在街道上穿梭來往,路上有許多遊移的黑點,影影綽綽,極像街上的行人在行走。這次海市蜃樓持續40分鍾,至5時20分才逐漸消失。正當遊人們餘興未盡,留連忘返之際,海麵上又一次出現極為壯觀的海市蜃樓,時間是5時30分,離前一次的幻景隻相差10分鍾,使觀看的人們又一次大飽眼福。這種機遇一生難得,確實使人終生不忘。
大堡礁的由來
大堡礁位於澳大利亞東北的珊瑚海上,包括600多個島礁和淺灘,長2013公裏,寬16—20公裏,最寬處有240公裏,總麵積達207萬平方公裏,構成了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東海岸外的天然長堤。
珊瑚礁是由一種微小的腔腸動物——珊瑚蟲製造出來的。珊瑚蟲原來生活在海底的石灰質高地上,吃海藻等食物,消化之後,就分泌出石灰質。老的珊瑚蟲死去後,它們的骨骼也就和石灰質混在一起了,新的珊瑚蟲繼續在原來的石灰質上生長。就這樣,成千上萬年過去了,便形成了巨大的珊瑚礁群。有的露出水麵,成為海島。因為它們像堡壘一樣護衛著海岸,因此稱為堡礁。大堡礁的珊瑚體厚度已達200多米,它已有三千萬年的曆史。由於大堡礁附近的海域有適合珊瑚生長的水溫、鹽度等條件,這裏的珊瑚礁特別多、特別好,形成了澳大利亞獨特的風景區。
大堡礁由350多種五彩繽紛的珊瑚組成,有的像傲雪的紅梅,有的像開屏的孔雀,有的像繁茂的樹枝,還有的像精雕細刻的工藝品……坐飛機從上空俯瞰,珊瑚礁宛如豔麗的鮮花,開放在碧波萬頃的大海上。其中的格林島上還設有精巧的水下觀察室,遊人們在那裏可以觀看珊瑚洞穴裏棲息著的數百種美麗的魚類和稀奇古怪的海生動植物。有被珊瑚蟲寄生的重達140公斤的巨蛤,有能施放毒液的華麗的獅子魚和形如石頭的石頭魚,還有敢於偷襲潛水員的昆士蘭甡魚。……好像水晶宮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