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建設(1 / 3)

參加建設

不論需要我做什麼,我都會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雷鋒

翻身解放

1940年12月18日,雷鋒出生在湖南省望城縣簡家塘村的一戶貧苦家民家裏。

雷鋒4歲時,爸爸被國民黨軍隊和日本侵略軍拉去當挑夫,遭到毒打後便經常吐血,又無錢醫治,不久便去世了。爸爸去世後的第二年,年僅12歲就去給資本家當童工的哥哥,因患肺結核無錢醫治也死了。沒多久,連病帶餓的弟弟又死在了媽媽的懷裏。

兩年中連續失去3位親人,這對媽媽來說是個沉重的打擊。為了生計,媽媽不得不去給地主唐四滾子家做女工,受盡了欺辱卻無處申訴。就在這一年的中秋節,痛不欲生的媽媽打發雷鋒到隔壁大叔家去玩,她自己卻懸梁自盡了。雷鋒抱著媽媽的遺體哭啊叫啊!可是,媽媽再也聽不見兒子的呼喚,再也不能照料他了。

這吃人的舊社會逼得雷鋒家破人亡!

就這樣不滿7歲的雷鋒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小小年紀的他隻好上山砍柴,以此換回一些錢來維持生活。一天,一個地主婆硬說雷鋒砍了她家的柴,還奪過砍柴刀在雷鋒的手背上連砍了3刀。

憤怒的雷鋒衝著她喊道:“總有一天我要報仇!”

1949年8月,雷鋒的家鄉解放了。大人們忙著組織農會,孩子們則組織兒童團。雷鋒和全鄉的孩子一樣,精神抖擻地站在兒童團的隊伍裏。

一天傍晚,雷鋒正站在橋頭放哨,隻見遠處來了一支隊伍:戰士們穿著整齊的黃色軍裝,背著發亮的步槍,雄赳赳氣昂昂地朝這邊走來。一麵大紅旗在隊伍前飄著,美麗的彩霞映在上麵,就像一團燃燒的火。

雷鋒看著看著,一下明白了:這不就是農會主席彭大叔說的,咱們的救命恩人解放軍嗎?

雷鋒跑著迎上前去,解放軍叔叔拉住了他的小手噓寒問暖。這下可把雷鋒樂壞了。他聽說隊伍要在鄉裏住幾天,就高興地領著隊伍進了鄉,同鄉親們一起熱情地招待起解放軍同誌。

幾天以後,隊伍要走了。雷鋒拉住一位解放軍連長的手說:“我要去當兵,帶我去吧!”

“你為什麼要當兵?”連長問他。

“我要去打敵人,我要報仇!”

“你的仇由我們大家替你報。”

“不,我要跟你們一起去!”

“你的年紀還小,現在你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等長大了好建設咱們的新中國。”連長好說歹說,才把雷鋒勸留了下來,臨走時,把自己的一支鋼筆送給了他。

幾天後,轟轟烈烈的土改鬥爭開始了。雷鋒和鄉親們一起高喊:“打倒惡霸地主,討還血債!”

在鬥爭大會上,雷鋒看看鄉親們,又看看被綁押的地主,千仇萬恨湧上心頭。他跑上台去,紅著臉,流著淚,控訴了地主對他一家的剝削和壓迫。

他指著曾經砍過他3刀的地主婆子喊道:“我上山砍柴你都不讓,還砍了我3刀。真想不到,你這地主婆也有今天!你還敢砍我不?你還敢欺壓窮人不?”

在群眾的聲討下,平日裏耀武揚威的惡霸地主們都紛紛低頭認罪,受苦受難的鄉親們終於翻身了。土改後,雷鋒和鄉親們一樣,分到了土地和糧食。他穿上鬥爭地主時得來的衣服,背上書包,和那些貧苦農民的孩子們一起,走進了學校的大門。

開學第一天,老師發給他兩本書和一個筆記本。

他看到小朋友們都交書費、學費,便把過春節時鄉長彭大叔給他的壓歲錢拿了出來,交給老師。

老師和藹地笑著說:“學校不收你的費用,你可以免費讀書。”又親切地對他說:“你們能讀書,這是共產黨的恩情啊!”

“共產黨!毛主席!你們為我們窮孩子想得多周到。”

當他翻開第一頁書,看見毛主席那慈祥的麵容時,心裏充滿了幸福感。

他暗暗地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念書,做黨的好孩子。少年先鋒隊的生活給雷鋒的人生揭開了新的篇章。從此,他不再說自己是一個孤兒,因為黨就是他的親爹娘啊!

每天一大早,雷鋒來到學校裏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掃教室,他先把桌椅、黑板都擦得幹幹淨淨,然後就坐下來讀書、寫字。對每一門課他都認真地聽講,從不放過一個小小的疑問。

他作業本上的字總是寫得工工整整,而且從來都是按照老師的布置和要求按時完成。由於雷鋒學習用功,各門功課的成績都很優秀。

1954年,雷鋒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少年先鋒隊。在隆重的入隊宣誓大會上,輔導員給他戴上了鮮豔的紅領巾。

他興奮地撫摸著紅領巾說:“我是新中國第一批少先隊員,一定要用實際行動把紅領巾染得更紅!”

從此,雷鋒每天都戴著這條鮮豔的紅領巾去上學。他還非常珍愛少先隊的紅隊旗。一次外出過隊日,雷鋒舉著隊旗,不料途中突然下起了大雨,他急忙脫下自己的衣服包住隊旗,而自己被大雨淋透了卻毫不在意。

他常對同學們說:“咱們的紅領巾、紅隊旗,是革命先烈用鮮血染紅的,要格外愛護才行。”

1955年,雷鋒轉到荷葉壩小學讀書。當時,這所學校還沒有建立少先隊組織,他就成了這裏唯一的一名少先隊員。從此,他就更加嚴格要求自己,處處以身作則起模範帶頭作用。

六一兒童節,少先隊決定到烈士陵園過一次有意義的隊日。而從學校到烈士陵園要步行二十多公裏,這樣一來拿大鼓的任務就顯得非常艱巨,雷鋒便主動承擔下來。隻見他小小的個子,打著大鼓走在最前麵,隊員們踏著鼓點,唱著《少先隊員之歌》,邁著整齊的步伐,向長沙市進發。

走出七八公裏,雷鋒已累得渾身是汗。輔導員看見了,急忙派了一名同學來替換他背鼓。

雷鋒笑笑說:“不用換,我能行!”說著挺起胸來,揚起小手“咚咚咚”把鼓擂得更響了。

途中休息之後,輔導員見他太累了,又派了一名同學來替換他,可他堅定地說:“打鼓的任務我已經領下來了,應該由我來完成。”於是他又背起大鼓繼續前進。

有一次,雷鋒看見一位雙目失明的老人在山上摸索著砍柴,結果,一不留神,腳突然踩空了,摔倒在地上。他急忙趕上前去,扶起了老人。從此,雷鋒便經常利用課餘時間幫助這位沒兒沒女的貧農老人砍柴、挑水、打豬草。鄉親們看到雷鋒這樣尊敬老人,都誇他是個熱心的孩子!

1956年,雷鋒以優異的學習成績,在荷葉壩小學畢業了。黨的溫暖

小學畢業後,鄉政府本來打算送雷鋒到縣裏讀中學,但鄉親們希望他留下來。雷鋒經過思考後,決定留下來,好為建設家鄉作貢獻。彭鄉長見他人小誌氣大,就留他在鄉政府當了通信員。

那時,鄉政府正忙於秋收的準備工作,缺少人手。雷鋒每天除了完成通信員的本職工作外,還主動幫助搞秋征統計,填製報表,有什麼工作都搶著幹,從不拈輕怕重。由於他思想覺悟高,工作積極,勤勤懇懇,很快鄉政府就推薦他到中共望城縣委當了公務員。

雷鋒初到縣委工作的時候,還像個孩子。縣委的同誌見他年歲小,手腳又勤快,都非常喜歡他,大家親切地稱呼他“小雷”。

一次,他跟著張書記一起下鄉,看見路上有一顆螺絲釘,他上前踢了一腳就走開了。張書記看見後卻不聲不響地走了過去,彎下身子把螺絲釘撿起來,抹去塵土看了看,然後裝進衣袋裏。

雷鋒當時覺得很奇怪:縣委書記撿一顆螺絲釘幹什麼?

過了幾天,雷鋒要到一家工廠去送信,張書記掏出了那顆螺絲釘。

“小雷,把它一起送到工廠去吧!咱們國家底子薄,要搞建設,就得艱苦奮鬥啊!”張書記把螺絲釘放在雷鋒手上,語重心長地說:“一顆螺絲釘,別看它不起眼,缺了可不行,就像你這個通信員,別看職務不高,我們的工作缺了你也不行!”

雷鋒凝望著張書記,又低頭看看手中的螺絲釘,他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是這顆小小的螺絲釘,在雷鋒心中留下了終生難忘的記憶,成了他以後人生道路上的一盞燈。他下定決心,要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這樣一顆螺絲釘。

一天夜裏,張書記在辦公室看文件、寫材料,雷鋒像往常一樣,坐在他的旁邊學習。

“小雷,你去睡吧!”張書記催促說。

雷鋒不肯走。過一會兒,張書記又催他去睡覺,他還是坐在那裏不肯走。半夜裏,雷鋒竟不知不覺地伏在桌子上睡著了。

張書記見他睡著了,怕他著涼,就脫下自己身上的大衣,輕手輕腳地披在他身上,又坐下繼續工作。

雷鋒睡得熱乎乎的,一覺醒來,天都快亮了。他揉揉眼睛,見張書記還在聚精會神地工作,又發現書記的大衣披在了自己身上,不由得低頭看了看自己手背上被地主婆砍過的刀痕。刹那間,苦和甜,愛和恨,一齊湧上心頭,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

張書記放下筆,上前問道:“又想起過去了?”

“嗯……”雷鋒抬起頭來說,“舊社會害得我家破人亡。是黨和政府救了我,送我讀書,給我工作,這是我做夢也沒有想到的呀!”

張書記沉思片刻,拉著他的手說:“常常想著過去,不忘過去,是很重要的。一個革命者,要從過去的苦難中吸取精神力量,推動自己更好地為革命工作。”

張書記看著他手背上的刀痕,接著說:“小雷,你在舊社會受的苦,是整個民族、整個階級的苦。隻有徹底消滅階級壓迫和階級剝削,才能使所有的勞動人民跳出苦難的深淵。現在我們解放了,生活也逐漸好起來了。但是,我們的新中國還很年輕,你也很年輕,今後要做的工作還很多很多,年輕人一定要好好學習,要有奮鬥目標。”

雷鋒想了想說:“我的奮鬥目標,就是在咱們機關當個螺絲釘。”

“將來呢?我說的是將來。”

“將來……不論革命需要我做什麼,我都會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

張書記點點頭,笑了。

雷鋒在縣委機關中,就像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處處閃光。他不論做什麼,都那樣踏實,一絲不苟。

凡是由他經管的公共財物,都管理得有條不紊;房間裏總是打掃得幹幹淨淨;對於來縣委機關辦事的基層幹部和來訪群眾,他都態度和藹地熱情接待,並對他們進行周到的服務,因此,經常受到領導的表揚。

1957年2月8日,雷鋒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時被評為縣委機關的工作模範。

在黨的陽光雨露下,雷鋒茁壯地成長著。現實生活使他深切地感受到:

我像一個學走路的孩子,黨像母親一樣扶著我、領著我,教會我走路。我前進的每一步,都傾注著黨的親切關懷。為家鄉作貢獻

雷鋒加入共青團後,對自己要求更為嚴格,他努力工作,自覺鍛煉自己,不斷用自己的汗水澆灌著家鄉的土地。

流經望城縣境的溈水河,是湘江的一條支流,每年春天都泛濫成災,給沿河一帶的群眾生活帶來很多困難。雷鋒曾多次隨同機關幹部到這裏參加防汛搶險。

一次,雷鋒和指揮部的全體同誌,參加了一整天修堤築壩義務勞動,回來後都十分疲乏,可是雷鋒沒有休息,一回來就守在電話機旁。他想,指揮部是整個工地兩萬多民工的作戰中心,大家都去休息,打來電話沒人接怎麼行呢?強烈的工作責任感使他忘卻了一天的疲勞,在電話機旁一直守到天亮。

治溈工程開工不久便趕上了連雨天,河裏水位不斷上漲,堆積在工地上的器材,隨時都有被洪水吞沒的危險。

一天晚上,在傾盆大雨中,工地指揮部緊急動員機關幹部和附近的民工,奮力搶救工程器材。考慮到當時的情況很危險,指揮部領導便叫雷鋒和幾個女同誌留下值班,實際上是照顧他們。

同誌們出發以後,雷鋒坐立不安,怎麼也待不住,趁幾個女同誌沒注意,他迎著風、冒著大雨直向停放器材的工地奔去。

這時,洪水已經溢出河岸,淹沒了道路,有的地方水深已有一米多了。雷鋒奮不顧身地涉水趕到工地,和同誌們一起投入到搶救國家財產的戰鬥中去。哪裏最危險他就到哪裏去,一直堅持到將治溈工程的器材全部轉移到安全地帶後,他才放了心。

任務完成後,當同誌們稱讚他的勇敢精神時,他隻是笑著說:“我年輕,更需要在鬥爭中鍛煉鍛煉自己。”

第二年春天,縣委決定在圍墾起來的團山湖溈水河與八曲河之間的一片湖沼地開發一個農場,讓荒蕪的湖沼地變成魚米之鄉。這是多麼好的事情啊!全縣青少年積極響應團縣委的號召,提出要為農場捐獻一台拖拉機。

雷鋒立刻拿出自己省吃儉用節約下來的20元錢,全部送到了團支部,說:“我每月領的錢用不了,全交給農場買拖拉機吧!”

縣委領導同誌知道了這件事後,都非常高興。張書記問雷鋒:“聽說你把平時節約的錢全都交上去買拖拉機了?”

“這樣做不對嗎?”雷鋒笑著問。

“對,應該這樣,這表現了你對社會主義建設的決心和熱情。”張書記說,“我們研究過了,想讓你到農場去學開拖拉機,怎麼樣?”

“是嗎?”雷鋒高興得差點兒跳起來,立即表示:“我去!”

開拖拉機,這在當時是多麼令人向往的工作啊!雷鋒在學校念書的時候,就從書本上和電影中見過拖拉機。今天,真的就要去開拖拉機了,他怎能不萬分激動呢?

雷鋒來到剛剛籌建起來的農場,一萬多畝沉睡的土地正待開墾,而春耕的戰鼓已經擂響,季節不等人,任務緊迫而又繁重。拖拉機一開進農場,雷鋒就勤學苦練起來。

每天一清早,他就來到拖拉機旁,檢查機器是否完好,油箱、油管有無泄漏,提前做好出車的準備,等師傅一到,隻要發動引擎就可以出車了。上工後,他一邊給師傅當農具手,一邊認真學習駕駛技術。收工後,他還坐在駕駛台上,回顧一天出車的情況,模仿師傅的駕駛動作,細細領會開拖拉機的技術要領。晚上回到宿舍,他就坐在燈下,認真閱讀有關拖拉機的構造、維修保養和駕駛技術的書籍。雷鋒僅僅學了一個多星期,就可以單獨試車了。

初春3月的一個清晨,朝陽似錦,楊柳吐絮,含苞待放的蓓蕾閃耀著晶瑩的露珠,團山湖顯得生機勃勃。雷鋒早已來到拖拉機旁,細心地檢查機件,擦洗機身,認真做好出車前的準備。

“看小雷試車去啦!”場部有人發出一聲號召,立刻吸引了許多人向停車場湧去。

大家興奮地議論著:“小雷真不簡單,才學了幾天,今天就正式試車了!”

“看他那股鑽勁兒,真成拖拉機迷了。”

“選小雷學開拖拉機,算是選對啦!”

雷鋒十分鎮靜地把著方向盤,拖拉機穩穩地行駛在機耕道上。駛進大田後,他果斷地把農具升降操縱杆一壓,隨著拖拉機的前進,後麵翻起一片黑油油的泥浪。

試車結束後,大家感到非常滿意。從此,望城縣有了自己年輕的拖拉機手了!

到了初夏季節,忽然下了一場暴雨,八曲河水猛漲,新修的大堤隨時有被衝垮的危險。農場內洪水橫流,淹沒了大部分的土地和莊稼。

當時為了不誤農時,雷鋒和師傅輪流駕駛著拖拉機晝夜翻耕,歇人不歇機,僅僅用了3個月的時間,就把一萬多畝荒地全部開墾了出來。可如今卻全被水淹沒了。

這天傍晚,雷鋒正冒著狂風暴雨和同誌們一道搶險排洪,突然聽到有人喊:“停放拖拉機的場地進水了!”

雷鋒一聽,徑直朝停放拖拉機的地方奔去。隻見洪水已經漫到車輪邊上了,他見狀後毫不遲疑地跳上駕駛台,把拖拉機發動起來,開向了一塊高地。

雷鋒返回場部吃飯的時候,洪水越漲越猛。拖拉機雖然已停放在高地上,但他仍放心不下,又匆匆背上工具袋,提上一盞馬燈,準備去守護拖拉機。

但就在這時,通往停放拖拉機場地的道路,水深已達好幾尺,天黑又無法看清道路,涉水過去是很危險的。怎麼辦呢?他想了想,轉身跑回場部,搬出一個打稻用的稻桶放在水裏,又找來一根竹篙子,想坐上去以稻桶做小船撐過去。但雷鋒從來沒劃過船,加上風浪大,他撐來撐去,稻桶卻不聽使喚,在水中搖晃得很厲害。

有的同誌見了,連忙喊道:“小雷,快回來,危險呀!”

雷鋒不顧個人安危,終於衝破風浪,把稻桶撐到了停放拖拉機的高地。他把稻桶拴在一塊大石頭上,馬上奔向拖拉機,把油布揭去,這裏敲敲,那裏摸摸,看看機件是否完好無損。又試著發動了一下引擎,從響聲中聽不出什麼毛病,這才如釋重負地坐在駕駛座上,望著滾滾的洪流,心想:等洪水一退,就又可以出車了。

轉眼秋收季節就到了,沉甸甸的稻穗鋪在了團山湖農場的萬畝土地上。團山湖由往日的荒蕪變成了米糧川,這其中飽含著雷鋒熱愛祖國的心願和辛勤忘我的勞動。雷鋒用自己的汗水澆灌了這塊養育他的土地。雷鋒和姐姐

農場秋收後的一天,縣招待所有人給雷鋒打了個電話。“好,好,我馬上就去。”接電話時,雷鋒顯得異常興奮。

給他打電話的人是服務員小張。原來,鞍山鋼鐵公司派了個招工小組來縣裏招收青年工人,現在就住在招待所裏。小張和招工小組的人談過了,想報名到鞍鋼去當工人,他希望雷鋒能同他一起報名。一心想為國家作貢獻的雷鋒,聽到這個消息,心中立刻像長了翅膀,他征得縣委領導的支持和農場領導的同意後,正式報名了。

雷鋒要到鞍鋼去的消息很快就在農場傳開了,大家紛紛向他表示祝賀。臨別前夕,他和農場的同誌們互相鼓勵,依依惜別。那些朝夕相處的青年夥伴們,有的拿來日記本請他簽名留言;有的找他促膝談心,留戀不舍;有的跑來幫他收拾行裝;有的送來柑橘、點心和紀念品。一些特別要好的青年夥伴還在他的日記本上寫下極為熱情的臨別留言。

農場有一位女青年,名叫黃麗,個頭和雷鋒差不多,梳一對翹翹的辮子,秀眉大眼的,小嘴說話很甜,又特別愛笑愛唱。雷鋒比她小一兩歲,總是叫她黃姐。她有個長處,雖然念書不多,但和雷鋒一樣,自學精神特別強,因此兩個人的關係很好。黃麗聽說雷鋒要走了,給他送來一本墨綠色綢麵燙金日記本。

“這是黃姐的一點心意,收下吧!”

“謝謝!”雷鋒雙手接過。

“我在上麵寫了幾句話。明天我要下田幹活,就不去送你了。”說罷她轉身離開了雷鋒的宿舍。

雷鋒佇立在窗前目送她進了女宿舍。翻開她贈送的日記本,眼前出現了這樣一頁秀麗的文字:

親如同胞的小雷弟弟:

你勇敢聰明,有智慧,有遠見,思想明朗,看問題全麵,天真活潑,令人喜愛。你有外在的美和內在的美,對任何同誌都抱著極其信任的態度,這一切結合起來,才算得上我心愛的弟弟。

弟弟,你值得人羨慕的還多著哩,是青年中少有的,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是會作出很大的貢獻的。你的幹勁和鑽勁使你勇往直前。希望你在建設共產主義的事業中把自己全部的光和熱獻給全中國、全世界,讓人們都知道你的名字,使人們都熱愛你,敬佩你。弟弟,希望你實現做姐姐的理想。

在臨別之前,要把我的內心的千言萬語說完是辦不到的。我是不願意弟弟離開的。但祖國鋼都需要你和等著你呢,弟弟,前進吧!

前途是偉大的,光明的。姐因文化程度太低,不能把我的內心想說的都寫出來,隻好就此擱筆。

你姐黃麗

1958年11月9日

雷鋒和黃麗親如姐弟的友情起源於一年前。那時,雷鋒在縣委機關當公務員,黃麗是縣城一家供銷社的營業員。雷鋒常到供銷社買東西,彼此就在櫃台前相識了。偏巧,縣委機關和供銷社毗鄰縣新華書店,雷鋒和黃麗又都是“書蟲子”,共同的愛好使他們不約而同地成了書店借閱處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