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往事
來自於生活中的場景,才是藝術創作的活力所在。——達·芬奇
不同尋常的身世
在歐洲阿爾諾河穀的一塊平川上,有一座美麗的城市被四周的丘陵環抱著,這就是著名的百花之城——佛羅倫薩。
佛羅倫薩可謂是意大利半島上一顆閃閃發光的明珠,它的名字到如今已經流芳百世。這是一座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它既是意大利文藝複興運動的發源地,也是歐洲文化的發祥地。
15世紀的佛羅倫薩主要以棉紡織業為主,經濟發達,已然成為意大利半島上最繁華時尚的都市之一。這裏的建築、雕塑和教堂裏的宗教壁畫、聖壇壁畫吸引著無數文人墨客。這裏既盛產商人也盛產藝術家。
1452年4月 15日正值初夏時節,當夜幕降臨以後,喧鬧一天的城市漸漸恢複了平靜,佛羅倫薩靜靜地躺在亞平寧山脈腳下,像一隻熟睡的百合,阿爾諾河也識趣地從城外靜靜地流過,仿佛怕驚擾了勞累了一天的人們。
這天夜裏,天空格外晴朗,清風習習,繁星點點,幹了一天農活的人們有的已經鼾聲如雷,進入了夢鄉。沒有人知道,在這樣一個看似很平常的夜晚,在佛羅倫薩近郊的芬奇小鎮上,還有一戶農家燭光通明。
這裏確切地說,叫安吉亞諾村莊,坐落在芬奇鎮的郊區。
通向農舍的小徑上有兩個人由遠至近急急地走來,走在前麵的是一個仆人模樣的年輕人,後麵則跟著一個中年農婦,兩個人的表情看上去都十分嚴肅,仿佛正要發生什麼重要的事情。
這個年輕人是佛羅倫薩地區公證人皮得羅·達·芬奇的貼身男傭,跟在他後麵的是芬奇鎮上的助產婆。不錯,她正是要來這戶農家接生的。
“來了,來了,助產婆來了!”仆人滿頭大汗地喊道。
“啊,總算來了!”
“快進去,卡泰裏娜已經等不及了!”
說話的這個人也顯得同樣興奮又緊張。這正是公證人皮得羅·達·芬奇。他是個身材偉岸、相貌堂堂、隻有20多歲的年輕紳士。
皮得羅的父親是當地的一個農場主,家庭富足,這使他從小就接受了很好的教育,有著一種英明決斷的能力。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聰明人也有犯錯誤的時候,剛才他口中的卡泰裏娜並不是他業務範圍內的客戶,也不是他的什麼親戚姐妹,而是他即將未婚生子的情人。
這個即將生產的名叫卡泰裏娜的女子,是個相當年輕標致的農村姑娘。
一年前,美麗淳樸的農家女與前途無量的公證人小夥相愛了。但是,他們的相愛是不被家長允許的,盡管如此,年輕倔強的姑娘仍然義無反顧地與心上人同居了。
此刻,他們即將迎來生命中第一個愛情結晶,也許是最後一個……
簡陋的農舍裏,助產婆正在努力幫著產婦生產。空氣中,不時傳來卡泰裏娜痛苦的叫聲。
皮得羅先生焦急地在屋外踱著腳。為了不讓心情顯露出來,他的麵孔繃得很緊,好像一尊莊嚴的蠟像,以至於站在一旁的仆人也琢磨不出主人的心思。
然而,皮得羅此刻的心情卻是極度興奮不安的,他甚至有些不知所措,因為有一些重要的事情在他心中盤算著。
這次皮得羅從佛羅倫薩回來,父親已經對他下了最後通牒,他必須接受一門門當戶對的親事,對方也是一個上流社會的家庭。他也曾再次試圖說服父親接受這對母子,卻沒有任何作用。
父親的結論很有道理——“一個鄉下姑娘如何能夠成為一個合格的農場女主人?如何成為一個公證人體麵的妻子?”父親甚至以斷絕關係來威脅他,無奈,皮得羅隻好答應去相看這門親事。
“哦,看來他們至死也不會承認卡泰裏娜了,我該怎麼對她說呢?我該如何安置她,給她好的照顧呢?”
就在這個準爸爸焦頭爛額地思慮之際,一聲嬰兒清脆的啼聲突然響起,劃破了整個暗夜。
“生了,是一個男孩……”仆人興高采烈地告知皮得羅。
皮得羅感到周身的血液一下子衝到了頭頂,“天啊,我當爸爸了!”想到這兒,他大步邁進屋裏。
屋子的一角,卡泰裏娜蒼白無力地躺在床上,但是她的眼睛由於興奮顯得格外明亮,她望著助產婆手中捧著的男嬰,露出欣慰的笑容。
嬰孩在產婆手中蹬著小腳,睜著無辜的大眼睛,他剛剛用啼哭向世界宣告自己的到來。
皮得羅從產婆手裏接過孩子,愉快地望著他:“哦,這個小家夥漂亮極了,大大的眼睛,和我小時候一模一樣,謝謝你,卡泰裏娜。”
這個善良的姑娘一直懷著美好的希望,而且現在她的信心又大了許多,因為她已經為皮得羅生了一個可愛的男孩子。卡泰裏娜想,皮得羅的母親看在孩子的麵上一定會接受她的,於是,她用溫柔的眼睛探尋自己的情人,想從中看出點眉目。
皮得羅連忙走上前,擁住了卡泰裏娜和孩子,深情地說:“親愛的,你看我們給小家夥起個什麼名字呢?”
卡泰裏娜想了一下,沒有想到合適的名字,就說:“還是你來起吧,你是他爸爸呀!”
皮得羅端詳了一會兒孩子的臉蛋,馬上就有了想法,他說:“嗯,有了,就叫他列奧納多·達·芬奇吧!”
此刻,屋外樹木的影子在月亮的照耀下倒映在窗戶上,房間裏灑滿蠟燭溫馨的光,這是多麼美好的夜晚呀!現在,他怎麼也不忍心告訴這個虛弱的姑娘,自己明天要去佛羅倫薩相親的事。
皮得羅抱起孩子親了又親,他很喜歡這個孩子,聰明可愛、漂亮乖巧。看著時候確已不早了,他把孩子交給卡泰裏娜,接著吻了孩子的母親一下。
“親愛的,我要走了。佛羅倫薩還有很多官司在等著我,過幾天我再來看你,好好照顧我們的孩子。”
說完,他從錢包裏拿出一些錢放在卡泰裏娜手裏:“喏,這個給你,多買些補身體的東西,過幾天我還會叫人送來些。”
然而,一天、兩天,一個月過去了,皮得羅還沒有來。
其實,此刻皮得羅正在父親的張羅下,迎娶佛羅倫薩另一個公證人的女兒阿爾別拉呢!不久,皮得羅在佛羅倫薩結婚的消息傳了回來,卡泰裏娜聽到這個消息後,險些昏厥過去。
她驚呼 :“這不可能!這絕不可能!”她的第一個想法就是要到皮得羅家裏問個明白。
好心的人們急忙製止住這個可憐的姑娘,安慰她:“孩子!冷靜點!不要衝動!現在事情已成定局了,你不接受又能如何呢?”
人們又說:“不要責怪任何人,要怪隻能怪你的命啊!”
卡泰裏娜失聲痛哭起來,小達·芬奇似乎被母親的樣子嚇住了,也號啕大哭起來。孩子的哭聲喚回卡泰裏娜的神誌,她急忙抱起繈褓中的嬰兒輕輕拍著。看著幼小的孩子,卡泰裏娜決定要堅強起來。
3天後,皮得羅來了。卡泰裏娜躺在床上,沒有說話,也沒有哭泣,小達·芬奇在床上睡得正甜。
“卡泰裏娜,父親把一切都安排好了,我也是沒辦法啊……”皮得羅見卡泰裏娜不說話,歎了口氣,繼續說,“親愛的,雖然我娶了別的女人,但是我會補償你和孩子的。”
卡泰裏娜還是沒有說話,但一行淚水已經從她的臉上滑落下來。
看見她這個樣子,皮得羅心裏也感到特別難受,他說:“不要這樣,請不要難過。你還很年輕,還可以有新的生活。人生很漫長,會有一個比我更優秀、更善良、更堅定的男人代替我來愛你的。”
“夠了,不要再說了,”卡泰裏娜泣不成聲地說,“孩子怎麼辦?我一個未婚姑娘怎麼撫養他?”
皮得羅說:“我把孩子帶走吧,你應該有你新的生活。”
“不,絕不……”卡泰裏娜絕望地叫了起來,下意識地抱緊身邊的孩子。繈褓中的達·芬奇被吵醒了,也尖銳地哭起來。
“哦,不哭,達·芬奇,媽媽的小寶貝,不要哭……”卡泰裏娜一邊流著眼淚,一邊把驚醒的孩子抱在懷裏安撫著。
皮得羅沉默了,雖然他並不為自己的選擇後悔,他很清楚像他這樣的人必須要有樁有利益的婚姻。但是,要拆散可憐的卡泰裏娜母子,此刻,他確實做不到。
經過反複的勸導和衡量,卡泰裏娜和皮得羅終於妥協了,達·芬奇被暫時交給母親撫養,等到他該念書的時候就要回到父親家中。
人們都在想,會有怎樣的未來等待這個繈褓中的孩子呢?
幸福的記憶
在農活忙的季節,人們會看到一個背著孩子勞作的年輕女人,這就是卡泰裏娜。年幼的達·芬奇和媽媽一起生活著,在鄉村的田野和農舍裏度過了最初的5年。
當媽媽和外婆一起忙農活時,達·芬奇就被媽媽背在身上,他並不像別的孩子那樣不老實,每當這個時候,他總是靜靜地趴在媽媽身上看藍的天空,綠的草地,嘴裏還哼唧哼唧地不知說著什麼。
春天的田野綠油油的,如一張綠毯,到處散發著青草的芳香;夏天的田野開滿密密麻麻淡藍色的花,這是一種叫作亞麻的作物,它可以織出最美麗的布匹;到了秋天,田野裏又變成金黃的一片,葡萄架下滿是采摘的婦女和小孩;冬天裏的田野又光禿禿的枯黃一片。
寒來暑往,春去秋來,達·芬奇孤獨而平靜地成長著。媽媽和外婆都很疼愛他,爸爸雖然很少來看望他,但是會經常托人帶一些財物過來。
當達·芬奇再大一些的時候,人們就看到他有的時候被單獨留在房裏。他可以在房間裏隨意玩耍。有時,陪伴他的是一隻慵懶的小貓;有時,是一隻憨厚忠誠的看門狗。他可以很好地與這些小動物們相處。
更多時候,人們看到他瘦小的身影在媽媽的地頭上出現,他總是坐在那裏到處張望,一動不動就可以坐上半天。
還有的時候,他會表現得很頑皮,一會兒跑到東,一會兒跑到西,時而追逐一隻蝴蝶,時而追逐幾隻小鳥。不錯的,小達·芬奇很喜歡自然界裏的飛禽和昆蟲。他喜歡把它們抓來“研究”個明白。
達·芬奇酷愛大自然的本性幾乎是與生俱來的,清晨的陽光,草地上的露珠,田野裏的麥浪,山坡上的樹木,還有五彩繽紛的野花……他對這一切都感興趣。大自然的一切景象,都讓他感到好奇和癡迷。
“為什麼那些小東西可以快樂地飛來飛去,而我不能呢?”
“天怎麼是藍色的,草怎麼是綠色的呢?”
在鄉下農舍生活的5年時間裏,達·芬奇漸漸地學會了思考,並且養成了觀察事物的好習慣。
以後的60多年,他的頭腦總是像陀螺似的轉個不停,編織著各種奇思妙想,這種善於思考的好習慣一直伴隨著他。
可是,達·芬奇提出的種種問題,他的媽媽,這位年紀實在太輕的農村姑娘卡泰裏娜卻沒有興趣回答,也答不上來。
的確,她太累了,地裏總是有著幹不完的農活,晚上,忙碌一天後,還要給孩子洗澡、做飯、哄他睡覺,還要時不時換洗和縫補衣裳,然後去參加各種村民舉行的聚會。
當時,在安吉亞諾村莊上,每到一天勞作結束的晚上,人們就會組織到村莊的空地上一起唱歌跳舞,年輕的姑娘和小夥子們是這個時候的主角。他們唱著歡快的歌曲,喝著自釀的甘甜的葡萄酒(這是當地特產的一種酒),物色自己心儀的伴侶。
這樣的活動,卡泰裏娜也不願缺席。有時候,外婆也會好心地帶著年幼的孩子站在人群中歡樂。達·芬奇十分喜歡這些美妙、動聽的鄉間音樂,他總是情不自禁地跟著大人哼唱,拍著小手蹬著小腳。也許,正是這晚間的鄉村音樂會,培養了達·芬奇的音樂才能。
達·芬奇開始學會唱歌的時候,卡泰裏娜也獲得了新的愛情,對方是一個外鄉人,身強力壯,幽默風趣,他的出現治愈了卡泰裏娜心靈上的創傷。他們很快便戀愛了。因此,卡泰裏娜作了一個重要的決定,把達·芬奇交還他的父親來撫養。
於是,卡泰裏娜托人給皮得羅遞去信函,約他見麵。5年來,這是他們第一次單獨相處。卡泰裏娜向皮得羅說明了自己的處境。
皮得羅耷拉下腦袋,同意把達·芬奇接回家裏,畢竟這是他作為父親和情人能做到的最好的補償了,看到卡泰裏娜能夠獲得幸福,對他來說是一種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