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知恩感恩 ——提升生命質量(1 / 3)

第十章 知恩感恩 ——提升生命質量

知恩感恩,是一種美德,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健康心態,一種做人的境界。一個人隻有學會感恩,才能提升生命質量;一個民族隻有學會感恩,才能提升整體素質。

感恩心態:擁抱美好生活

我們青少年在成長的道路上,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要想過得順心快樂,就必須學會用感恩的心去麵對生活中的一切。

學會感恩,我們就學會了如何鎮靜地麵對困難和挫敗。學會感恩,我們就能擁有豁達的心胸,就能發現生活中更多的美好。

有兩個人同時去找上帝,問如何上天堂。上帝看兩個人似乎非常饑餓,就給他們一人一份食物。其中一個人接過食物,非常感激,連聲說“謝謝”。而另外一個人接過食物,卻顯得很理直氣壯,似乎上帝應該給他。

之後,上帝隻讓那個說“謝謝”的人上了天堂,而另一個則被拒之門外。

被拒之門外的人不服地說:“我不就是忘了說句‘謝謝’嗎?”

上帝說:“不是忘了。沒有感恩的心,就說不出‘謝謝’的話;不知感恩的人,就不知愛別人且也得不到別人的愛。”

那人還是不服:“那少說一句‘謝謝’,差別也不能這麼大呀?”

上帝又說:“這沒辦法。因為通往天堂的道路是用感恩的心鋪就的,所以隻有心懷感恩的人才能打開天堂的大門。”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隻有心懷感恩的人才能夠尋找到真正的天堂、真正的快樂。也許每個人都知道要有感激之心,但是現實中卻往往忽略這份感激之情。

很多時候,有的人隻顧著自己的那點煩惱,那點痛苦,那點不快,總是感覺別人對不起自己,虧欠自己很多,經常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而不會寬容,不會善解人意,這就使得很多人總是煩惱,處於痛苦之中無法擺脫。

我們首先要學會感激父母,因為他們賜予我們生命,並且給予我們成長中所需要的一切。我們要感謝老師,因為他們教會了我們科學知識以及做人的道理。我們還要學會感激朋友,因為他們給予我們心靈上的幫助和撫慰,使我們不再感覺到孤獨。

我們還要感謝很多人,如傷害我們的人,因為他們讓我們學會保護自己;我們要感激欺騙我們的人,因為他們增進了我們的智慧;我們要感激絆倒我們的人,因為他們讓我們學會堅強;我們要感激侮辱我們的人,因為他們讓我們變得更加完美;我們要感激批評我們的人,因為他們激發了我們的鬥誌;我們要感激斥責我們的人,因為他們讓我們清楚了自己的缺點……

如果學會了用感恩的心去看待生活中的一切,那麼無論是逆境還是順境,我們都能擁有快樂的心境。因為懂得感恩的人,是寬容的人,是心靈富足的人。所以這樣的人會比較容易感到快樂。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感恩,感恩於太陽的溫暖,月亮的皎潔;感恩於雨露的溫柔,雪山的蒼茫;感恩於樹木的蔥蘢,花草的芬芳。很多時候,一顆感恩的心會帶來一種良好的感覺,使人感到愉悅和溫暖。真心的感恩會使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充滿溫暖的陽光和芬芳的氣息。

青少年朋友們,讓我們試著用感恩的心去擁抱生活,用感恩的心去麵對生活中的每件事情,這樣快樂就會不請自來。

時刻牢記:珍惜父母養育之恩

從呱呱墜地起,父母便無私地哺育著我們。在成長的歲月裏,他們一直為我們揚帆護航,無論我們遭遇何種挫折、失敗,他們一直在我們身後,給予我們理解與支持。無論我們是貧窮還是富貴,他們都深深地愛著我們,並告訴我們,在他們眼裏我們是最棒的!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感恩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人性良知之本,也是青少年德育建設的重要內容。然而,當前許多青少年卻缺乏感恩父母的意識,因此加強感恩教育刻不容緩。

有的青少年不知道或漠視父母對自己的付出和關愛,不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有的青少年隻會一味地向父母索取,不懂得關心、體貼、回報父母,不會幫助父母做家務;有的青少年羞於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愛;有的青少年對含辛茹苦的父母不禮貌,甚至頂撞父母;有的青少年更是做出忘恩負義、傷害父母的事。

在一家蘋果產品銷售店門前,一名女孩懷抱一台iPad(平板電腦),一臉慍色。而不遠處,一名中年女子蹲在牆角,手捏紙巾,低頭不時地抽泣。

據銷售人員說,這名女孩即將去外地上大學,今天特意過來買數碼產品:“她上來就要買iPhone4、iPad3和Macbook這‘蘋果三件套’,而且都得是高配,超過2萬元的支出讓母親覺得有些吃不消”。

剛說完這些,女孩就大喊一聲:“不給我買,就讓我到大學丟臉去吧!”說完便扔下母親,揚長而去。

其實,我們青少年常常犯這樣的錯誤,那就是對別人給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盡,卻對親人的恩情視而不見。父母無微不至的嗬護與關愛,讓我們在潛意識裏就形成了這樣的觀念: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不用回報,因此我們也就不懂得愛父母。

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天,丁丁和媽媽吵架了,他轉身就向外跑去。母親氣憤地說:“出去就再不要回來。”

丁丁流著眼淚在街上漫無目的地走了許久。

天快黑了,漸漸平靜下來的丁丁感覺肚子有點餓了。正巧前麵就有一個削麵攤,冒著熱氣的削麵對饑餓的孩子來說太有誘惑力了。可是,丁丁摸了摸口袋,忘記帶錢了。

守攤的一個很漂亮的阿姨看到丁丁站在邊上就問:“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麵?”

丁丁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對不起,我忘記帶錢了。”

“沒關係,我請你吃。”阿姨看了看他說。

一會兒,麵上來了。丁丁很感激地端起碗吃了起來。

“你怎麼這麼晚了不回家?”阿姨看著他問,“和家裏鬧別扭啦?”

丁丁哭著說:“你不認識我,卻對我這麼好,我沒錢你還請我吃麵。可是我的媽媽,她和我吵架,竟然把我趕出來了,還叫我不要再回去。”

阿姨聽了,說:“孩子,你怎麼會這麼想呢?你想想看,我隻不過給你一碗削麵,你就這麼感激我,可你的媽媽養了你10多年,每天為你洗衣做飯,你要怎麼感激她呢?”

丁丁愣住了,放下筷子急忙往家走去。當他走到家附近時,看到焦急的媽媽正在路口四處張望,丁丁的眼淚掉了下來,他撲到媽媽的懷裏,卻發現媽媽的眼裏也含著淚……

所以說,我們青少年應該在父母忙的時候幫著幹點家務,在他們累的時候為他們捶捶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們要從平常的生活小事中感覺到父母的愛,也要愛父母。

實際上,很多人其實很愛父母的,隻不過有時會裝出一副不是很愛父母的樣子,原因是他們不好意思表達出來,常常話到嘴邊,卻因為種種原因而無法表達出來。其實,愛是需要表達出來的,這樣我們會擁有不一樣的滿足感,父母也會有不一樣的幸福感,所以勇敢地表達我們的愛吧!

感謝師長: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成長;蒼鷹感恩長空,因為長空讓它飛翔……那我們又應該感恩什麼呢?感恩老師,因為老師交給我們打開理想大門的鑰匙,為明天的衝刺做好準備。

老師是給予我們知識的人,是給予我們打開知識寶庫鑰匙的人。許多取得巨大成就的人都非常注重感謝老師。

有一次,陳景潤去拜訪李文清教授。陳景潤非常感激這位曾經鼓勵自己向“哥德巴赫猜想”進軍的好老師。

李文清教授把陳景潤讓進了客廳。陳景潤對李老師說:“我到北京後,一直想著老師的培養和教育。現在搞研究工作,總覺得以前老師的指導和培養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基礎是老師幫我打下的。”

接著,陳景潤把最近發表的數學論文送給李老師審閱。在論文的扉頁上,他已工工整整地寫下:

尊敬的李文清教授:

非常感謝老師的長期指導和培養。

學生陳景潤。

他還從黑掛包中拿出一包北京糖果、一套國畫圖片、一支燙著“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金字的鉛筆送上。臨別時,陳景潤一再要求老師多給他寫信,給予指導。

古人都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人生中最重要的人第一位是父母,第二位就應該是老師了。老師批評我們其實都是為了我們好。因為老師希望我們記住,自己做錯了什麼,哪裏做錯了,應該怎麼改正。其實我們應該謝謝老師,因為老師在批評我們中關心著我們。難道大家不知道老師有多麼辛苦嗎?老師每天備課要備到很晚,每天都有一大堆作業等著要改。老師其實也很辛苦,我們應該多多體諒老師。我們聽話點,少讓老師擔心,這是感恩老師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