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替嫁和親(1 / 2)

“大豐國九十四年、安聖二十八年秋,瑾帝崩,太子趙禾繼位。大豐朝九十五年春,端王趙瑜以朝拜新皇為名,趁機發生宮變,禾帝遇刺而亡。三皇子趙閆率軍平亂,西涼助之,端王敗。大豐國九十五年秋,三皇子趙閆稱帝,改年號為永昌。永昌二年夏,西涼國國王遣使攜珠寶美人朝賀新帝,並求娶安遠候秦沐之長女為夫人,閆帝允。”

“聖旨到,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茲聞安遠候秦沐之長女秦吟歌溫良賢德、品貌出眾,太後與鄭躬聞之甚悅。今西涼國王慕名求娶……”

“秦家有女名昭華、冰雪凝肌玉為骨,纖指拈琪簫音徐,風華絕代冠京都”!世人皆知昭華而不知有吟歌,如何是慕名求娶?吟歌隻覺頭腦一片嗡聲,僵硬著身體下跪接旨,然後終於在一片恭喜聲中暈厥過去。

書房內,吟歌筆直跪在護國公秦風麵前,聲音哽咽虛弱,“祖父,歌兒有一事不解,望祖父能為歌兒解惑!”

護國公秦風七十有餘,看起來與尋常老人一般慈祥可親,隻那眼神格外清明、鋒芒暗藏。隻見他不緊不慢的端起茶碗、細細品了一口,這才看向地上跪著的孫女,歎道,“歌兒,你是個聰明的孩子,豈會不看不清這是大勢所趨?”

吟歌抬頭,清麗麵容浮起一抹淡淡譏誚,“歌兒不懂什麼是大勢所趨,歌兒隻知道自己早在三年前就已有婚約在身!”

七年前她身為平西大將軍的父親再一次大敗西涼,卻也身受重傷,在率軍歸來的途中去世,隨後母親因悲傷過度亦病重不治。她則由將軍府掌上明珠淪落為無依無靠的孤女,作為當朝太傅的外公和請旨要將她接到身邊撫養,卻被祖父極力反對。

最後瑾帝將選擇權交到十歲的她手中。她自小就懼怕嚴苛古板的外公,外祖母早逝,隻得她母親和一個遠嫁南祁郡的姨母,因而太傅府真正的主人就隻有外公一人。而護國公府除了有禦賜府邸的父親一房,其他的叔伯都沒有分出去,每次回去,長輩們對她關愛非常,堂兄弟堂姐妹們也對她親熱有加。所以相比冷清的太傅府,她自然更偏向於溫暖熱鬧的護國公府。

她的選擇讓外公大為傷心,一時竟氣得臥床不起,此後幾年對她更是心灰意冷。然而三年前她十四歲時,外公還是向瑾帝求了一道口諭、將她的親事定了下來。雙親逝世後她的性格變得很是偏執,姐妹們時常拿鳳棲梧的身份奚落她,她為這樁親事同外公發生爭執,卻不知外公那時已經身患重症,此後不到半年便去世了。外公一走,她便心生悔恨,隨後她又被傳出克親之名,幹脆便以為逝者抄寫經文祈福之名閉門在家。期間靜心讀書,性情較之前倒也豁達一些。前年她剛舉行完及笄禮就恰逢國喪,隨後是端王作亂,她的婚事一拖再拖。直到三皇子平亂登基,她以為終能解脫,哪知一道聖旨將她封為端儀郡主去西涼和親!

被溫順謙恭的孫女諷刺,秦風麵色陰沉下來,厲聲道,“這是聖上的旨意,做臣子的豈能有怨言?”

吟歌絲毫不避對方怒目,神色反而越發沉靜,“臣女沒有怨言,臣女隻是不解!臣女之父乃平西大將軍秦業,安遠候則是臣女的二伯!西涼國王求娶之人分明是安遠候長女昭華,而臣女早在三年前就由先帝賜婚當時的戶部侍郎、也就是現在的丞相大人鳳棲梧!一女焉能侍二夫?歌兒雖人微言輕,然則鳳相當真能受此羞辱?更何況君無戲言,這也是先帝親口禦賜的姻緣,臣女焉敢不從?”

“鳳相?”護國公搖頭,有些憐憫的看著麵前倔強的少女,“西涼國王求娶的是安遠候長女,眾人都當是昭兒,然則歌兒你既然已經過繼到了你二伯名下,又比昭兒大一歲,可不就是安遠候長女?一朝天子一朝臣,需知你和鳳相的婚約是先皇口諭而不是聖旨賜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