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山陵崩(2 / 3)

而蕭南則是想得是,反正是一起開學,能多招收些學生,學院的收入也多。

積微學院可是頂級貴族學院,蕭南製定的學費不是一般的高,當然,這個所謂的‘高’也具有相對性。

一學年十萬貫,放在普通百姓人家,那絕對是想都不敢想的天價,就是一般的小官小吏也承擔不起,但放在權貴眼中,真是九牛一毛。家中隨便哪一處節省一二也就出來了。

再說了,人家的學費貴,也有貴得道理呀。

校舍什麼硬件設施就不說了,全都是上好的,單是三位名士,那就不是有錢能請到的人物。

雖然學院的學生未必能成為名士的親傳弟子,但好歹也算給了麵試的機會呀。

而且人家蕭校長許諾過了,三位名士每旬(也就是每十天)就會給所有學生上一堂公開課,學生們有什麼疑惑,可在堂上提問,也可在課後詢問。

十萬貫錢,單是聽名士的幾節課就值回票價了。

更不用說積微學院裏的學生都是權貴子弟,自家孩子去了也能開拓人脈不是?

另外,太子、大公主、晉王、晉陽公主等人都是學院的校董,雖然大家不知道校董是個什麼東東,但大家都明白一點,那就是這個學院是皇家罩著的。

除了皇家做校董,學院還聘請了長孫司空和蕭老相公做名譽院長,這兩位,一個是當世權臣之首,一個是老牌世家、南朝皇族的代表,真真是權和貴的結合呀。

據說,兩位名譽院長每隔一旬也會來學院轉轉,若是時間允許,還會給學生們講講課。

這兩位都是什麼人?宦海沉浮一輩子,都是位極人臣,做過首相(直譯,五相之首)的人,他們上課能講什麼?反正不會像普通先生那般講什麼四書五經,隨便說句話都有可能是他們為官數十載的經驗呀。

如果說聽名士講課是機會難得,那麼聽當朝權臣說故事就是千載難遇了。

另外家中有女兒的人家也聽說了,學院女校德音堂的教材是皇後殿下親自著作的,連德音堂的匾額都是殿下親自題寫的,還有小道消息,說德音堂用的課業本子全都是學院統一印製的,上麵還有皇後殿下的語錄呢。

當世最成功的女人是誰?不管男人女人都會眾口一詞的給出答案:長孫皇後!

這麼一位連男人都要讚一句的女子編訂出來的書,能是普通的閨學讀物嗎?

就算家裏沒打算把女兒送進宮,也希望女兒能像長孫氏一樣成功呀——兒女雙全,子孫繁茂,夫君敬愛,妃嬪敬重,在前朝也是讚譽一片。

做女人做到長孫氏這樣,這輩子也算得上圓滿了!

偏《女則》一書尚未流傳開來,大家想學習長孫氏的成功經驗,也隻能去積微學院的德音堂。

好吧,就衝著這一點,也有不少人家心動不已。

但,大家還是有些顧慮,畢竟學院的院規太嚴苛了,不讓帶侍從,還要住校,住了校還不能輕易出來,家裏人想去探望還有次數規定。

有些溺愛孩子的女性長輩聽了忍不住嘀咕:這哪裏是上學呀,分明就是坐牢!

去吧?心疼孩子受委屈!

不去吧?又覺得可惜。

就在某些家長猶豫不決的時候,襄城郡主又給大家送了新的簡章。

簡章很厚,足足十七八頁,書頁上全都是方正的印刷體,看著就覺得正規。

當然,除了方塊字兒外,還附有十張精美的手工繪畫,畫上畫著兩個可愛的小孩子,雖看不清具體的相貌,但從頭飾可以看出是一男一女。

兩個小童穿著新奇、又不乏貴氣的新式一副,春夏秋冬各八套,還有一套騎馬裝和胡服。

十張圖就是十套衣服,圖上有說明,說這是學院的統一校服,學生入學後量體定做。

這樣新奇的衣服,別說孩子看得眼熱,就是大人們也覺得有意思。

新簡章上除了添加了校服圖畫,還列出了上學後的課程表,課程表裏清清楚楚的表明了孩子每一天、每一個時間段要上的科目,唔,有文有武、有算有數,很是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