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老夫人的謀劃(二)(1 / 2)

這日,是朝廷的休沐日,老夫人也覺得精神不錯,便命人去將崔家的所有成年男丁都叫了來,另外還把二老夫人和四位夫人也喚了來。

而蕭南,也在老夫人的要求下,成為唯一列席的第三代少夫人。

不多會兒,榮壽堂的正堂裏就坐滿了人,老夫人姐弟三個高居正堂,二老夫人跪坐在崔守義的身側。

崔澤等幾兄弟則分列兩旁,身邊坐著他們的妻子。

至於伯字輩的小郎君們,則按照年紀排行,規規矩矩的坐在崔澤等人身後,蕭南作為第二列唯一的女子,低調的跪坐在崔幼伯身側。

待眾人都落座後,老夫人環視堂內,目光一一掠過在場的子侄孫兒們。

隻看得眾人心中納悶:老夫人這是怎麼了?如此大張旗鼓的將全家人都召集來?是不是有什麼大事商量?

眾人疑惑的目光,老夫人自是看在眼裏,她的雙眼最後落在身側的大弟崔守仁身上,姐弟兩個對視良久,崔守仁微微頷首。

老夫人輕咳一聲,道:“今兒把大家叫來,是有件事要與你們商量。”

眾人聞言,心中皆是納罕,老夫人可是崔家的最高領導者,有什麼事也是一言堂,哪裏還需要跟大家‘商量’?!

不過,崔澤幾兄弟沉默不語,其它小字輩們更不敢出聲,都靜靜的聽著。

老夫人仿佛沒看到在場眾人的表情,繼續說道:“這幾天我總夢到已逝的阿耶阿娘,他們雖已離開近七十載,但他們的模樣還是那樣清晰——”

崔守仁崔守義聽長姐提及過世的父母,心裏也一陣陣的酸楚,腦海中不斷閃現嚴父慈母的影像。

老夫人繼續道:“阿娘說,她很想我,她也很想念洛陽的祖宅。”

阿娘?祖宅?

蕭南低頭跪坐著,聽到這句話時,耳朵不由得動了動。

心裏暗道,老夫人怎麼忽然想起這一茬了?難道真是上了年紀有了所謂的預兆?

但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對勁,老夫人這段時間的身體一直很好,換季的時候連感冒都沒有,一點兒病都沒有,又怎麼會脆弱的想起已逝的親人?!

這不科學。

在座的眾人也都心存疑惑,不知道老夫人這又是唱的哪出。

很快,老人家便給了答案——

“當年阿耶阿娘先去的時候,按照崔家的規矩,我們三姐弟送他們的靈柩回博陵安葬。如今咱們都久居長安,祖宅更在洛陽,並不能時常拜祭阿耶阿娘。在夢中,他們也覺得孤單。所以,我想把他們的墳塋遷回洛陽。”

什麼?遷墳?而且還是從象征身份出身的祖墳往外遷?

除了崔守仁兄弟,其它崔家男丁們皆是一驚,連最穩重的崔澤也麵露詫異,隻把目光投向高堂上的老相公。

老相公卻似沒有察覺,老神在在的聽長姐講話。

蕭南卻隱約有點兒明白了。

他們崔家號稱博陵崔氏,祖籍當然是博陵郡,族人亡故後,也都葬入安平的崔氏祖墳。

但受當年戰亂影響,族人四處遷徙,如今崔家子弟遍布全國,有些人過世後,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並不能回歸故裏。大多數人都是就近選個風水寶地下葬。

這實是無奈之舉。

但似雙相崔家這般,先人已經在祖墳下葬,卻還要往外遷的情況幾乎沒有。

過世後都不能在博陵安葬,還叫什麼‘博陵崔氏’?!

崔澤畢竟是當了相公的人,心理素質強過眾人,經過短暫的驚詫後,他直起身子,沉聲道:“姑母的意思是,重新在洛陽建立宗祠?”

事實不會是他猜想的那般吧?老夫人和老相公真想分宗?

老夫人點頭,“沒錯,我已經請洛陽的清遠真人幫忙選了個風水寶地,隻要咱們定好吉時,那邊就可以開工。另外,我也將墳塋四周一千二百畝的田地買了下來,添做祭田。”

原本,崔家在洛陽祖宅建有家祠,也置辦了祭田。但規模遠沒有老夫人計劃的這麼大。

在場的諸位崔家子都不是傻子,已經聽明白了老夫人的意思,她這是要與嫡宗分宗呀。

分宗不是自立堂口,更不是分家。

想當初,崔三娘與本家鬧得那麼凶,她也沒有提出分宗,因為她知道,一旦從嫡宗分出來,她們這一支就有可能不再是真正的博陵崔氏,而是新興的洛陽崔氏。

博陵崔氏、洛陽崔氏都是崔氏,但其中卻有著天差地別的距離。

這也是後來崔三娘對三戟崔家數次忍讓的原因,她不能讓自己的家族從全國世家淪落為地方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