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它動員猴子、熊等一道,搬來許多石頭,運來大批木料。

不用說,大象費力最多,凡是大石頭,粗樹幹,都由它用鼻子卷住,又搬又拖,運到溪邊。經過幾十天的努力,小溪中安放好了石頭堆砌的橋墩。從橋墩到兩岸,平平擺上一排粗樹幹,兩邊還安有保險的欄杆——一座結實的木橋建成了。

小動物們可以蹦蹦跳跳地在橋上跑動,通過小溪已變成了難得的享受。

然而,這一年年底,大象再也沒有被選為模範。雖有猴子、獾、兔等力爭,也無濟於事。

因為老虎、豹、野豬等一齊搖頭,它們說:“可惜呀,大象沒有了背小動物過溪的生動事跡,怎麼夠條件當模範呢?”

按圖索驥

善於發現千裏馬的伯樂,在他年老的時候,寫了一本《相馬經》。他在《相馬經》中說,千裏馬的額頭高而豐滿,眼睛滾圓閃亮,四個蹄子又粗壯又圓實。

伯樂的兒子很想把父親的本領學到手,便帶上《相馬經》,外出去尋打千裏馬。

路上他遇見一隻大癩蛤蟆帶回家中,高興地對父親說:“你看,我找到了一匹千裏馬,它和您書上說的一樣,隻是蹄子有點不夠粗壯、圓實罷了。”

伯樂氣得哭笑不得,他知道兒子生來愚蠢,隻好轉怒為笑地說:“你找的這匹‘千裏馬’倒是很會蹦,隻是不能騎呀!”

母雞為什麼下蛋

野禽問母雞:“母雞,你不是也有一對翅膀嗎?怎麼不飛起來呢?”

母雞聽了這句話,很生氣,它不願別人來揭它的短,不耐煩地說:“走開,這不關你的事。”

可野禽繼續說:“主人很快就會宰了你,你最好跟我們一起去林子裏。”

母雞不理睬這些話,但很快它就知道了,主人真的打算宰了它做菜吃。於是野禽便給它出了個主意:“你每天下蛋,主人有蛋吃就不會宰你了。”

母雞趕快下蛋,每天都下蛋。果然,主人不舍得殺它了。

小鹿之死

古時候有個獵人,打獵時捉到一隻小鹿羔。小鹿羔又活潑又可愛,獵人心裏很喜歡,就把它抱回家裏養起來。

家裏的狗看見了小鹿羔,立刻搖著尾巴撲上來,要吃小鹿羔。獵人一聲大喝,把狗嚇跑了。它們跑得遠遠的,還貪饞地圍著小鹿羔轉圈子。

獵人就抱起小鹿羔讓狗看,警告狗不準咬它。日子長了,狗懂了主人的心思,再也不咬小鹿羔了。

獵人就把小鹿羔和狗養在一起,讓它們在一起玩耍。

小鹿羔一天天長大了,它忘了自己是一隻小鹿羔,忘了狗是小鹿羔的敵人,還認為狗真是自己的好朋友呢!就天天和狗一塊打滾,一起遊戲,越來越親近。

狗害怕主人,不敢咬小鹿羔,但是暗地裏卻常常盯著它,饞涎地伸著舌頭。

過了三年,小鹿羔長大了。

有一天,小鹿羔跑出門去到外麵玩耍,看見路邊有一群野狗,就高高興興地向它們走去。那群狗看見了小鹿羔,一齊狂吠著撲上去,把它咬死了。

這隻小鹿真傻,把敵人當成了朋友,最後,終於死在它們的手中。

冤枉的貓頭鷹

貓頭鷹氣憤憤地上了湖塗法院,申述著自己的委屈,要求法官給以公正的評價和裁決。肥頭大耳的豬法官把驚堂木摔得很響,駁回了貓頭鷹的狀子:“你形象醜陋凶惡,別人怎麼能不議論你呢?”

貓頭鷹申辯道:“我每天晚上要抓多少老鼠,而一隻老鼠要毀壞多少莊稼,你知道嗎?”

“那都是晚上幹的,空口無憑,誰能作證,誰又能相信呢?再說了,你的叫聲不堪入耳,這總是事實呢?就難怪別人告了你的狀了。”

豬法官話鋒一轉,“看到我了沒有,我成天什麼事也不做,多麼悠閑自得,這樣自然也就無人議論了。這可是經驗之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