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毀滅了樓蘭(1 / 2)

是誰毀滅了樓蘭

樓蘭古城的遺址已被挖掘出來,“古代曾經有過樓蘭國”這個觀點已為絕大多數人接受。然而,是誰毀滅了樓蘭?關於這一點,人們又產生了分歧。

一些人認為,是戰亂毀滅了樓蘭。他們以斯文豪廷從樓蘭帶回的木簡以及其他一些文物為證據,言之確鑿地說,建立於公元前130年左右的樓蘭國,到了公元前80年,由於時時受到匈奴的威脅,因此動了遷移的念頭。終於有一天,樓蘭國君主接受了漢昭帝劉弗陵的勸說,舉國南遷,從此便迅速消失了。

不過,南遷之說並不能令人十分信服。有人就認為,既然說樓蘭國是舉國南遷了,那麼為什麼至今仍找不到南遷的證據,在樓蘭遺址以南的任何地方都沒有發現標誌樓蘭族曾經存在的痕跡。顯然,這種說法尚存在不少漏洞。

另一些人則認為,是絲綢之路的改造使得曾經盛極一時的古樓蘭逐漸衰敗,最終導致湮沒。然而,持改造之說的學者同樣也找不出樓蘭古國在“改造”以後的去向。

目前,為絕大多數人所認可的是“缺水說”,那是水源的枯竭才使得樓蘭古國最終在地球上消失。人們認為,在最初的日子裏,樓蘭地區水土肥沃,植被茂盛。後來,由於人類自己的破壞,森林慢慢不見了,氣候也變得異常幹燥,沙漠的進逼使得人類步步退縮。水源日益枯竭,最終斷了流。樓蘭人隻好三三兩兩逃往他鄉。大約在公元542年,最後一批樓蘭人在一名叫鄯米的頭人帶領下,遠走他鄉,到伊吾一帶落了戶。從此以後,樓蘭古城便成了風沙的天下,直至有一天被考古學家所發現。

關於樓蘭古國的爭論還在繼續,不過爭論歸爭論,人們從樓蘭國的興衰確實學到了不少東西。這就是,為了人類自己以及子孫後代的繁榮,從現在起,就必須正視生態環境被破壞的嚴重後果,以實際行動來避免類似樓蘭古城的悲劇重演。

龍虎山穴棺

山野裏,一群利用暑假來觀光野遊的青年學生,正行進在江西貴溪龍虎山腹地。這裏山岩陡峭、古木參天是一個人跡罕至的險要之地。可這群小夥子卻毫不畏懼,依舊興致勃勃地向叢山的深處艱難地挺進著。

這條小山穀雖然不大,但兩側樹木參天,遮天蔽日。腳下的野草一直沒腰無路可行,卻也令人害怕。這時走在前麵的幾個同學發現了一個巨大的裂口,它有30米寬、30米深,形成了一個寬敞的洞穴。他們走進這一洞穴,發現在那平坦的洞底整齊地排列著一具具棺材,足有四、五十口。他們驚恐地走近棺木,發現其中有許多不知何時已被人撬開,從撬開的棺木中,他們看到了那一具具栩栩如生的死屍。其中,一名男子約有40多歲,竟睜著眼睛仿佛在怒視著開棺人;另一具男屍,頭戴黃縐鑲邊的紅綢帽。腦後留著一條辮,身穿藍布袍、腳穿高底布鞋,全套服裝十分考究,仿佛是睡去的清代文人。另外十幾副被撬開的棺木中所安葬的有男有女,多數為老人。他們的麵目都依稀可辨,服裝色澤鮮豔,婦女們的服飾工藝精細、製造典雅。

青年學生的意外發現,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也引來了考古工作者。他們來到這個洞穴,看到那已被撬開的棺木感到既奇怪又惋惜,奇怪的是一些什麼人早已來過此洞,惋惜的是這棺木中的一些隨葬品已被竊賊盜走,影響了考古工作的正常開展。但他們還是仔細地分析了這些死者的服飾及所能找到的隨葬品,肯定這些死者是清代及以前的人,這些棺木已在這裏存放了幾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