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曆山大燈塔(1 / 2)

至於建於公元前280年的亞曆山大大燈塔,早在公元前2世紀就被腓尼基旅行家昂蒂帕特列入“世界七大奇跡”了。

這座燈塔建在亞曆山大城附近法羅斯島防波堤南端,頗具巴比倫風格。燈塔高達120米,分4層。第一層是方形,高69米;第二層為八角形牆,高38米;第三層是圓塔,像個堡壘;第四層塔頂,放有一隻大火盆,熊熊火焰日夜不熄,後麵有一塊磨得光光的花崗石做的反光鏡,使在遠處航行的船隻也能看到。塔內共有房間近300間。塔身用白色大理石砌築,石縫之間用熔化的鋁彌合。塔基則用能耐海水腐蝕的玻璃塊填實。

這座被認為是世界燈塔建築鼻祖的亞曆山大大燈塔不幸在公元1302年遭到了地震的破壞。1357年亞曆山大地區再次發生大地震,亞曆山大燈塔也被徹底摧毀。由於沒有留下圖紙,塔的形狀成了未解之謎。

非洲屋脊上的獨石教堂

埃塞俄比亞是一個山地高原國,海拔在2500~3000米,有“非洲屋脊”之稱。這裏的高山幾乎全是火山,火山灰同熔岩凝合在一起。石匠們在岩石上開鑿出一座座教堂,最著名的是拉利貝拉岩石教堂群。初看起來,這些教堂像是用石塊一塊塊砌起來的,但實際上每座教堂都是用一整塊巨大的岩石鑿出來的,因此也稱這些教堂為“獨石教堂”。建造獨石教堂時,首先由經驗豐富的工匠選擇好麵積達50~100平方米的大岩石,四周挖出溝壑,使它和山體分離出來,然後根據周密的設計,把它中間鑿空,並精心地鑿成教堂的模樣。

拉利貝拉岩石教堂共有11座,分成3群,它們在布局、比例、風格上都各有特點,教堂間由地道、深溝和涵洞相連,這些教堂至今仍在使用,到教堂禮拜已成為當地村民生活的一部分,禮拜者多得驚人。

這些雄偉的教堂為什麼要建在荒涼的山區呢?有人認為,這是為了安全和隱蔽,以防備入侵者的破壞;也有人認為,這是宗教上的原因,教堂必須同大地連成一體,伸向天空,從而把上界和下界連接起來;還有人認為,當時阿克蘇姆王朝的一些先進建築技術失傳了,因此隻能開鑿岩石來建築教堂。看來,荒涼山區的獨石教堂還有許多奧秘未被揭開。史前遺物的怪異之處

大石圈是在歐洲等地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或青銅器時代(距今4000至6000年)的石塊建築,在英國,這種史前遺物發現有150多處,大多是石塊圍成的圓圈。這些古跡中最著名的一處叫“斯托溫亨吉”,位於索爾茲貝裏市附近,是一個圍在土堤中的石頭圈。考古學家們認為這些古跡是古代人舉行宗教儀式和天象觀測的場所。在有些石圈附近發現了墓葬。據推測,以圓圈狀放置的石塊標誌著天文上的一些重要地平點。某些天文學家認為,“斯托溫亨吉”可用來預報日食與月食。如今,人們借助於電子計算機,已經成功地確定了許多石圈的石塊位置與太陽、月亮和各種星座在一年中的一定日期升起或落下的地平點之間的關係。

圍繞這些大石塊,一直流傳著許多迷信和神話傳說。其中某些傳說大約起源於石圈建造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