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死亡(1 / 2)

“如葉般風飛,如心般暢流,如血般崩散。世間之事,誠如風煙一般揚起又落下,縱然有些聲勢浩大,到了最後卻也一樣無法追尋!”隨著輕輕的一聲歎息落下,秦栩輕抬腳步坐在身前凝望了很久的大石上。

浮眼流光,靜觀世界。坐在大石上用雙手撐著身子的秦栩看著石邊淩亂的在躺在那裏幾十上百年的碎石,暗淡無光的眼神夾雜著他那無法琢磨得到似乎早已境於世外的出塵氣息隨意牽動著這荒涼的山地!

作為一個作家必有的特殊喜好,野地裏的長城碎避他已經去過很多了。每一次走過的每一段總會有很多很多的鬱結,但也有很多很多的暢爽,隨著微風的拂過不斷的洗刷著那渺小的心靈!

縱然碎壁千篇一律稍微有些乏味,不過不停變幻的環境卻一直卻一直激蕩著他心中的某一處柔軟,觸動著他那始終都不願離去的孤獨。

“終究還是身在世俗麼!”隨著一聲輕歎落下,秦栩就那樣放下身子躺在了大石上。輕輕閉上眼睛,懶洋洋的曬著太陽,腦海中卻不自覺的回到了過去…

同樣是長城,也同樣是這碎壁下的大石上。太陽透過秦栩那帥氣的雙眼皮灑下點點的金光,隨之附著其上的溫熱夾雜著絲絲微風不斷的輕撫著秦栩的身體。而秦栩,也借著這大自然清新的循環不斷的用秘法升華著自己的身體。

由於父輩遺傳的心髒問題,加之先天的肺功能羸弱。小時候的秦栩雖然生龍活虎,可是卻總是無法長時間的持續鍛煉。再加上平時的他有點呆頭呆腦幾乎沒有人主動找他玩,所以整個人從小到大都顯得很沉悶。不過在天命下做出的選擇,自然會有一份公平的代價。冥冥之中的沉默讓秦栩意外的走上了修心築道的春秋古路,而他也順著自己的心意在15歲那年上完初三之後披上自由職業作家的名號開始了行及天下的旅行。

16歲來到北京之後秦栩做出的第一個選擇就是橫穿太行,不過因為每一處的遊玩時間過長,除了必要的補給往返時間之外,很多時間都是在拍照,走路,曬太陽這幾個之間來回度過。

三個月之後,在秦栩重新補給完畢回到折返點再次上路的時候,突然興起在一個三麵環山的山穀前跳起了他自創的即興類弓步舞,憑著音樂裏那些他聽都聽不懂的歌詞的節奏,再加上這段時間在太行這段時間沉澱下來的感悟與情緒脈動著輕盈的舞步。

秦栩的弓步舞主要就是古武術的姿勢弓步的一些基本動作,隨著上半身的隨心律動。一步一個騰挪間,每一步每一形都能給秦栩帶來無法形容的暢快。

隨著心緒的輕鬆,秦栩腳下的步伐也越來越自然流暢。而他舞動的身影也越來越具有一股自然逍遙的神韻,並且在無形之中悄然的擺脫了這段時間以來累積的所有負麵情況。舞動依舊在持續,漸漸的舞動之中逍遙的神韻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孱弱生靈和他心中堅定的信仰在微風旋起的黃沙中幽然的身影!

很顯然,在舞動的過程中秦栩並沒有做到真正的心無一念收束自如,不過由於這樣的舞動需要融合心境與思維的脈搏才能圓潤的做到天人合一,所以他也並沒有非常多餘的空閑來想其他事情。隻是突然聯想到了這個世界,想到了自己所願的浮世,便在冥冥之中釋放出了自己特異的氣場。

這個由人組合而成的世俗縱然是欲望橫生,可是卻也是因為這些欲望推動著人們的思維,也正是因為這些思維牽引著人們一直在前進。但是不管世間何事總會有一個極限和禁製,達到之後就是在極境之中無限的循環重組,依靠著人們自身的心靈讓之升華到一個無法想象的地步,但是這樣依然存在著極限。

由於每個人的心境都不一樣,同樣的極限所能承載的組合疊加的數量也不一樣。加之極限本就是身體所能承受的極限,即使能夠憑借心靈而越過極限但是也不可能越過心靈上的極限而再次超越。這也就造就了在輝煌大世之中萬族共榮的盛世異像,但是人類無限的潛力之中總有那麼幾個怪物持續不斷的推進著巔峰,當一些人將心境至於無我無心無他無天下的境界之後便進入了一種隻要可以就能夠無限升華的狀態。

不過這樣的狀態也是最終的極限狀態,並且是直接聯係到心境之中最高最神秘的無境的一個狀態。單從基數上麵講即使是會有很多人可以到達那樣的境界,但是群居類的人際交流中卻始終都有一種金字塔效應存在。

當一個人悄無聲息的達到最高的頂點之後,他的一言一行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特別是對修心的修道士們來說,其一些意念甚至是會滲入其靈魂之中。因為每個人的思維都存在著相異性的,即使是最高境界的無,也會因為一個人的願與夢而出現巨大的形式差異。也正是這些原因的糾結,使得先達到無境的人的意念或心境會成為一些修道士通向無境的心結甚至是不可逾越的天鑒!

作為一個正統入門的修道士,以化為信念的心境作為信仰是他們在千年累積之中流離之中遺留下來的傳統。秦栩也選擇了如隱士一樣的路,就這樣隱藏著一切,一直遊山玩水做一個普通人。不管是否到達極限,也不管能否達到極限,就這樣將機會留給海內有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