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台印刷機,每天可以印刷兩萬份報紙,但在雍景園這一個限定的局域內,購買能力是有限的,兩萬份報紙已經大大的超過了求購能力,變得供大於求,因此樂文謙開始在全京城設立報紙攤,幾乎京城的每個角落裏都可以買到報紙,但這樣又有些供不應求,畢竟人太多,而報紙又少,每天幾乎一大早便被人搶購一空,樂文謙經過多年的經驗總結出一條道理,那就是寧可剩了,也別不夠,因此樂文謙讓印刷機從十八台一口氣變成了三十台,整個大明社的係統全部人員加起來已經將近有三百人,這樣一來,京城就全部被大明社所占據,並且培養出了大批的忠實讀者,每天都排著隊等候報社開門,甚至有很多公子哥和小姐,前來大明社的總部,詢問明星八卦裏麵主角的私人資料。
為了能讓報紙每天都有新聞可以報,樂文謙在報紙的下麵特意開出一個專欄,寫有酬投稿,隻要身邊有什麼有趣事,都可以告訴大明社,一經采用,便會得到五兩銀子的高價報酬,這樣一來,城中很多人都將這看成了發財的路,每天都有大批的人來大明社爆料,令報紙每天都有東西寫。
現在,光是售賣報紙,每天獲得的收益就高達三萬文,除去人工費、本錢等支出,純利潤足足有兩萬五千文,但這樣還不能滿足樂文謙,樂文謙在售賣報紙的基礎上,還不斷的深度挖掘報紙的價值,從原先的三版變成了四版,又從四版,變成了五版,添加了廣告功能,為一些有錢人打廣告,無論是商業、還是私人的,隻要給錢,都給報,盡管價錢不菲,卻仍舊有大批的人慕名而來。
一個月以後,大明社已經成為京城人每日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而樂文謙的野心不止於此,他要將報社開到全國,但現在南部還有很多地方比較混亂,報社過去隻會變成累贅,所以樂文謙暫時隻把眼光投向京城附近的幾個省,最先從山東下手,利用兩個月的時間,便成功攻占了山東,然後技術越來越成熟,同時雙管齊下,不多時,周邊的幾個省也全部淪陷。
這一日,早朝結束以後,樂文謙並沒有離開,而是讓宦官通知朱由檢,說自己有事找他,不多時樂文謙便被請進了禦書房。
樂文謙一進門,朱由檢便打趣道:“愛卿啊,你這段時間挺忙啊,聽進武說,大明社已經發展成形了,今日找朕,莫非是要告訴朕關於大明社的消息?”
樂文謙搖了搖頭,神秘兮兮的一笑,輕言道:“是,也不盡是,臣今日前來,是想給聖上一個東西。”
“哦?什麼東西?”
“請聖上自己看!”說話間,樂文謙從懷裏掏出一個製作精良的小本子,模樣和後代的存折十分相似。
朱由檢一眼便看出這個小本子是朝廷銀行的存折,等他滿腹狐疑的接過存折,打開的那一刹那,他整個人都愣住了:“二十萬兩?!這才幾個月就賺了二十萬兩?這可是二十萬軍隊一個月的糧餉啊!”朱由檢除了震驚還是震驚,起初他以為樂文謙就算會賺錢,也就是賺個幾萬兩而已,沒想到短短幾個月時間就一下給了他二十萬兩,這令他有些接受不了,雖說這二十萬兩來的有些遲,但卻可以讓以後部隊過得更舒服一些,而且還是源源不斷的,光憑大明社,就可以養活好幾萬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