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要催促自己提親了,樂文謙心道。
吳夫人又坐了一陣,便即離去。樂文謙注意到吳夫人離去的時候看了看床下,臉上帶著一些不知是歡喜還是無奈的神色。難不成吳夫人發現了什麼?樂文謙可不敢打保票自己的掩飾能夠奏效,喚作是自己絕對會起疑心。
吳芸兒從床底下爬了出來,因為躲在床下,頭發有些亂,她小嘴嘟著:“文謙哥哥,芸兒的頭好疼。”
看著吳芸兒揉著小腦袋的可愛模樣,樂文謙不由一笑。將吳芸兒抱在懷中,輕輕揉了揉吳芸兒腦袋。一般小說,電影中都是男子躲在床下,現今卻是芸兒躲在床下,而芸兒之前一點沒有遲疑,這讓樂文謙感動不已。
又說了幾句話,吳芸兒便即離去。吳芸兒雖然有些嬌憨,卻也有些羞澀,尤其是聽到娘親話裏的意思讓她臉兒紅彤彤的,自己就要成為文謙哥哥的妻子了嗎?心頭歡喜卻又有些害怕,膩了一陣便即慌亂的離開。
獨自一人靜了下來,樂文謙思索起之後的殿試來。從古代的一些電影電視作品中樂文謙知道殿試皇帝一般不考校的都是策論,也就是對當前國家大事的理解,看法。若論對當前局勢的見解毫無疑問樂文謙是第一人。便是皇帝,大臣等等都不及,但是樂文謙不得不考慮自己該如何去說。決不能太超前,甚至不能將大明必亡這種局勢表露,否則不但不能成就連中三元,甚至會惹來殺身之禍。
之後數天時間樂文謙在思索中度過,於此同時吳府上的人也都不敢輕易打擾。都明白府上兩位公子都在潛心準備殿試,若是因為他們的緣故弄的兩位公子不喜,不順,怪罪下來,他們可是承擔不起。吳芸兒似乎羞澀了許多,和樂文謙說話的時候也不敢親昵了,更不要說親親,隻是眼眸中的愛意更加濃鬱。
三日後便是殿試前的複試。明朝沿襲元製,殿試前有一次複試,而後才是正統的殿試。這次複試將在紫禁城內建極殿(清朝改名為保和殿)中應試,複試完畢後,在四月二十一日參加殿試。
殿試前的這場複試不過是一場大略的複查,並不算多麼嚴格。不過若是此次複試未能合格,必然引起諸多麻煩。
這天複試清晨,黎民時候,在禮部官員的帶領下進入保和殿,點名過後散卷,開始複試。
點名時候因為樂文謙乃是今科會元,位列第一,是以站在隊伍的最前列。在他身後便是魏藻德。此時樂文謙才知道原來那天幫助張鈺庭的頗有口才書生便是魏藻德,虧得自己當時以為他今科落第,現今看來對方當時應當是失意於未能奪得頭名的緣故。
魏藻德看著樂文謙的北影,眼神中滿是複雜。
自從那天放榜過後,和張鈺庭返回太白居,張鈺庭等人居然打算暗中算計樂文謙,效仿昔年暗算唐解元之舉。魏藻德不由大吃一驚。都說現今首輔大人的公子大愚若智,現在他才發覺果真如此。百年前的形勢豈能和現在相比?當時那唐解元受人誣告,那是因為唐解元在應考之前確實拜會過主考大人,而且當時朝廷形勢複雜,皇上未能明察,才導致唐解元冤案產生。而現今形勢豈能和當時相提並論?
且不說樂文謙根本沒有拜會主考的行為,要告無從告起,其次當今聖上明察秋毫,加上公主,郡主力薦,至不濟也會參加複試,屆時樂文謙是不是作弊一目了然。他已經見過樂公子,而且和樂公子辯論過,知曉樂文謙乃是有真才實學之人。複試上成績出來後,汙蔑樂文謙作弊之人會有怎樣的下場?會因為主犯是首輔大人的公子便網開一麵嗎?現今天下將亂,聖天子重典治世,不知多少首輔,內閣因此人頭落地,這般無腦誣告焉能討得好去?
在他的勸說下,張鈺庭等人方才放棄了算計樂文謙的打算。
思緒飄回來,魏藻德瞧著眼前樂文謙心頭突然生出一些悔意來。前一次樂文謙在車中,他在車下,僅僅見了樂文謙相貌,但此刻瞧著樂文謙堪稱偉岸的身材,還有那獨特的氣質,尤其是一雙眼眸仿佛能夠將人內心看穿一般,魏藻德突然發現自己心中那份自信淡了許多,此時突然有種若是能夠算計到樂文謙定然會毫不猶豫的施行。而之前自己不應該阻止張鈺庭等人,雖然不可能成功,但是惡心一下樂文謙也好,反正那事情也扯不到自己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