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虛器 如執盈①
入虛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錯
勿畏難 勿輕略②
『注釋』
①執虛器,如執盈:《禮記·少儀》:“執虛如;執盈,入虛如有人。”虛,空
。盈,滿。
②輕略:草率粗心。
『新解』
手裏拿著未盛東西的器具,就像拿著裝滿了東西的器具一樣小心;走進沒人的房間,就像走進有人在的房間一樣謹慎。做事不能匆匆忙忙,匆忙時最容易發生差錯;做事時不要畏懼困難,也不要草率地對待看似簡單的事。
[故事]
懷橘遺親
陸績,三國時期吳國吳縣華亭(今上海市鬆江)人,科學家。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裏藏了兩個橘子。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做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嚐嚐。”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陸績成年後,博學多識,通曉天文、曆算,曾作《渾天圖》,注《易經》,撰寫《太玄經注》。
【原文】
鬥鬧場 絕勿近
邪僻事 絕勿問①
將入門 問孰存
將上堂 聲必揚②
『注釋』
①邪僻:不正當或不正派。
②將上堂,聲必揚:《禮記·曲禮》:“將上堂,聲必揚。戶外有二履,言聞則入,言不聞則不入。”揚:高,擴大。
『新解』
凡是打架鬧事的場合,絕對不能走近;凡是不正經的事情,絕對不要過問。準備進入別人的家門時,首先要問一聲:有人在家嗎?準備上堂屋時,聲音要更高一些。
[故事]
湧泉躍鯉
薑詩,東漢四川廣漢人,娶龐氏為妻。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裏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婆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願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風大,龐氏取水晚歸,薑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將她逐出家門。龐氏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勤紡紗織布,將積蓄所得托鄰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後,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令薑詩將其請回。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湧出泉水,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走江邊了。
【原文】
人問誰 對以名
吾與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須明求
儻不問① 即為偷
『注釋』
①儻:同倘,假如。
『新解』
當別人問是誰時, 就要將自己的姓名告訴對方, 如果隻回答“是我”,“是吾”,對方就弄不清楚究竟是誰 。使用別人的東西,必須明確地提出請求,以征得別人的同意;假如不問一聲就拿去用,這就是偷竊。
[故事]
聞雷泣墓
戰國時魏國有一個名叫王裒的人,侍奉他的母親特別孝順。他母親在世的時候,生來就很膽小,懼怕雷聲,王裒經常在打雷的時候,到母親身邊給其壯膽。母親去世後,王裒把她埋葬在山林中寂靜的地方。一到刮風下雨聽到震耳的雷聲,王裒就奔跑到母親的墳墓前跪拜,並且低聲哭著告訴道:“兒王裒在這裏陪著您,母親不要害怕。”
【原文】
凡出言 信為先
詐與妄 奚①可焉
話說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②
『注釋』
①奚:何,怎麼。
②惟:隻有,隻要。是:恰當;無誤。佞巧:逢迎討好,奸詐機巧。
『新解』
凡是說出的話,首先要講求信用;欺騙蒙混,胡言亂語,這怎麼可以呢?說話多,不如少說;因為言多必失,說的話隻要能切題恰當就行,不要花言巧語。
[故事]
範式守信
東漢時,張劭與範式同在京城洛陽讀書,兩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學業結束了,二人分別時,張劭傷心地說:“今日一別,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再相見?”範式安慰張劭說:“不要傷心,兩年後立秋的那天,我一定會去看你的。”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約定的日期到了,張劭對母親說:“母親,範式快來了,我們趕緊準備準備迎接客人吧!”張母說:“傻孩子,範式家離這裏有一千多裏路,人家當時隻不過安慰你才那麼說的,人家怎麼會真的來呢?”可是剛過中午,範式就風塵仆仆地趕到了。張母為此感歎地說:“天下真有這麼講信用的朋友啊!”範式進堂屋拜望了張劭的父母之後,與張劭一家開懷暢飲,隨後欣然辭別。範式守信的故事至今都是人們所津津樂道的美談。古人尚且能夠如此,在發展市場經濟的今天,我們更應該以範式為榜樣,言而有信,一諾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