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校園多米諾骨牌活動指導(1 / 2)

NO4.校園多米諾骨牌活動指導

多米諾簡介與發展史

多米諾骨牌是一種用木製、骨製或塑料製成的長方形骨牌。玩時將骨牌按一定間距排列成行,輕輕碰倒第一枚骨牌,其餘的骨牌就會產生連鎖反應,依次倒下。

多米諾是一種遊戲,多米諾是一種運動,多米諾也是一種文化。它的尺寸、重量標準依據多米諾運動規則製成,適用於專業比賽。

簡介

多米諾骨牌遊戲規則非常簡單,將骨牌按一定間距的尺寸排成單行,或分行排成一片。推倒第一張骨牌,其餘發生連鎖反應依次倒下,或形成一條長龍,或形成一幅圖案,骨牌撞擊之聲,清脆悅耳,骨牌倒下之時,變化萬千。

除了可碼放單線、多線、文字等各式各樣的多米諾造型外,還可充作積木,搭房子、蓋牌樓、製成各種各樣的拚圖。

多米諾是一項集動手、動腦於一體的運動。一幅圖案由幾百、幾千,甚至上萬張骨牌組成。

骨牌需要一張張擺下去,它不僅考驗參與者的體力、耐力和意誌力,而且還培養參與者的智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多米諾是種文化,它起源於我國,有著上千年的曆史,漫長的發展過程,賦予它獨特的教育功能。在碼牌時,骨牌會因意外一次次倒下,參與者時刻麵臨和經受著失敗的打擊。

遇到挫折不氣餒,不退縮,要樹立信心,鼓起勇氣,重新再來。人隻有經過無數這樣的經曆,才會變得成熟,最終走向成功。

多米諾骨牌是一項能培養人的創造能力、增強自信心、品位高雅的娛樂活動,而且不受時間、地點的限製,對開發參與者的智力、創造力和想象力,對訓練參與者動手能力、思維能力都非常有好處,更重要的是,它能夠培養參與者的意誌,最大限度地發揚團隊精神。

發展史

多米諾骨牌實際上是發源於我國古代的“牌九”。據記載,牌九在18世紀流傳到意大利後,人們利用牌九上麵的點數來做一些拚圖遊戲,後來一個意大利人好奇地把骨牌豎起來,逐漸發展成了原始的“多米諾”。

1849年8月16日,意大利傳教士多米諾從中國回到闊別8年的米蘭。他拿出一件又一件的禮物給家人,但他的女兒小多米諾隻喜歡一套28張的骨製產品——牌九。

她的男友阿倫德是個性情浮躁的人,小多米諾就讓他把28張牌一張一張豎起來,不許倒下,還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如果不成功就限製他一周不許參加舞會!

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的磨練,阿倫德終於變得性格堅強,做事穩重,讓米蘭人大吃一驚。

於是,傳教士多米諾為了讓更多的人玩上骨牌,製作了大量的木製骨牌,並發明了各種的玩法。

不久,木製骨牌就迅速地在意大利及整個歐洲傳播開來,骨牌遊戲成了歐洲人的一項高雅運動。

後來,人們為了感謝多米諾給他們帶來這麼好的一項運動,就把這種骨牌遊戲命名為“多米諾”。

到了19世紀,多米諾已經成為世界性的運動。

在非奧運項目中,它是知名度最高、參加人數最多、擴展地域最廣的體育運動。

多米諾骨牌的玩法

碼牌

多米諾骨牌本身具有大約8種顏色,一般人們把它們稱為“基本色”。這些基本色都是單色的,若要拚出美麗的圖案,關鍵的一步是要為骨牌塗色。

塗色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用毛筆蘸顏料塗在骨牌上麵,這種塗法多用於塗單色。有時候一枚骨牌上會要求有多種顏色,這時就要用一種叫作Poska的專用筆,塗出的實際上是一種漆料。最後在推骨牌之前,還要把骨牌豎起朝向外的側麵塗成較統一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