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魔術的學習指導(下)(2 / 3)

2.道具

這個魔術需要與藥片差不多的一小塊磁鐵和一枚戒指。

3.表演與揭秘

首先把磁鐵塞在戒指下,戒指要戴在無名指上。

手表放在手上後,表的背麵剛好放在戒指上麵。此時,手指稍微放直,讓磁鐵與手表背麵貼得緊密一些,這樣秒針就靜止不動了。

手指稍微彎曲,指針又動了。

注意,此魔術使用的手表不可以是機械的,必須是電池表。另外,手表和磁鐵不能接觸太長,如果時間超過一分鍾,手表有可能發生故障。

香米變白酒

1.效果

彩桌上放有兩隻瓷碗,用雙手各取一隻,碗口對著觀眾交代一下,證明裏麵是空的。

左手拿著瓷碗放到彩桌上,右手的碗仰放盤中。再把旁邊玻璃杯中的米,到出半杯放入碗中。再把覆蓋著的碗口對口地蓋上。

然後向空中做抓米的動作,迅速揭開,原來僅隻半碗米,現在已變成滿滿的一碗米了。

觀眾還在疑惑不解時,又見魔術師用揭開的空碗,橫著一刮,將冒出碗口的米刮平了,落在桌麵上的一隻盤子裏。

再次蓋在這隻碗上,打開後,碗裏沒有了一粒米,卻變成了一碗白酒。

2.揭秘

這個特殊的魔術,主要靠透明有機玻璃片來完成,這個玻璃片剛好比碗口略大一些。

事先把一隻碗的碗口磨平,這樣盛滿水後蓋上透玻璃片,略加壓力排盡空氣,玻璃片就牢牢吸住了。即使把碗翻過來,水也不會外溢一點。這個預先準備好的碗“行裏”稱為“彩碗”。

演出前彩碗覆蓋在盤上,碗邊下墊一根火柴,以便拿取。空碗重疊覆蓋在彩碗底上。

3.表演

魔術師分別拿起兩隻碗時,碗口向觀眾,並且朝下,千萬不要讓碗口迎著燈泡晃動,以免使玻璃片反光而引起觀眾懷疑。交代後的彩碗一定要放回火柴梗上。

空碗仰置盛入半碗米後,魔術師應右手拿彩碗(碗口仍然朝下),左手在裝米的碗中抓了數粒向空中拋去,立即右手蓋上彩碗並馬上提起合蓋好的這兩隻碗,上前幾步,左手做出向空中抓回來的動作,右手示意去接,這樣在觀眾麵前就很自然地將彩碗翻到了下麵。

回置盤中揭去空碗,當然是堆尖的一滿碗米了。再用空碗橫著刮平多餘的米,此時對準碗口,迅速揭去彩碗上的透明玻璃片。

把碗放盤中時拿掉玻璃片,左手端起彩碗將水倒入右碗中。表演也就宣告結束了。

這個小魔術是非常受歡迎的,它生動形象,動作輕快,舞台、廳室是最佳表演場地。

墨水變魚

1.效果

桌上的圓磁盤內,放著一瓶普通墨汁和一個盛滿墨汁的玻璃杯,一個剛好能罩住這隻玻璃杯的鐵皮套筒。表演者先拿起這個套筒,讓觀眾看上下都沒有底,用魔棍穿過交待空無所有,仍然放回盤中。再取白色小木片條,放進這杯墨水裏,稍稍攪動以後提出一看,小木片條四周都被染成了墨色,接著演員用一條普通手帕,蓋在墨水杯上,立即揭開一看,已變成了清水一杯,並有金魚數條遊來遊去。

表演者把這杯魚和水倒進了旁邊的魚缸裏,再用那個套筒罩著杯子,並拔去墨汁瓶的塞,懸空將墨汁倒入玻璃杯之中,雖然杯子暫時被罩著四周,但瓶內倒出的墨汁卻是看得清清楚楚的。等倒滿這隻玻璃杯後,演員就放下瓶子,揭開套筒,大家看見和剛才一樣,是滿滿的一杯墨汁。隨著再用套筒罩著杯子,又馬上揭開,竟又變成了有魚的清水一杯。

2.揭秘

前一杯事先盛滿的墨汁實際上是一杯有魚的清水,隻是杯內套有一黑色布套,布套下無底,上麵縫有兩個細鐵絲圈,剛好套在杯口內麵,魚兒在布套中間。放進去攪動的小木條是一邊相連可以反折過來的兩層,外麵全塗白色,裏麵塗黑色至杯口同高。放進玻璃杯後,借攪水動作迅速把木片反折過來,再提出水麵,成了黑色。揭去蓋著的手帕時,連同黑色布套一起拖走,魚就變出來了。

那個鐵皮套簡內,還套有一個剛能放進這隻玻璃杯的另一鐵皮圓筒,圓筒和杯子一樣,上大下小,這個圓筒裏外都漆成黑色。

3.表演

交待時,應將套筒的上口向著觀眾,因其中的內套上大下小。墨汁瓶是用鐵皮製成,瓶頸內有一根可以倒出一節的圓筒形黑色光亮的塑料管子,可以用黑色自來水筆的筆杆代替,此管的下端連接一塑料薄膜管子,後者再安在一個尖嘴壺上,壺內裝有清水,壺下藏小魚兩條,魚的嘴上預先穿有小鋼絲環,把這兩條魚掛在瓶子內壁上一根向上的鐵絲上麵,鐵絲有一把鈕,連通瓶外,隻要用拇指一撥,向上的鐵絲就轉為向下,魚兒就掉落下來了。

第二次變魚時,應先用鐵皮外套將空杯罩住,借此機會已將套內的另一個較小的黑色套子放進空杯之中了。將墨水瓶倒墨汁入杯中時,觀眾看見的墨水柱實際是黑色的圓形空管。此管的另一端在瓶身內連接著一根薄膜軟管,再連在夾層水壺上,故壺內預藏的清水就由台子流入杯中了。因杯內已套上了一個黑色套子,故將杯外的圓罩揭去,觀眾看見的就是滿滿的一杯清水。再次罩上又揭開時,食指隨之將杯內黑套一起揭走,當然就是清水了。

魚口上連有一小鉤掛在瓶身的小洞上。當倒轉瓶身時,順勢將瓶底在杯口上橫過,拿瓶的拇指輕輕將小洞上的鉤子往上一頂,魚就掉進杯中了。

空中釣魚

1.效果

表演者先出示釣魚竿一根,上係有釣線及釣鉤,又從桌上小杯內取了一條似蟲形的餌,罩在釣鉤上,向空中垂釣,稍經上下搖動,突然在釣鉤上出現了一條活潑鮮跳的金魚,表演者將魚拿下放在玻璃缸內,魚在水中遊動,表演者每次向空中垂釣,每次得一條金魚,並得四條。

2.揭秘

玻璃大魚缸一隻,內盛清水大半缸。小杯一隻,內放魚餌。特製釣魚竿一根,上係有釣線及釣鉤,釣竿的柄用鐵皮製成,柄中分四格,外麵包有可以旋轉的活門,魚即藏在格內,等活門轉到每格時,即可將真魚取在手中。

釣鉤上的魚餌,是一根很小的銅管子,上邊焊著一個銅絲做的小攀,連管子共約長一寸,外漆黑色,管中可放一根小鐵條,先將黃色薄絲綢剪成魚形,魚頭上係一根長約一寸半黑絲線,穿結在小銅管子邊口上的小孔上,魚尾上、即縫著那根小鐵條,將假綢魚卷緊在該根小鐵條上,放進銅管子內,即成為一條假魚餌。

3.表演

表演時,將上麵那條假魚餌攀掛在釣魚鉤上,一經震動,管內的假綢魚脫管而出,似真魚一樣活潑鮮跳。注意因魚在銅柄內時間不宜過久,在二三分鍾內須演完。在假魚調換真魚時,勿將假魚投入魚缸內。

網中捉魚

1.效果

助手搬出一隻長方形的大魚缸,內盛清水和水草,缸上裝有電燈,照得缸內很亮,表演者出示長柄網袋,向空中一撈,網袋中出現了五六條大金魚,將魚放在魚缸內。表演者重複上麵動作,網中又出現金魚,表演者又拿了一個短柄魚網,跑到台下在觀眾席向空中用力一撈,同中捕得十來條小金魚,給觀眾過目。

2.揭秘

長方形大魚缸一隻,高20厘米以上,33.33厘米以下,長66.66厘米,寬33.33厘米。四麵用玻璃,底用白鐵皮製成,四周鑲包銅皮滑架,用電鍍鎳或漆銀色,玻璃缸口上麵覆有半圓形的長燈罩一條,內裝電燈一盞。燈罩兩端可藏金魚,每端裝一活門的格籠一隻,活門上都係有一條黑線,通到助手的手中,隻要輕輕地一拉,活門就開,魚就墜入水中了。

長柄魚網柄是銅管做成,長約133.33厘米,內可放116.67厘米長木棍一根,木棍頂上裝細鋼絲六根,長自10厘米到20厘米各不一致,每根鋼絲頭上係一根金黃色的雞毛,修成魚形,這根木棍連雞毛完全插入管內,在銅管下部開一條半尺長的槽縫,由縫底釘在木棍上一隻鐵製的圓釘,將釘推到縫頂,則木棍上升,正好將鋼絲和假魚推出在外麵,銅柄上口焊有可裝魚網的鑲口一道,魚網直徑約一寸半,黑線網做在鋼卷上麵,下有短腳一隻,可以插入柄上的鑲口內,以活螺絲旋緊。

短柄魚網製法和長柄魚網相同,不過柄是一根長約一尺半的竹管,將圓網的腳用銅絲繞住在竹管頭上。竹管內可藏小金魚十餘條,分管往下一衝,魚即墜入網中。

3.表演

表演時,長柄網在空中一撈時,右手指即將柄上裝置的圓釘推上,柄內假魚即入網內,在魚缸上放魚時,將柄上圓釘推下,假魚收回柄內,同時助手暗拉黑線,使燈罩上藏魚活門拉開,魚即墜入水中。

空壺流水

1.效果

魔術師拿一個白瓷壺,將壺嘴朝下,卻沒有流出水。

魔術師向空中用手一抓,仍向壺裏。右手拿一個透明茶杯,去接左手水壺中倒出的水,壺中的水就流入了杯中。流一會兒,又不流了。

魔術師把茶杯放回桌上,右手再次向空中抓去,並扔向水壺裏,再取一茶杯接水,壺裏的水再次流入杯內。這樣反複幾次後,杯子裏就倒滿水。

接著,魔術師把茶杯放到桌上,壺遞給助手拿走,從衣兜裏掏出一塊方巾,正反兩麵向觀眾交代,然後蓋在茶杯上。

馬上再揭開看看,茶杯仍原封未動,仍用方巾蓋上,並用右手將方巾向下拽一拽。

然後從桌上拿起一根魔術棒,左手捏著杯口,用棒輕輕一敲,茶杯發出“叭叭”的響聲。

魔術師做一個魔術動作後,走到桌前將方巾拿掉,茶杯和水全都沒有了。

2.揭秘

那個水壺是用鐵皮做成的,外表塗上了搪瓷。從壺嘴的一側到壺底邊,有一個隔層,將壺分成兩半,隻有壺底上邊一道縫隙是連通的(圖1),壺裏裝著半壺水。

壺內隔板在下時,水不會倒出來;相反,水就會流出來。

桌麵上有個比茶杯大點的圓洞,洞下裝有一個小布袋。

魔術師第二次蓋茶杯時,隨便把杯子丟進了布袋裏,用魔術棒敲打茶杯上口發出的響聲,是方巾正中圓鐵片發出的聲音。

這個方巾是雙層的,在夾層中事先藏了一個比杯口大點的圓鐵片,鐵片能在方巾的“通道”內滑動(圖2)。

3.表演

魔術師在交代方巾時,鐵片滑在方巾一角,魔術師用手捏住。在方巾蓋茶杯時,鐵片就滑到了方巾的中間。

此時手一鬆,杯子通過桌上的洞門,掉進桌下的布袋裏,手裏隻有一塊鐵片。

魔術師把方巾向下拽一拽,為了讓方巾把鐵片蓬起來,形成一個杯狀,這時敲打的杯口,就是鐵片發出的響聲。

快速找撲克牌

1.效果

魔術師拿出一副撲克牌,展開成一個扇形,使牌麵對著觀眾,讓觀眾看清它是普通的牌。然後把牌合在一起,把兩手向觀眾交代一下。接下來,再把牌展開,牌麵向下,請觀眾甲隨意抽出一張牌,要求他記住牌點和花色,並給其他觀眾看,我們假設這是一張“梅花”4,但不要讓魔術師看到。

魔術師為了不看到觀眾的動作,需要轉過身去。過一會兒,再轉過身來。接著請觀眾乙也隨意抽出一張牌,並記明牌點和花色,假設是一張“紅心”8,也讓其他觀眾看清楚。

同時讓觀眾甲把所抽的牌插回牌裏去。這時,魔術師也要背轉身去,不看觀眾乙抽的牌。過後再轉身讓觀眾乙將抽的牌插回牌裏去。然後把牌理順,再切牌幾次。魔術師再把牌展開,隨即迅速地找出兩張牌來,並能說出觀眾甲抽的牌是個“梅花”4,觀眾乙抽的牌是“紅心”8。

2.揭秘

在表演前,先把撲克牌做一些處理:把紅色牌抽出20張,放在一起;再把黑色牌抽出20張,放在一起。另外把剩下12張各種花色的牌和兩張花牌,即大、小王,雜亂地放在一起。雜牌放於最下麵,中間加進紅牌,最上麵再加進黑牌。這樣一副牌就變成了黑牌在上,紅牌居中,雜牌在下(圖1)。

3.表演

表演時,先給觀眾看下麵的雜牌,表明是一副普通的撲克牌。然後,把牌合起來,隨即向觀眾交代自己的兩手,再把上麵20張黑牌展開,先請觀眾甲任意抽一張牌,這時雖不知道所抽的是什麼牌點,但可以肯定是黑牌。

魔術師轉過身去,讓觀眾看清牌的牌點和花色,這個機會把牌合起來,再把中間20張紅牌展開。當觀眾看過甲抽出的牌後,魔術師轉回身來,拿著展開的牌,再請觀眾乙抽牌。

魔術師雖不知道它的點數,但可以確定是一張紅牌。而後順便請甲觀眾把抽的牌插回牌裏。魔術師轉過身去,把牌合攏,再把上麵的黑牌展開,又轉身向觀眾乙。請他把所抽的牌插進去,然後把牌收攏,再切牌幾次。

表演前後插進的兩張牌,已混入到牌裏了。事實上紅牌插在了黑牌中間,黑牌插在了紅牌中間。魔術師再把牌展開,在紅牌裏找出黑牌(圖2),在黑牌裏找出紅牌(圖3)。

因為顏色對比比較明顯,一張牌夾在異色牌裏很容易找到,所以能立即把“梅花”4和“紅心”8找出來。又因為當時已知觀眾甲所抽的是黑牌,觀眾乙所抽的是紅牌,所以能很輕鬆地說出觀眾甲抽的牌是“梅花”4,觀眾乙所抽的牌是“紅心”8。當把那兩張牌交給甲和乙後,並請他們拿給觀眾看時,魔術師迅速把手中的牌打亂順序,再整理好。

這樣,原來安排好的三疊牌就給攪亂了,與普通牌沒什麼兩樣。即使把牌交給觀眾檢查,也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了。

語文魔術

1.效果

表演者隨意發給觀眾十個信封,信封裏都裝有白紙,並請這十位觀眾每人在白紙上寫一句詩詞,裝在信封中封好口。信封收回後,隨便拿起一個信封在耳邊聽一聽,猜出裏麵寫著蘇東坡詞一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觀眾甲承認這是他寫的。

表演者拆開信封,抽出紙自己看一看,再讀了一遍,果然是這兩句。接著又拿起第二個信封,猜出裏麵是“兩個黃鸝鳴翠柳”。然後又把第二個信封拆開讀了一遍,有觀眾承認確實是自己書寫的。這樣,十個信封中的詩句都被他陸續猜出來,一封不差。

2.揭秘

觀眾甲實際是助手,表演前先商量好寫上“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發信紙、信封時,其中一封發給助手。把信回收時,注意把助手的那一封放在最下麵。

3.表演

表演時,拿起最上麵一封,聽聽後說出“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助手即觀眾甲點頭承認。表演者再把這個信封拆開,把紙條再讀一遍,實際上讀時已看清了這個信封裏寫的是“兩個黃鸝鳴翠柳”,觀眾看不見紙條的字,信以為真,以此類推,就把十個信封都猜出來了。

數學魔術

1.效果

表演者拿出一副撲克牌,請觀眾洗亂,隨意抽出一張,表演者不看。請這位觀眾把自己的牌點數乘以“2”,當然是心算,不能說出口的,答數再加“3”,再乘“5”,再減“26”。如果牌是黑桃,就在算出的答數上加“l”,紅桃加“2”,草花加“3”,紅方加“4”,表演者問觀眾最後答數,如答數是“73”,表演者馬上說出是紅方“8”點。隨便表演多少次,不會有絲毫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