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術的表演形式
魔術的表演形式依照表演規模大致可分為:近距離魔術、沿桌表演、街頭魔術、酒館式魔術、舞台魔術和大型幻象魔術六種。
近景魔術
近景魔術或稱為近距離魔術。近距離麵對一個或數個觀眾作表演,需要有熟練的手法技巧,所用的道具多為日常生活用品,如錢幣、撲克牌等。因為與觀眾麵對麵接觸,觀眾又常常可以觸摸表演物,成功的表演震搣力極強。
沿桌表演
通常於餐館表演,表演者沿著順序一桌一桌地進行表演。
街頭魔術
近年興起的表演方式,其中以此最著名的是美國魔術師David Blaine以街頭為舞台進行與觀眾各種互動的表演。
酒館式魔術
用一些中、小型道具配合演出,適合於夜總會、生日會或周年晚會。互動性高,常常表演者逗得台下笑成一團。
舞台魔術
需要配合大型魔術道具、舞蹈、舞台燈光、音響演出,如有需要,舞台亦要經過特別改裝。此類表演隻適合在大劇場或大禮堂中進行。
幻象魔術
“自由女神消失”或“穿越長城”諸如此類的大型幻象魔術往往需要很多經費來配合,大概隻有電視台作靠山的魔術師變得起。
魔術師的表演原則
魔術師戒條
1.要有職業道德
要尊重同行,要有職業道德感。這是重要的一點,也是首先要遵守的一點,因為這體現了魔術師的職業道德。
2.不可投機取巧
要認真練習,不投機取巧。要想成為優秀的魔術師,沒有辛勤地付出,就不會有豐碩的果實,總想投機取巧,什麼事情也做不好。
3.要有熟練技術
在沒有達到熟練前,絕不去表演。作為魔術師要想把表演的魔術做好,就要有充分的準備和練習,能夠保證自己不會出醜,並顯露自己的高水平表演,否則還是不表演為好。
4.不盲目收徒弟
就是不無代價教授魔術。之所以有這條規則,是因為以前沒有魔術愛好者,有的隻是專業的魔術師,魔術是他們生存的技藝。要把這種技藝傳授給其他人,沒有一定的代價是不行的。許多情況下,隻有在金錢收入或其他收益的時才會表演魔術。另外,在普通觀眾的眼中,魔術就是“秘密”。
真正的魔術不是一種免費的娛樂,魔術師的表演是有相應回報的。魔術也不是一種隨手可得的,它是有價值的東西,如果學魔術不用付出代價,那麼魔術就不再有什麼價值可言了。
5.玩魔術走正道
魔術是一門有著千年曆史的藝術,但是有些人認為魔術是騙人的把戲。
人們會這樣認為是因為有許多人在利用魔術騙人財物。
還有些人學習魔術就是為了賭博、詐騙,這些都是不正當的行為。這也就超出了魔術的範圍。
所謂以正道發展魔術,就是利用魔術帶給觀眾更多的歡樂,增強魔術師的信心,讓他成為視點。
薩斯敦原則
無論哪一行都有自己的行規,如果不去遵守,不但會使自己遇到困難,也會受到同行的鄙視,在魔術界更會如此。在魔術界,也有行規,那就是世界魔術師公認的“薩斯敦三原則”。
為什麼會以人的名字命名呢?因為霍華·薩斯敦是20世紀初美國的一位偉大的魔術師,為了紀念他,在魔術表演的三項原則前加上了他的名字。下麵就是三項原則的內容:
一是表演前,絕對不說明所要表演的內容。魔術的魅力所在就是它的不可預知性,也就是驚奇感。魔術師是不會讓觀眾知道下麵會發生什麼事,除非他在預告的時候做了魔術動作,這點是很重要的。
如果對方知道了你下麵要表演什麼,那麼整個過程將會像知道小說結局的一樣淡而無味。如果魔術師這樣說:“請看我的脖子後麵有什麼。”接著他拿出了一枚硬幣,你一定會吃驚的。如果魔術師事先告訴你“一會兒在我的脖子後麵會找到一枚硬幣”,那麼他真的做到了,你也不覺得驚奇。而且你會在表演前就注意魔術師的舉動,觀察他是如何拿出硬幣的。這樣魔術師的表演會遇到困難。作為魔術師,一定要避免此類情況的發生。
二是同時、同地、同觀眾時,不可表演相同魔術兩次。這一條原則的精神與上麵一條大致相同,隻是這一條更加具體一些。如果觀眾事先知道了下麵要發生的事,那麼觀眾就沒有心思觀看了,更不會感到驚訝。由於事先對整個過程比較了解,因此很容易看出魔術的破綻。這樣,你就可能失去看表演的觀眾。
三是絕不向觀眾透露魔術任何秘密。所謂的“透露”,不包括教學。這是三項原則中最重要的一項。魔術師一定要切記,千萬不要去破解魔術。因為魔術都是前人花很多精力和金錢創造出來的。對所有的魔術師來說,這些都是智慧的結晶,是我們應該共同保護的。
無休止地破解魔術的秘密,不但會使創造者受到傷害,還會阻礙魔術事業的發展,更會剝奪觀眾體驗魔術的神秘的機會。當觀眾說:“請你告訴我這是如何辦到的?”這就說明你的表演比較成功,你的觀眾已經感到驚奇,此時他們正在體驗魔術的神秘所在。如果你想讓觀眾表現出失望和沒有渴望的表情,你隻要把魔術的秘密告訴他們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