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七十五章 述職前夕(2 / 2)

“陛下,他們來了。”一名太監小聲地在門口稟報。

朱允炆精神一振,連忙道:“快請他們進來。”

片刻,黃子澄、齊泰、方孝孺三人一起走進書房,他們躬身施禮道:“參見陛下!”

這三個人是朱允炆的師傅,是他最信任的心腹,雖然這一兩年有起有伏,但最關鍵的時候,朱允炆還是會依賴於他們,他連忙擺手道:“免禮!三位愛卿快快請坐。”

三人謙讓一番,都坐了下來,黃子澄輕捋長須開口道:“陛下連夜召我們進宮,可是為李維正之事?”

他現在很是得意,明顯占據了心理優勢,當時人人皆說李維正忠誠,唯獨他堅決認為李維正將為禍大明,為此他甚至還得罪了皇上,可事實證明他是對的,這不,皇上第一個就是想到了他。

朱允炆歎了口氣道:“正是為了李維正之事,想到他擁兵近百萬,朕就一陣心驚膽戰,現在大明江山對他而言可謂探囊取物般容易,現在藍玉已經覆滅,解決他的問題就迫在眉睫。所以我請三位愛卿前來商議對策。”

齊泰見朱允炆確實很著急了,他便勸道:“陛下不要太著急,李維正雖然有危險,但一時半會兒這個危險不會爆發,臣了解他,此人心機很深,也很有眼光,他絕不會像藍玉那樣公開叛亂,臣的建議是保持現狀。然後再徐徐圖之。”

“齊大人似乎很替李維正說話啊!”一旁的黃子澄冷笑起來,他嘲諷地說道:“我還記得齊大人當日所言,有李維正的精兵強將前來保護,心便安定了許多,現在他近百萬軍虎視大明,齊大人的心安定了嗎?”

齊泰哼了一聲道:“此一時,彼一時,當時燕軍精兵南下,若不是李維正在鳳陽殲滅燕軍先鋒,現在會是什麼情形,黃大人想不到嗎?再者,現在的實際情況擺在這裏,遼東強大,朝廷弱小,皇上若不忍下這口氣,難道還要逼他殺人造反嗎?”

黃子澄怒道:“讓皇上忍,這要忍到什麼時候,難道要忍到他萬事俱備了,再伸長脖子給他砍一刀嗎?”

齊泰也粗著脖子反駁道:“我並不是讓皇上什麼事都不做了,我隻說徐徐圖之,你聽不懂嗎?”

“兩位愛卿!兩位愛卿不要爭吵了,都是自己人,千萬別先亂了陣腳。”

朱允炆慌忙勸住二人。他見一旁的方孝孺始終沒有吭聲,便對他道:“方愛卿,若說對李維正的熟悉,滿朝文武都比不過你,愛卿也說一說吧!現在朕該如何是好?”

方孝孺略略歎了一口氣道:“當年在定遠縣,李維正不過是個縣中小吏,臣勸太子不要用他,但太子卻說人才難得,不肯聽我言,現在看來他果然是人才,竟然擁兵近百萬,讓臣無限感慨,臣這幾天也在替陛下考慮此事,現在李維正坐大之事已成,一時半會兒確實動不了他,正如齊大人說言,此人心機極深,連太祖皇帝也被他騙過了,現在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若我們倉促動手,非但不能除掉他,反而會給他借口,所以臣的建議也和齊大人一樣,緩行圖之,尋找到他的軟肋再動手。”

黃子澄還要再說,卻見朱允炆給自己暗使個眼色,他便不再開口了,三人又商議了明天的朝會,便告辭了。

黃子澄卻在外麵繞了一圈又回來了,朱允炆請他坐下便歎道:“其實朕的想法是和愛卿你一樣,除掉李維正宜早不宜遲,越向後拖對他越有利,所以我想再聽聽黃愛卿的良策。”

黃子澄聽皇上肯聽他的話,不由精神大振,道:“陛下能清醒地看到眼前的危機,是我大明之幸也,其實也不是像齊泰、方孝孺說的那般沒有一點辦法,我聽說幾位大將在浙江、福建、廣東三省已募到了二十萬大軍,這就是好的開端,而且李維正兵力雖然多,但他手下的大將也並非和他一樣要背叛朝廷,相反,他的許多將領原本都是我朝廷大將,忠於皇上,皇上不妨從這裏著手,分化瓦解他們,說不定他的大將領兵來投,局麵就立刻逆轉了,陛下以為呢?”

朱允炆深以為然,他欣然歎道:“關鍵時候,還是黃愛卿的話實在啊!”

黃子澄心中得意,又道:“陛下,臣打算明天在朝堂上質問李維正關於張翼和蜀王被害一事,我要給他迎頭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