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看了一眼
有一回,一位老人對我講了一個他自己的故事:
我年輕時自以為了不起,那時我打算寫本書,為了在書中加進點“地方色彩”,就利用假期出去尋找。我要在那些窮困潦倒、懶懶散散混日子的人們中找一個主人公,我相信在那兒可以找到這種人。
一點不差,有一天我找到了這麼個地方,那兒是一個荒涼破落的莊園,最令人激動的是,我想象中的那種懶散混日子的味兒也找到了—一個滿臉胡須的老人,穿著一件褐色的工作服,坐在一把椅子上為一塊馬鈴薯地鋤草,在他的身後是一間沒有油漆的小木棚。
我轉身回家,恨不得立刻就坐在打字機前。而當我繞過木棚在泥濘的路上拐彎時,又從另一個角度朝老人望了一眼,這時我下意識地突然停住了腳步。原來,從這一邊看過去,我發現老人椅邊靠著一副殘疾人的拐杖,有一條褲煺空蕩蕩地直垂到地麵上,頓時,那位剛才我還認為是好吃懶做混日子的人物,一下子成了一個百折不撓的英雄形象了。
從那以後,我再也不敢對一個隻見過一麵或聊上幾句的人,輕易下判斷和做結論了。感謝上帝讓我回頭又看了一眼。
感悟心語
多看一眼的前提是換一個角度,否則,再怎麼看你也不會有新發現。
出人意料的遺囑
一位富商,英年早逝。臨終前,見窗外的市民廣場上有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對他四個未成年的兒子說,你們到那兒給我捉幾隻蜻蜓來吧,我許多年沒見過蜻蜓了。
不一會,大兒子就帶了一隻蜻蜓回來。富商問,怎麼這麼快就捉了一隻?大兒子說,我用你送給我的遙控賽車換的。
富商點點頭。
又過了一會,二兒子也回來了,他帶來兩隻蜻蜓。富商問,你這麼快就捉了兩隻蜻蜓?二兒子說,我把你送我的遙控賽車租給了一位小朋友,他給我3分錢,這兩隻是我用兩分錢向另一位有蜻蜓的小朋友租來的。爸,這是那多出來的1分錢。富商微笑著點點頭。
不久老三也回來了,他帶來10隻蜻蜓。富商問,怎麼捉這麼多蜻蜓?三兒子說,我把你送給我的遙控賽車在廣場上舉起來,問,誰願玩賽車,願玩的隻需交一隻蜻蜓就可以了。爸,要不是怕你急,我至少可以收18隻蜻蜓。富商拍了拍三兒子的頭。
最後到來的是老四。他滿頭大汗,兩手空空,衣服沾滿塵土。富商問,孩子,你怎麼搞的?四兒子說,我捉了半天,也沒捉到一隻,就在地上玩賽車,要不是見哥哥們都回來了,說不定我的賽車能撞上一隻落在地上的蜻蜓。富商笑了,笑得滿眼是淚,他摸著四兒子掛滿汗珠的臉蛋,把他摟在了懷裏。第二天,富商死了,他的孩子在床頭發現一張小紙條,上麵寫著:孩子,我並不需要蜻蜓,我需要的是你們捉靖蜓的樂趣。
感悟心語
錢當然可以買到蜻蜓,但買不到的是捉蜻蜓的樂趣。生命的樂趣在於結果還是過程?
聰明的報童
某一個地區,有兩個報童在賣同一份報紙,二人是競爭對手。
第一個報童很勤奮,每天沿街叫賣,嗓門也響亮,可每天賣出的報紙並不是很多,而且還有減少的趨勢。
第二個報童肯用腦子,除去沿街叫賣外,他還每天堅持去一些固定場合,一去了後就給大家分發報紙,過一會再來收錢。地方越跑越熟,報紙賣出去的也就越來越多,當然也有些損耗,但很小。漸漸地,第二個報童的報紙賣得更多,第一個報童能賣出去的越少了,不得不另謀生路。
為什麼會如此?第二個報童的做法中大有深意:
第一,在一個固定地區,對同一份報紙,讀者客戶是有限的。買了我的,就不會買他的,我先把報紙發出去,這些拿到報紙的人是肯定不會再去買別人的報紙。等於我先占領了市場,我發的越多,他的市場就越小。這對競爭對手的利潤和信心都構成打擊。
第二,報紙這東西不像別的消費品,有複雜的決策過程,隨機性購買多,一般不會因質量問題而退貨。而且錢數不多,大家也不會不給錢,今天沒零錢,明天也會一塊給,文化人嘛,不會為難小孩子。
第三,即使有些人看了報,退報不給錢,也沒什麼關係,一則總會積壓些報紙,二則他已經看了報,肯定不會去買別人的報紙,還是自己的潛在客戶。
感悟心語
小小的一個賣報生意,就有這麼多的技巧,可見,生意經是本永遠學不完的書,任何時候,隻要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就會有獨特的收獲。
神父落水
在某個小村落,下了一場非常大的雨,洪水開始淹沒全村,一位神父在教堂裏祈禱,眼看洪水已經淹到他跪著的膝蓋了。一個救生員駕著舢板來到教堂,跟神父說:“神父,趕快上來吧!不然洪水會把你淹死的!”神父說:“不!我深信上帝會來救我的,你先去救別人好了。”
過了不久,洪水已經淹過神父的胸口了,神父隻好勉強站在祭壇上。這時,又有一個警察開著快艇過來,跟神父說:“神父,快上來,不然你真的會被淹死的!”神父說:“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我相信上帝一定會來救我的。你還是先去救別人好了。”
又過了一會,洪水已經把整個教堂淹沒了,神父隻好緊緊抓住教堂頂端的十字架。一架直升飛機緩緩的飛過來,飛行員丟下了繩梯之後大叫:“神父,快上來,這是最後的機會了,我們可不願意見到你被洪水淹死!”神父還是意誌堅定的說:“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上帝一定會來救我的。你還是先去救別人好了。上帝會與我共在的!”
洪水滾滾而來,固執的神父終於被淹死了……神父上了天堂,見到上帝後很生氣的質問:“主啊,我終生奉獻自己,戰戰兢兢的侍奉您,為什麼你不肯救我!”上帝說:“我怎麼不肯救你?第一次,我派了舢板來救你,你不要,我以為你擔心舢板危險;第二次,我又派一隻快艇去,你還是不要;第二次,我以國賓的禮儀待你,再派一架直升飛機來救你,結果你還是不願意接受。所以,我以為你急著想要回到我的身邊來,可以好好陪我。”
感悟心語
其實,生命中太多的障礙,皆是由於過度的固執與愚昧的無知所造成。在別人伸出援手之際,別忘了,惟有我們自己也願意伸出手來,人家才能幫得上忙的!
數學問題
一天夜裏,已經很晚了,一對年老的夫妻走進一家旅館,他們想要一個房間。前台侍者回答說:“對不起,我們旅館已經客滿了,一間空房也沒有剩下。”看著這對老人疲憊的神情,侍者又說:“但是,讓我來想想辦法……”
敘述到這裏,你希望下麵有一個數學的繼續,還是願意得到一個文學的結局?但不管怎樣,數學和文學都將在這裏分手了。
數學的故事是這樣發展的:這個好心的侍者開始動手為這對老人解決房間問題:他叫醒旅館裏已經睡下的房客,請他們換一換地方:1號房的客人換到2號房間,2號房的客人換到3號房間……以此類推,直至每一位房客都從自己的房間搬到下一個房間。這時奇跡出現了:1號房間竟然空了出來。侍者高興地將這對老年夫婦安排了進去。沒有增加房間,沒有減少客人,兩位老人來到時所有的房間都住滿了客人——但是僅僅通過讓每一位客人挪到下一個房間,結果第一個房間就空了出來,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兩位老人進的是數學上著名的希爾伯特旅館——它被認為是一個有著無數房間的旅館。這個故事是偉大的數學家大衛·希爾伯特所講述,他借此引出了數學上的“無窮大”的概念。這一概念對於這門學科來說之重要,可以說如果沒有它我們就很難想像數學將如何存在。隻要會數數的人都知道,每一整數都有一個後繼者直至無窮(所以在希爾伯特旅館裏,每間房子後麵都會有一間直至無窮)……數學就是一門關於無窮大的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