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太極,太一也,太極生兩儀,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複動,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行。
世人論道修行,不過是為了長生不死,成仙得道,可是又有幾人真正成仙得道?不得而知。
天地初開,萬物混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形成了今天的大千世界。
太一門所在的山脈總稱為太一山,這並不是由於太一門的緣故,自古這個地方就被人們稱之為太一山,因為據說這裏曾今有一顆隕石落於此地,帶著彌漫的混沌氣,因而被稱為太一山,據說這塊隕石就是現在太一門主峰上的那塊石頭,石頭上刻著三個大字“太一石”,這是後人篆刻上去的,也不知道究竟是哪位大能有這般通天徹地的本領,能在這混沌石上留下字跡。太一門各大傳承之間興衰輪回,十分常見,若是論最強,當然屬主峰,主峰坐鎮最北端,門中弟子擅長攻伐,以強健肉身為主。其他分支各有各的特點,主峰雖強,但是在各個時期,皆有分支超越主峰,問鼎最強。
太一門小寒山分支,不知為何在幾年前落寞下來,門中弟子紛紛投奔其他門下,門庭冷落,這裏的傳承掌門是個白須白發的老人,這個老人名叫陳拙,而這個小孩名叫林少陽,林少陽十二歲那年,陳拙坐化在小寒山古塔裏,從此林少陽就成了這小寒山的掌門,一個十二歲的少年竟然做了一脈之掌,這在太一門可以說是破天荒的事。太一門中的高層經過協商之後隻能做這個決定,林少陽是小寒山支脈唯一的傳承。林少陽接掌當日,在太一門主峰上的太一殿,各大支脈的掌門紛紛到場,沒有恭賀,有的隻是詫異,更有一些嘲笑,如今小寒山竟然隻有一個十二歲的少年,上上下下隻有這一個人。而且這少年資質很差,到現在才剛剛破開紅塵,這不免讓人覺得好笑,甚至有人覺得這簡直就是扯淡,更有一些掌門覺得跟這個乳臭未幹的孩子平起平坐,心中忿忿不平。
“可是總不至於解散小寒山吧!”太一門掌教東皇正說道。
說到這裏,眾掌教皆麵麵相覷,是啊,總不至於解散了小寒山吧!這小寒山從太一門創立至今就存在,豈能說解散就解散的?
“既然不能解散,那麼也隻能這樣了。”太一門掌教用渾厚的元力道:“承東皇旨,林少陽接印。”林少陽感覺耳膜都要被震破了,捂著耳朵躲在一邊,撲閃著大眼,似乎還沒搞清楚狀況。東皇正瞪了他一眼,他立刻明白過來,隨即雙膝跪地,接了印。林少陽便這樣稀裏糊塗地做了小寒山掌門。
接著,大殿內再次響起了一場爭論,關於林少陽的去留。
“少陽他是小寒山的人,當然要回小寒山才是。”一名白衣白發的長老說道。
“話雖如此,但這小寒山隻有他一人,將他扔在那裏,等於是讓其自生自滅。”一個支脈的掌門說道。
“這麼說來,就讓他暫時住在別的支脈。有誰願意結這等善緣?”話一落地,周圍的掌教皆不語。雖說小寒山傳承很強大,但現在早已斷絕,將林少陽留在門中隻能是個累贅,還要授予其本門傳承,這實在是不劃算。眾掌教皆搖頭。
“難道要這孩子無處可去?”東皇正麵色嚴肅地說。
“我靈虛一脈願意結這善緣。”話剛落地,眾人皆轉麵看向靈虛掌教。“不過我有約法三章。”說完靈虛掌教看向東皇正,見到東皇正點頭,隨即說道:“第一,林少陽在十八歲之前,須是我靈虛弟子。”話剛說完,周圍一片嘩然,林少陽可是小寒山的掌教,怎麼能做你靈虛的弟子?東皇正麵色為難,不過最終還是點頭同意。“第二,林少陽十八歲之前不得再回小寒山。”這又引起一陣嘩然,不過還是同意下來。“第三,林少陽十八歲前隻能學我派功法”這三個條件一個比一個苛刻,不過還是點頭同意下來。這樣也好,且不論林少陽修為如何,十二歲的少年連自己都管不過來,又怎麼懂得管理一大門派?
不久,林少陽同靈虛掌教來到靈虛,靈虛掌教名叫姚中容,人稱中容道人,修為深不可測,靈虛與小寒山雖是同一門派,但是卻相隔十分遠,若是常人,可能要走上大半個月,若是修道之人,禦劍而行,那就另當別論了。靈虛處在太一門主峰西邊,門下弟子約有三百餘人,在太一門內可算是大派,靈虛處在一座山穀中,山穀裏宮殿林立,一片繁華,與小寒山破敗的宮殿相比,立見高下。隨著一道五彩光暈落在山穀中,山穀裏頓時炸開了鍋,紛紛朝這邊看過來,幾名長老和幾名年輕的弟子駕著虹橋飛來,見到姚中容,立刻施了一禮,隨即打聽這孩子的來曆。中容道人將林少陽推到眾人跟前,說道:“這是小寒山新任掌門。”幾位老者和幾個小輩聽後皆露出一臉懷疑。不過見到姚中容麵帶嚴肅,也就將信將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