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為薑德明同誌題所藏《少年魯迅讀本》(1 / 1)

此書雖幼稚淺陋,然可見我青年時期,對魯迅先生愛慕景仰之深情。

為薑德明同誌題所藏《白洋澱紀事》此集雖係創作,然從中可見到: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時期,我的經曆,我的工作,我的身影,我的心情。實是一本自傳的書。

為薑德明同誌題《津門小集》回憶寫作此書時,我每日早起,從多倫遭坐公共汽車至灰堆。然後從灰堆一小茶攤旁,雇一輛“二等”,至津郊白塘口一帶訪問。晚間歸來,在大院後一小屋內,寫這些文章。

一日成一篇,或成兩篇,明日即見於《天津日報》矣。此蓋初進城,尚能鼓老區餘勇,深人生活。倚馬激情,發為文字。

後則逐漸衰竭矣。

漢簡綴述一九八一年八月陳夢家著。此公初為聞一多助教,寫詩,號為喋血詩人,不知何義。後乃考古,蓋純粹書生也。於“文化大革命”中慘死。考古一途,何與人事?受迫如此。哀其所遇,購求此本。

一九八一年九月二日今日有郊外之遊,晨起題此章太炎年譜長編餘購有章氏叢書及其續編,然多收學術文字,古奧深僻,不得其解。蓋如魯迅所言:章氏晚年,為躋於大儒經師行列,刪削青年時戰鬥之作,以後所編也。讀之不能見章氏全貌。此譜頗收編外文字,其戰鬥鋒利之作,或可略見,因購存之。

餘尚有影印章太炎家書,已詳讀矣。(上冊)

餘購此書,同時又購民國通俗演義四冊,兩種書固不倫不類,然餘欲從此得知一些民國史實,其目的則一也。(小說頗保存一些原始材料。)文人與時代不能分割,特別是像章太炎這種人的文字,必須印證史實,方得其解。(下冊)

九八一年兒月一卜日記題李燕生所作篆刻燕生同誌,示以所作篆刻,餘喜而觀之。惜餘對此種藝術,缺乏常識,不能作恰當之評論。就藝術一般規律言之:

欲有創新,必先師古,必拜名師。然師古而不化,或有名師而不知博采眾長,亦必有拘泥之患。燕生能於此道中,博占而通今,兼收而並蓄,其將來之成就,必不可限量也。

一九八一年月十日藝風堂友朋書劄一九八二年九月十七日,金梅代購,下午送來。穀應並送來托裱拓本一件,係餘數月前所求者。

清秘述聞三種金梅代購。進士名簿耳。初隻知作者,不知其內容也。

於我無大用。

又近春節,精神不佳。老年人皆如此乎,抑個人生活方式所致耶?恐係後者。

一九八三年二月十日美化文學名著叢刊此即魯迅所謂專印劣書之世界書局出版物也。餘從字體版式識之,細看果然。金梅代購。餘為得張岱陶庵夢憶購之,不然,實不喜此等無聊文字。

一九八三年三月十四日下午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