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家庭關係的心理認同
家庭關係是在婚姻關係、血緣關係或收養關係基礎上產生的,由親屬之間所構成的社會生活單位,是影響一個人成長的最重要的環境。家庭關係一般可以分為夫妻關係、親子關係和其他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
家庭是一個人人生觀、價值觀、幸福觀,以及品德修養、行為習慣形成的最重要的環境,家庭關係的好壞既能反映出一個人道德修養的高低,也關係到我們的人生幸福。
正如德國詩人歌德說:“無論是國王還是農夫,家庭和睦是最幸福的。”隻有家庭和睦,我們的家人才能快樂健康,我們的事業才能興旺發達,我們的社會才能和諧文明。
第一節家庭和睦是親情的根本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由一定範圍內的親屬所構成的社會基本組成單位。家庭也是我們人類接觸的第一個團體,是最溫馨的港灣和愛的寄泊地,同時還是我們人生第一課堂,父母就是第一任老師。在這溫馨和睦的家庭裏,我們可以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相反,家庭氣氛不好,我們的生活也必然會受到不良影響。
認識家庭和睦的重要性
家庭具有特殊的意義和地位,是人類社會的最主要組成部分,也是對人類社會產生重要影響的個體單位。家庭是應人的需求而出現的。人根據其本能的特征,需要同類的關懷和愛護,而家庭就是為滿足人的這一天性需求而建立的一個集體。
作為對社會最有影響的單位,家庭在解決困惑人類社會的一些問題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家庭在建立精神安寧,鞏固文化和社會關係,以及對後代的成長中產生著重要影響。
此外,家庭作為社會的主要成員,良好的家庭關係和家庭教育可以保護青年免遭社會不良現象的腐蝕。
中國人有熱愛家庭的傳統。但是,讓我們無法安坐的是: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家庭危機隨之出現,一些寧靜的港灣已成為一觸即發的火藥庫,缺少愛、不會愛、親情的冷漠正在侵蝕眾多家庭,這必然需要我們引起高度重視。
當然,完全沒有分歧的家庭是不存在的。如果一個家庭的生活從總的來說是幸福的和令人滿意的話,那麼這也是以某個模式為基礎而言的。
心理學家普遍認為,樂觀的夫妻是最成功的夫妻。即使有時出現困難,他們也會用良好的心態始終堅信:“我們會重新好起來的。”
好家庭的另外一個標準是:在和睦的家庭裏,夫妻都致力於對對方的觀點表示理解。每個人都應該對分歧進行思考,然後對問題加以討論。
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單獨解決所有問題。家庭成員之間互相交流看法是建立美滿家庭的基礎。做子女的應該多尊重父母,多關心父母,多抽一些時間去陪伴父母。百善孝為先,為人子者,就應該多盡一分孝心。
父母應該意識到自己的榜樣作用。孩子3/4的舉止受母親和父親的影響,例如孩子走路、吃飯、說話的方式。孩子好的或不良的習慣主要是從父母那裏學來的。
因此,一個在家庭裏受到愛撫的孩子長大後也懂得愛別人。總之,家庭成員間要互敬、互愛、互尊、互信、互勉、互勵、互遷、互諒、寬容大度。
人們已經意識到現代家庭問題的重要,人們在思考、在行動、在呼籲,經過這些年的努力,在學習有關愛家庭的理念、解決家庭問題經驗、誌願者精神、建造家庭、關愛家庭等方麵已經結出碩果,有眾多的家庭受益非淺。
我們發現,現代社會家庭站在一個重要的時空交叉點上,家庭需要學習愛、實踐愛,學會愛的智慧,守護你我的家,這是我們的使命。
愛需要日日生長,不斷更新。愛的智慧需要不斷學習,終生學習。讓用充滿智慧的愛裝備的家,成為愛的有機體,這就是我們的目標。讓我們現在就行動起來!
構建和睦家庭的方法
我們的傳統文化非常重視和,俗話說“家和萬事興”。然而求得家庭的祥和真不是一件易事,我們該如何才能構建一個和睦的家庭?
(1)自我克製
任何家庭和睦的最關鍵因素與其說是一種時間、精力和感情的投入,不如說是一種自我克製精神。每個家庭成員都要努力使自己家庭成員富裕和幸福,並且悉心將家庭維持下去。為了保持家庭的和睦,自我克製和對配偶忠誠是緊密相關的。
(2)共度時光
當1500名兒童被問及“你們認為怎樣創造一個幸福的家庭”時,他們沒有列舉金錢、汽車或好房子,他們的回答是:“在一起做些事”。和睦家庭的成員都同意這個觀點,喜歡花很多時間在一起工作和娛樂。“你做什麼並不重要”。他們認為,“關鍵是要在一起共度美好的時光”。
(3)互相欣賞
渴望被人欣賞是人類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之一,有一對夫婦正是用互相欣賞的做法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我們在婚姻上過早地陷入了一種困境”,這位妻子認為,部分的原因是由於目睹了不少夫婦常互相刻薄地挖苦對方,特別是還當著別人的麵。我們也不知不覺地染上了這種惡習,不知不覺地傷害了夫妻感情。現在我們使自己多看自己已有的東西,而少看我們缺少的東西。
(4)相互溝通
相互溝通是維係家庭幸福的一個關鍵要素。有什麼話不要憋在肚子裏,多同家裏人交流,也讓家裏人多了解自己,這樣可以避免許多無謂的誤會和矛盾。
(5)注重修養
注重自身的修養也是維持家庭和睦的重要因素。它能使我們得到別人的愛和同情心。和睦家庭的重點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塑自己豐富的精神世界。
(6)戰勝危機
和睦的家庭並非沒有遇到難題,但隻要我們有能力去迎接生活中必然會出現的挑戰,就能實現和睦家庭的夢想。
(7)胸懷開闊
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道理我們都懂,但是真正攤上事兒了,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小心眼,都想發泄自己的不滿,於是結局不可開交。但是我們在話脫口而出的那一霎那,刹刹車,好好想一想;在傷害發生後,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好好考慮一下,相信矛盾會逐漸化解。
(8)相互信任
家庭成員之間要相互信任,很多幸福的家庭就毀於懷疑和猜忌。所以,對家人要保持信任,不要讓猜疑毀了家庭的幸福。
(9)遇事慎重
在家裏,遇到事情要冷靜對待,尤其是遇到問題和矛盾時,要保持理智,不可衝動,衝動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使問題變得更糟,最後受損失的還是整個家庭。
(10)換位思考
有時候,己之所欲,也勿施於人。凡事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家人,遇到問題的時候多進行一下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想想,這樣,你會更好地理解家人。
(11)追求快樂
隻有用快樂的心情才能構建起幸福的家庭,進家門之前,請把在外麵的煩惱通通拋掉,帶一張笑臉回家。如果所有的家庭成員都能這樣做,那麼這個家一定會成為一個最幸福的家庭。
當然,一個家庭中總是有許許多多的小矛盾,但是在矛盾降臨我們無法回避的時候,多從和解的角度想問題,從和睦的指導思想入手,從和平的方式出發,向和樂的最終目的進軍,相信沒有解不了的疙瘩。
溫馨小提示
在家庭生活中,矛盾的產生總是不可避免,你是不是很為這些小矛盾造成的不快而窩火。現在讓我來教你一些好的處理技巧吧!
1.不遷就
有些家庭一出現矛盾總以矛盾的一方一味地忍讓、遷就,以期得到問題的化解。表麵上看,不吵不鬧似乎萬事大吉了,其實,誰的心裏都別別扭扭的。時間久了,一旦問題積攢多了,必然爆發難以避免的“戰爭”,或是出現無法收拾的局麵。
2.會交流
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一般都不是什麼原則問題,往往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真正在家庭中的大是大非問題上不一定會有什麼矛盾。像這樣區區小事至於鬧得脖粗臉紅的嗎?為什麼不能心平氣和地坐下來交流一下呢?
當然交流也要講究方式方法,首先需要雙方都冷靜下來以後談才能達到預期目的。還可以采取一些迂回的辦法,比方找些能說服和教育對方認識其錯誤的相關資料給對方看,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尤其是晚輩和長輩意見不一致的時候,而且明顯是長輩的不對,但作為晚輩又不好直說,隻好采取些迂回的辦法更容易讓對方接受。
3.要寬容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家庭是一個群體,這個群體中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長處,你在這方麵能力強,他可能在另一方麵比你強。千萬不要以己之長比他人之短,對他人橫挑鼻子豎挑眼。以一個寬容的心態去對待家裏的人,對待家裏的事物就容易看開所有的問題,矛盾也就相對少得多。
第二節家庭責任體現人的內心世界
一個人,在你選擇了成家的同時也就別無選擇地承擔了家庭責任,不管你願意不願意。責任是不可選擇的,不去承擔就是逃避。家庭成員之間是平等互愛的關係。誰沒有自己的理想,又有誰不懂得幸福之甜蜜。家庭不同於社會、不同於單位之處就在於家庭中充滿著自覺的愛,而這愛來源於每個家庭成員心靈深處的無私奉獻,這奉獻又源於對家庭的責任感。
家庭責任體現了人的一種社會必然性,對於任何人來說家庭責任都是不可推卸的。認清自己作為一個人的責任,自覺履行社會責任和家庭責任,對構建文明與和諧,以及享受幸福有著重要的實質意義。
認識家庭責任與社會責任
家庭責任是指個人要通過自己辛勤地勞動,對家庭成員生存和繁衍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要及時進行情感交流,努力保證家庭成員在物質上和精神上能平安、健康、愉快地生活或成長。一個精神正常的人都不會忘記自己的家庭責任。
社會責任則是指個人努力優質高效地勞動,盡可能多地創造出超過個人消耗的財富,滿足群體或社會和諧發展的需要;無論處在何種角色,其言其行不僅不能損害群體或社會利益,而且還要維護社會利益和推動社會的發展。從社會這個角度來看,人的社會責任分為強製性的和非強製性的兩類。
強製性的社會責任是由法律、法令、規章製度、包括契約確定下來的責任。具體說就是法律上所講的民事責任。對法律的尊重和對契約的尊重是現代社會存在的根基。樹立對法律乃至每一份契約,尤其是小的契約負責的精神是法治的出發點。個人必須自覺地承擔這類社會責任。如履行合同契約,依法從事工、商、服務行業的經營、依法納稅等民事義務;依法遵守社會治安秩序,自覺遵守社區或單位規章製度。否則,就會受到社會強製性的懲處。
非強製性的社會責任純粹靠人的自覺,如努力學習,積極勞動,創造盡可能多的物質財富或精神財富;愛護社會公共設施,遵守社會公共秩序;努力保護環境,自覺維護生態平衡;秉公辦事;見義勇為,救死扶傷等。
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是每個人責任的兩個方麵,從根本上說不是對立的,但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來說,難免會出現“忠孝難能兩全”的情況。但無論何時何地一個人也不能以家庭責任排斥社會責任。不管哪種社會,法律和所提倡的道德,其目的都在於提醒每個人的社會責任和家庭責任。
一般情況下,不承擔家庭責任的人在世人眼中連畜牲都不如;隻承擔家庭責任而推卸或逃避社會責任的人,僅僅是一個生物的人,進化中的人,其人格肯定是大有缺陷。人隻有承擔了相應的社會責任,才能體現他作為人的生命本能,才高踞於其它的一切動物之上。在加強公民道德建設中,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的提法,易於聯接和引導不同覺悟程度、道德程度、文化程度的人們一起向上,易於引導全社會各階層成員從各自的起點上循序漸進,共同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易於形成凝聚億萬人民的強大的精神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