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見這些法術經文後,廣真子哪還能鎮定得下來,看看這個又瞧瞧那個,簡直有些入了魔障。每個都瞧了個開頭,也就是一念真人的注釋,也因這些注釋,廣真子才對這些秘籍有了大概的了解。
《五洲軼事》其實說得隻有四洲,一曰東勝神州,一曰西賀牛州,一曰南瞻部洲,一曰北俱蘆洲,以鎮元子為四洲地仙之祖。還有一洲,經文內隻有寥寥一語,‘崩壞之前,四洲唯一,聖人乃稱洪荒界’。
東勝神州者,敬天禮地,心爽氣平;信教,尊奉三清(道德天尊、元始天尊、靈寶天尊),三清任命中央玉皇大帝統管。
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潛心禮佛,以西方二聖為尊:接引道人(如來佛祖),菩提道人。
南瞻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爭;較為混亂,道教與佛教為傳道統,爭執繁多。廣真子現在所處的位置,也就是南瞻部洲者的中原地帶——殷商王朝。
北俱蘆洲者,雖好殺生,隻因糊口,性拙情疏,無多作踐;窮山惡水,多有洪荒時代的巨獸橫行。
四洲被海所割,但同頂一個天,天無極高也。有九霄之分,分別稱:赤霄、碧霄、青霄、玄霄、絳霄、黅霄、紫霄、練霄、縉霄也。又有三十六天之稱,以三清共舉的“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又稱“玉皇赦罪天尊”、“昊天通明宮玉皇大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為四禦之首,統領三界十方內外諸天神佛之外,還管理宇宙萬物的興隆衰敗、吉凶禍福,定居九霄之上。
關於南瞻部洲者的詳細介紹,無名氏所著的《煉氣士初觀經》中,寫得比較詳細。
南瞻部洲,乃是聖人女媧以泥土仿照自己,摶土所造之人族的發源地。
不計盤古除分混沌的洪荒年代,洪荒破碎後,經曆過以女媧、伏羲為首的,人神共居的天皇年代八百六十三年;以神農、軒轅部落為首的,地皇四百八十八年;以禹王治水、建立王朝為始,直至今日人皇曆一千零八年。
這三個年代,出現了無數傳奇、神話,也造就了人族不計其數的大能、賢王。
這部經文的原文,並沒有寫到現在的殷商王朝,不過一念真人的注釋中,將這些完善了。原話比較長,也很是拗口,通俗的將來倒是簡單了。
繼夏朝滅亡後,建立的第二個王朝,便是殷商了。從開國延續至今,已有六百年之久,現任人皇商紂王,因荒淫無度、暴虐無道,引起天下萬民怨憤,是以皇天震怒,降以天災人禍。
最終由地皇‘黃帝’曾孫帝嚳之後人周文王,舉起替天行道的大旗,開始了征伐殷商的戰爭。
這是人間的流傳,修士間另有一個傳聞,這裏麵一念真人也給廣真子提起過。
說是,虛無之係,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萬物以之生,五行以之成,也就是道。道的延續,便是宇宙的產生,每逢‘道’之變更,便是天地大劫之始。
修士想要修‘道’,便會遭受各種劫難,渡過了,便會掌握一部分‘道’,渡不過,隻會被它給同化了去。
而伐商之戰,便是人間界的一場劫難,與此同時,修士間也有另一場‘道’的爭端。
昏君淫詩題一首,褻渭天尊女媧聖;漫江撤下鉤和線,從此釣出是非來。恰逢金仙臨劫厄,又因天庭立正神;截闡相爭人教觀,敕命子牙開神壇。
奉旨下山輔周王,故教伐紂洗腥膻;二教相爭人間界,生靈塗炭殃及身。此番爭鬥當遠離,仙人出山也身
殞;戰場已至西岐山,早早打算避劫難。
這便是一念真人所說的,修士間流傳的‘封神之戰’,不管結局如何,其最後得利的隻有天庭。這也是‘道’所希望看到的,天庭興立,才能真正意義上的掌管其職責,正神的歸位,也才能更好的管理各部職司。從而結束現在這樣的,人、仙、妖共居,不尊天道的局麵。
看到這裏,廣真子也是想起了,天衍師傅談及五夷山好友,同時也是弟弟第一任師傅‘蕭升、曹寶’兩人的下落時,所說的“天地大劫,不可更改”的話。
一念真人補充概述的最後,也是表明,‘封神之戰’已經到了最後時刻,闡、截二教相爭,截教已經在教主‘通天道人’的道場中,擺下萬仙大陣,欲與闡教、人教、西方教的修士聯盟大軍,一決高下,不日便有結果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