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說麥爾遜年紀已經不小,就是最巔峰的歌手要達到這樣的高度也是很難的,麥爾遜深深知道這一點,自然對沈信更多感激和敬重,簡直要把沈信當成他的恩人。正是出於這樣的心理,雖然沈信自言不想太招搖,但麥爾遜還是為他安排了最高規格的接待會。以麥爾遜現在在美國的號召力,這樣的場麵實在是夠浩大的。
當然,這其中也有著沈信自己的原因。去年的F1冠軍和《車王傳奇》創造的一個個票房紀錄曆曆在目,知道沈信要來,美國媒體已經是摩拳擦掌,嚴陣以待了。
一到美國就是大場麵,沈信想要低調行事的目的是達不到了,不過麥爾遜也是一番好意,沈信倒也不好多說什麼。
其實這倒也怨不得麥爾遜,即使沒有他來這一手,沈信的美國之行也必然引起極大的風暴,其關鍵處就在於他和他的電影《車王傳奇》都是奧斯卡上的大熱門。
一陣喧擾之後,奧斯卡的頒獎日期終於到了,在這個歡慶的日子裏,沈信和《車王傳奇》成了最大的贏家。
早在最後入圍的消息出來之後,沈信和《車王傳奇》就已經是熱門中的熱門,不過他畢竟是來自中國,在美國這樣妄自尊大的國家裏,在奧斯卡頒獎上能夠得到幾項獎,能夠得到什麼獎,那是誰也沒有把握的。所以,當沈信和《車王傳奇》連奪重量級獎項後,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不僅僅是其他人,沈信自己也很吃驚。說他沒有得獎的想法那是不可能的,不過倒也不敢期望過高,美國人的自負和排外他是知道的,結果居然是大獲全勝,也難怪他會想不到。
在頒獎一開始,所有人都沒有感覺到有什麼異樣,《車王傳奇》雖然連連獲獎,不過都隻是一些技術性的獎項,並沒有引起太大的轟動。而說到這些獎項讓《車王傳奇》得去,其實也很自然,因為這部電影和以往的電影有著極大的不同,光是那些創意已經足以得到這些獎,更不要說在藝術上來說也是很完美的。
不過等到《車王傳奇》榮獲最佳電影的時候,所有人就都感到大跌眼鏡了。無可否認,《車王傳奇》確實是去年最火的電影,可是能夠得到最佳電影的獎項,卻也太出人意料了。對於這一點,專家們自然有特別的看法,在他們看來,這是一部藝術性和商業性完美結合的作品,在導演手法和製作手法上都對所有電影人有著極大的啟發,實在堪稱是裏程碑式的作品,不得最佳實在是說不過去。
而正因為《車王傳奇》有著這麼大的意義,作為它的導演,秦歌獲得最佳導演也就顯得順理成章,並沒有再引起太大的轟動。
而沈信自己也沒有空手而會,不僅獲得了最佳配樂,而且在個人最高榮譽上,也沒有讓最佳男演員的桂冠旁落。
這是一個意料之外,卻又情理之中的結果,在短暫的沉默之後,現場歡呼聲如潮而來,頓時成了歡騰的海洋。
而沈信上台領獎的翩翩風度,更是讓所有人感到著迷,成為了第二天各大媒體最熱門的花邊。
沈信不是不激動,不過他控製得很好,依然保持著一貫的有禮和瀟灑,在他的影迷看來,光是領獎時的表現,已經完全配得上這個獎項了。
沈信的激動並不是因為他自己的榮譽,在他看來,如果說藝術需要人承認和欣賞的話,他絕對不會把得到奧斯卡獎作為目標,他並不認為這個獎就是一個藝人追求的最高目標。不過話說回來,現實畢竟是現實的,既然大多數人都把這個獎項作為最高,那麼得到它倒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好處不是沈信一個人獲得了榮譽,而是通過這個事件,中國電影在國際上的地位將因此有極大的提高。
或許這樣的提高還需要時間,但至少在提升中國電影人的信心上,那效果可謂是立竿見影。在現代社會呆了這麼長時間,沈信深深感覺到,中國人不缺乏天賦,不缺乏能力,卻因為近代以來的屈辱曆史而不夠自信。沈信覺得自己的得獎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讓中國人自信起來,這才是他最感驕傲和激動的。
隻要有了自信,再加上團結,中華民族將是世界上最有創造力和生命力的民族,沈信深信這一點,在領獎時想到的也是這一點,眼望前方,他仿佛看到中華民族光輝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