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終了,賽車緩緩落於抬上,沈信和麥爾遜並肩站在了舞台上。一老一少兩大偶像並肩露麵,使已經近乎狂熱的現場又升溫了。
在麥爾遜的演唱中,沈信一直擔任著伴唱和聲的任務,現在則是到了沈信自己演唱的時候,輪到麥爾遜來為他和聲。雖然隻是第一合作,但沈信和麥爾遜在音樂上的默契已是非同尋常,那情形就象兩個人合作了幾十年一樣。這麼默契的表演造成的結果就是演出的完美,沈信和麥爾遜兩個人都有點陶醉在自己的演唱當中了,更不要說那些觀看演出的人了。
在演唱歌曲的選擇上,沈信更傾向與那些節奏歡快,JiQing四溢的歌曲,而麥爾遜則更多是抒情歌。這大概是因為麥爾遜闊別多年,有著太多太複雜的感情要表達,也是因為他現在的體力不足以支持他象以前那樣邊唱變跳的風格。不過正因為兩個人的選擇各有側重,反倒形成了極好的搭配和調劑作用,加上典嬈層出不窮的夢幻特效,演出顯得無比得華麗和完美。
雖然體力不行了,麥爾遜多年的功底還在,時不時一陣狂舞,還是風采不減當年,還是能夠激起現場一陣陣的熱浪。因為有沈信在,每一次麥爾遜的瘋狂之後,總是能得到休息的時間,倒也讓這位老天王絲毫不露怯。
在麥爾遜的帶動下,沈信也忍不住大秀自己的舞技,那種水準,怕是麥爾遜全盛時期也難以相提並論。這一來演唱會就熱鬧了,沈信和麥爾遜既是合作夥伴,又是競爭對手,競爭的不僅僅是演唱,更是舞技。當然,這競爭是在一種和諧的氣氛中進行的,絲毫不讓兩個人心裏有什麼疙瘩。而作為觀眾來說,現場所有人都是大飽眼福,這樣熱鬧而又精彩的場麵,實在是難得一見,所以從頭到尾,現場氣氛一直是維持高溫,那尖叫聲和喝彩聲沒有一刻停止。
在沈信和麥爾遜各顯身手,各領FengSao的過程中,無名英雄秦歌也是花樣百出,在觀眾沒有注意到情況下,他一個人把伴奏的效能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的境地,不僅僅隻是為歌曲的伴奏那麼簡單,更是迎合著現場氣氛作出了種種音樂上的誘導。可以這麼說,現場的熱鬧,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秦歌這個惟恐天下不亂的家夥通過他手裏的靈琴造成的。
歌動聽,舞迷人,舞台特效更是讓人為之目眩,這一場華麗的演出讓所有觀眾都大飽眼福和耳福,大讚值回票價。而不知不覺中,時間緩緩流失,終於到了謝幕的時候。
觀眾們自然覺得意猶未盡,舍不得演出就這麼結束,不過麥爾遜的最後一曲是那麼得動聽,在聽完之後,倒讓所有人一下子都不遺憾了。這一首壓軸的曲目也是麥爾遜特意準備的,名字叫《你可以》。
說起這首歌的由來,就不能不提到麥爾遜當年黯然退出歌壇的心灰意冷,那時候他可是覺得一輩子就這麼完了。可是在沈信到來之後,他不僅在音樂創作上找到了自己的新方向,更在演唱上也突破了自己,這讓他重新獲得了信心和快樂。正是在這種轉變的激勵下,麥爾遜一氣嗬成地創作了這首歌曲。歌曲就是要講述一個似乎很簡單的道理:隻要你認為你自己可以,你就真的可以。
和開場時的《我回來了》一樣,這首歌貫注了麥爾遜太多的感情,所以唱起來情真意切,分外地引起了現場觀眾的共鳴。而沈信這個時候不僅是在為麥爾遜伴唱,更與麥爾遜對舞起來,無論是從聽覺還是從視覺上,都把演出的效果演繹到了最完美。
一曲終了,彩聲如雷響起,沈信和麥爾遜不僅沒有停止舞蹈,反而更賣力地舞動起來。尤其是麥爾遜,大概是因為這是最後的演出,不需要再考慮保留體力,忍不住就想和沈信真正地較量起來。
本來已經準備散場的歌迷看到這一幕,不由都佇足觀看起來。而在沈信和麥爾遜跳得最高興的時候,忽然一個不速之客也加入了進來。
這個人當然是秦歌,說是甘當綠葉,到了這最後時刻,看到沈信和麥爾遜跳得那麼高興,他還是沒能耐住JiMo,忍不住抱著靈琴就衝了出來。
在秦歌手不停地彈奏下,一連串JiQing的旋律從琴弦上宣泄出來,更帶起了現場的氣氛,沈信和麥爾遜更是將自己的舞技發揮到了最高。秦歌不僅彈琴,自己也在跳,不過那舞姿可就顯得妖異了許多,和沈信及麥爾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取代了麥爾遜的《你可以》,三人亂舞成為了這場演唱會最後的一個項目,也作為一個經典場麵停留在了很多人的腦海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