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霧協助英法聯軍創造了“九日奇跡”。1940年5月24日中午希特勒卻下令部部停止前進,直到5月26日下午才取消命令繼續前進。利用這兩天時間,聯軍在沙灘上布置好環形防線,掩護撤退。5月26日晚上到6月4日撤退共進行了9天。在這9天裏,德軍不僅從地麵進攻,同是還飛臨多佛爾海峽上空轟炸,這時天氣站到聯軍這一邊,從26日到31日都是大霧天氣,濃厚的雲霧籠罩在海峽上空,加上油庫燃燒形成的黑煙,使德軍戰鬥機找不到轟炸目標。到4日上午,聯軍共撤出346萬人,他們就是後來消曼底登陸時作戰的主力。有人說濃煙創造了奇跡,因為這不是一次普通的撤退,撤出的是整個英國的未來!

忽視氣象——天氣成為敵人

“天氣不是朋友就是敵人”是軍事氣象學的一句名言,也就是說重視天時氣象,並能充分利用氣象對戰爭的影響,天氣便成為你的盟軍,反之就是你的敵人。現代戰爭中因忽視氣象條件而導致失敗的戰例也不在少數。

寒潮使希特勒攻莫斯科遭重創。1941年10月,希特勒動用1700輛坦克,1390架飛機和180萬的兵力,向莫斯科發起了代號為“台風”的進攻戰。20日,裝甲部隊已經開到了離莫斯科40英裏的地方。因德軍認為能夠很快結束戰爭,所以士兵穿著比較單薄。但是,隨著戰況相持而入了嚴冬。11月3日,寒潮來臨,氣溫迅速降到0℃度以下,由於缺少冬衣,士兵不同程度凍傷,出現“雪盲症”。大炮的瞄準鏡失去了作用,坦克缺少防滑鏈難以行動,槍械被凍壞,汽油凝結成糊狀……。到處冰天雪地,德軍無處避寒、無衣禦寒,士兵經常無處在挨凍受餓的折磨中,非戰鬥減員嚴重,戰鬥力迅速降低。這邊,蘇軍為了保衛自己的城市,幾十萬人不分晝夜地修築防禦工事,產生大量的氈靴、防寒內衣、護耳皮帽。斯大林還親自到紅場演講,鼓舞士氣。12月6日,莫斯科開始反攻,德軍節節敗退。這是德國法西斯在二戰中所受到的第一次大失敗,可以說是莫斯科的寒潮把德軍推入了“地獄之門”。

趣說洋流

洋流是海水運動的基本形式,人們還利用它來充當“信差”呢!

在科學幻想小說《格蘭特船長的兒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1864年7月36日,正在蘇格蘭附近航行的一隻遊艇,偶然捕獲一條鯊魚,在魚肚子裏發現了一個瓶子。人們好奇地打開瓶子,又發現裏麵有張紙,分別用英文、法文和德文寫著內容相同的事。原來這是兩年前一艘失事的船發出的求援信,後來,按照信中標明的位置,果然找到了失事的船長。

像這樣洋流充當“信差”的事自古以來就有。

1852年的一天,大西洋上的風暴把一艘雙桅帆船逼到了直布羅陀附近的一個海灣裏避難。船上的水手在海灘上的沙子裏發現了一個瀝青球,剝去瀝青以後,裏麵裹著的是一個空椰子殼,上麵還有個小洞,水手們把手伸進去,從裏麵掏出了一張羊皮紙,上麵寫滿了字,原來這是當年哥倫布寫的一封信。1492年哥倫布首次到達美洲以後,在返回歐洲的路上遇到了風暴,他擔心自己的帆船回不到西班牙,由於便寫了這封“椰子信”,投到大海,為的是好讓後人知道自己的偉大發現,不料“海洋信差”竟把這封信傳遞了359年。

1560年,在英國多維爾海灘上,一個不識字的漁民拾到一個裝有卡片的椰子殼,誰知卻因此惹出一場大禍:英王下令要對他處於死刑。原來這張卡片是一份軍事情報,密告荷蘭侵占了俄國在北極地區的一個島嶼,英王害怕這件事會泄露他們參與這些勾結和鬥爭,才這樣大動肝火的,並從此規定,以後凡私自開啟漂流瓶裏卡片的一律處以絞刑。這個禁令一直到喬治五世時期才被迫取消。

火山奇觀

蔚偉壯觀的火山爆發,往往能創造神奇景觀。

公元79年的維蘇威火山爆發,就把當年盛極一時的龐培城埋沒在火山灰之下。1748年人們開始對龐培發掘,當年羅馬人的生活逼真地呈現在人們眼前:盛在器皿裏的杏仁、栗子、胡桃,擺在水果店裏;麵包鋪裏還有印著麵包商名字的麵包;藥店櫃台旁邊的藥劑師正在準備切製藥丸。同時,到處又展示出一幅幅悲慘的圖景:母親緊緊地抱著恐懼的孩子;受難的人蜷縮在門邊,卻無法躲過災難的降臨;城門邊全副武裝的哨兵,眼睛一直望著火山的方向;一群被鐵鏈鎖著的人在拚力掙紮,大路田野遍布逃跑的人群,有的還將枕頭頂在頭上;富貴人家舍不得丟棄手中的金幣和首飾,但誰也未能逃脫滅亡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