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二元化學武器
二元化學武器的原料(稱為毒劑前體)是無毒或低毒化學物質,分別裝在彈體中有隔膜分開的容器內。在彈藥投送過程中,毒劑前體混合,迅速發生化學反應,生成化學毒劑。
二元化學武器的優點是:生產、運輸、儲存、使用和銷毀過程較安全;擴大了毒劑來源,使一些性質不穩定的毒物也有了戰場應用的可能性;有利於軍民結合,平時不必建立高度專業化的毒劑工廠掩人耳目,以生產化工原料為名,行毒劑生產之實。
其缺點是:彈體結構複雜,設計困難,也影響可靠性;前體反應生成毒劑一般需要10秒鍾,不能用於近距離化學襲擊;反應不完全,降低化學彈藥威力;目前美、俄均已裝備二元沙林和二元維埃克斯化學彈藥,今後一方麵研製新的二元化學武器,另一方麵對其現有二元化學彈藥進行改造,提高性能和使用效果。Y155毫米車載火炮
155毫米車載加榴炮是一種將傳統牽引火炮、牽引車、自動供輸彈係統、信息係統等有機集合一體的新型炮兵壓製武器係統。該炮機動性強、反應快、射程遠、威力大、成本低、自動化水平較高、係統擴展能力強。它可與PL45-155履帶式自行炮武器係統的指揮網絡混合組合或擴充組合。該炮配裝的52倍口徑身管與PLZ45-155自行炮武器係統和155自走炮武器係統的彈藥通用,它的火力性能高,射程遠,火力覆蓋和火力機動能力強,而且該炮維修方便,全壽命周期費用和重量遠遠低於履帶式自行加榴炮。該炮主要裝備於師、團級炮兵部隊,執行遠程壓製火力打擊任務,必要時也可裝備於海軍陸戰隊和空降兵部隊等用於執行快速反應任務的部隊。
155毫米車載加榴炮戰鬥全重22噸,發射底排火箭複合增程彈射程可達50千米,最大射速6發/分。該炮公路最高行駛車速為90千米/小時,輪胎具有中央充放氣功能,最小轉彎半徑11米,可爬30°縱坡,可越垂直障礙高0.4米,越水平壕寬0.7米,涉水深1.2米,最大續駛裏程600千米。炮車自帶20發全備彈藥,具有持續的越野機動作戰能力。
意大利AR-2001突擊步槍
AR-2001步槍的機構以現裝備的AR-70/90係列為基礎進行改進,所以其基本結構也是基於AR係統的。最大的改進就是采用新材料以降低重量和減小尺寸。步槍的主體將采用高強度塑料,重量將比AR-70/90突擊步槍減輕25%。這種未來步槍外形的靈感來源於伯萊塔公司最新的C×4“風暴”卡賓槍。標準型的全長也比AR-70/90小,槍托展開後全長約900毫米。另外會生產有供精確射手使用的較長的重型槍管型,還有更短的卡賓型,士兵可以根據他的職能或個人需要而轉換步槍(模塊化)。該槍發射5.56×45毫米NATO標準彈,並配備有編程引信的下掛式40毫米榴彈發射器。由GALILEO AVIONICA公司研製的步槍光學瞄準鏡/火控係統也能為榴彈發射器提供射擊諸元和設定起爆射程。AR-2001步槍采用伸縮式的槍托,貼腮位置形狀有所改進,使士兵戴上防毒麵具後也能舒適地抵肩瞄準。快慢機有保險、單發、3發點射和全自動4個檔。采用杠杆式彈匣卡筍,位置在板機護圈與彈匣之間,向上推一下就能解脫彈匣。
一角鯨級攻擊型核潛艇
在美國海軍現役的核動力攻擊型潛艇中,有一名特殊成員,它就是在1969年建成服役的僅此一艘的一角鯨級。其特殊性就在於它是一艘降噪研究艇,主要用於研究自然循環核反應堆等的降噪效果。一角鯨級艇上裝備了一座當時新研製的S5G型壓水反應堆,它采用對被加壓加熱的一回路冷卻劑進行自然循環的方式。一回路冷卻劑吸收了反應堆活性區內因核裂變所產生的原子間摩擦熱後,就獲得了高溫,經過熱交換器時加熱了二回路冷卻劑,本身就又失掉了熱量,降低了溫度,又回到反應堆活性區內。這種自然循環方式,克服了以前核潛艇中反應堆需要用循環泵來驅使一回路冷卻劑在管係中流動的缺點,從而避免了由循環泵引起的噪聲,達到了顯著降低噪音的目的。同時也提高了反應堆方麵有關設備和機械的可靠性,簡化了反應堆的配套設備。該艇於1999年1月退役。
以色列“猛虎”步兵戰車
以色列重型“猛虎”步兵戰車最大載員為12人,包括3名乘員(1名駕駛員,1名車長和1名炮長)和9名載員。
武器係統裝配有以色列拉斐爾武器發展局生產的Katlanit遙控武器站,適合裝備1挺M2式12.7毫米機關炮、1挺7.62毫米機關炮或MK19式40毫米自動榴彈發射器。武器站上還裝備有360°觀測係統,可以使乘員在裝甲防護之下觀察外界環境。此外,該車在後門上還裝備有一個狙擊手用射擊孔。
每輛重型“猛虎”步兵戰車的采購並裝備的總費用達200萬美元。
用兵的重要因素
利用地形是取得戰爭勝利的重要條件。地形包括地貌和地物兩種。地貌是地表麵高低起伏的樣子,如高山、平原、丘陵等;地物是地麵上的物體,如江河、湖泊、森林和道路、房屋、橋梁等。
地形對軍隊戰鬥行動的影響是多方麵的。平原地區道路寬廣,交通方便,便於機械化部隊運動,有利大部隊作戰,但一旦遭受原子彈襲擊,傷亡範圍也大。丘陵地有利於軍隊機動集結,分散隱蔽,便於觀察射擊和選擇,也便於坦克行動,對進攻、防禦都比較有利。山地便於憑險固守,隱蔽行動,迂回包圍,穿插分割和設置埋伏,有利近戰、夜戰,有利獨立作戰、開展遊擊戰和建立後方基地。居民地便於近戰、夜戰和小分隊戰鬥活動,但是居民地觀察、指揮、協同和機動都不方便,常是航空兵、核武器、導彈和化學武器襲擊的目標。
從古到今,從近代戰爭到現代戰爭,地形是用兵的一個重要因素。隻有正確分析地形,善於趨利避害,才能奪取戰鬥的勝利。
依阿華級戰列艦
依阿華級戰列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建成的噸位最大的一級戰列艦,也是世界上最後一級退出現役的戰列艦。該級艦計劃建造6艘,首艦衣阿華號1940年始建,共建成4艘,分別是依阿華號(Iowa)(舷號BB-61)、新澤西號(New Jersey)(舷號BB-62)、密蘇裏號(Missouri)(舷號BB-63)和威斯康星號(Wisconsin)(舷號BB-64)。伊利諾斯號(Illinois),肯塔基號(Kentucky)建造中途停建未建成。
預警機的通信係統
預警機的通信係統具備空對地、空對空、空對海的通信能力,還具備空中中繼通信、搜索等功能,因此,裝備了較多的通信設備。如E—3A預警機的通信設備,就包括高頻、甚高頻、特高頻無線電台30多部,可與預警機支援飛機、戰鬥機、地麵進行通信。此外,美軍在海灣戰爭中使用了短波通信,野戰電台,移動用戶設備,單信道地麵與機載通信係統等通信手段。
遠程機動
英阿戰爭期間,英軍對遠離本土12 000多千米的馬島實施遠洋作戰,美空軍使用英國機場飛行5 000多千米對利比亞實施遠程奔襲作戰,這兩次遠程機動作戰,說明在高技術戰爭條件下,戰場空間極大地擴展了。如果說,劉邦讚譽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在當時略有誇張的話,而在今天,決勝萬裏之外還不足以說明戰場的寬廣。在高技術戰爭條件下,作戰空間擴大了,而作戰時間卻極大地縮短了。6分鍾的一刹那,敘利亞部署在貝卡穀地的19個防空導彈連全部化為烏有。12分鍾的短暫時間,美國襲擊利比亞的戰爭就宣告結束。遠程機動,快速作戰,高技術兵器,使戰爭完全具備這個特征。尤其是在使用洲際導彈時,這一特征更加明顯。
野戰軍
解放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為了適應平原地區大規模作戰的需要(華北、華東、東北、中南),改變一直以來小股部隊打遊擊戰的方式,將旗下的武裝改編成較正規的大規模作戰集群,集中優勢兵力以徹底摧毀國民黨的有生力量,共計四大野戰軍,首長都是解放後首屈一指的開國功勳,野戰軍係兵團級單位,下轄軍(也有獨立師),每個野戰軍兵力有百萬左右,完全可以挑起在大地區單獨對抗國民黨正規部隊的重任。
三大戰役中,東北野戰軍、華北野戰軍、華東野戰軍分別在遼沈戰役、平津戰役和淮海戰役重創敵生力軍,顯示了野戰軍龐大部隊的壓倒性進攻力量。
現代戰爭已經不適應打人海戰,師一級的靈活而有力的獨立作戰單位成為主導,旅級的獨立作戰單位製度正在形成,野戰軍這種大規模部隊編製早已落伍,退出了曆史舞台。現在的大軍區隱約有著野戰軍這一級別的影子,但是決不會拉起整個軍區的部隊集中去打一點,性質已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