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向日葵花盤的轉動並不是由於光線的直接影響,而是由於陽光把向日葵花盤中的管狀小花曬熱了,基部的纖維會發生收縮,這一收縮就使花盤能主動轉換方向來接受陽光。

線龜

線龜是一種既能在淡水又能在鹹水中生活的烏龜。由於人們濫肆捕捉,線龜在柬埔寨正在受到絕種的威脅。

線龜,人們稱為“皇龜”,一夜可以產兩窩卵。由於這種龜的肉比其他品種的龜肉味道更鮮美,所以人們喜歡捕捉這種龜,不僅吃龜肉,而且吃龜卵。這種龜目前隻生存於柬埔寨的戈公省鹽田縣和西哈努克市的沿海地區。在戈公省和西哈努克市的沙灘地區,線龜經常爬上沙灘產卵,以繁殖後代。這種龜一夜產兩窩卵,一隻母龜可產卵65~70枚。在印度尼西亞的同一種龜一夜可產卵2~3窩。

線龜是一種體形龐大動作緩慢的動物。一隻0.3千克重的線龜的年齡已有3歲。線龜產卵生殖的年齡為15~20歲。

柬埔寨生物學家龍肯說,最近有人捉到一隻線龜,重29千克。他估計這隻龜的年齡有70~100歲。他不能準確地估計出這隻龜的具體年齡,因為它是一隻母龜,胸部的紋路已全部磨平。

龍肯引用外國動物專家史蒂夫·普拉特的話說,為了保護這種在柬埔寨瀕臨滅絕的烏龜,應該在戈公省鹽田縣的沙灘上劃出一小塊線龜保護區。如果不及時采取預防措施,線龜一定會在柬埔寨絕種,這不能不令人深感憂慮。

限製修飾係統

限製修飾係統是一種存在於細菌(可能還有其他原核生物),可保護個體免於外來DNA(如噬菌體)侵入的係統。有些細菌體內含有限製酶,可將雙股DNA切斷,之後其他的內切酶再將切下的片段降解,因此能將入侵的外來DNA摧毀;有些病毒則演化出對抗此係統的機製,它們的DNA經過了甲基化或糖基化的修飾,可阻礙限製酶的作用;另外還有一些病毒,如T3及T7噬菌體,則合成出一些可抑製限製酶的蛋白質。

而為了進一步對抗病毒,有些細菌演化出專門辨識並切割已修飾DNA的限製係統。

血腔

血腔,節肢動物和軟體動物的真體腔,僅為圍心腔和生殖腺(及排泄器)的內腔,而體內的組織和器官之間的不規則空隙是原體腔;而且是開放式血管循環係,因此血液(即所謂血淋巴)在此間隙中流動。這種原體腔稱為血腔,也可稱為血竇。甲殼綱之胸部腹麵的腹板腔等很明顯,昆蟲的血腔藉水平方向的2個隔膜不完全地分成背竇(圍心竇)、圍髒竇和腹竇(圍神經竇)3部分。

顯微注射DNA

顯微注射DNA的方法是對單細胞的胚胎進行基因操作,涉及複雜的操作步驟。首先是要準確掌握母畜的性周期,在此基礎上加以人工調節,使母畜在預先確定的時間排卵,保證獲得大量的剛剛受精的單細胞胚胎。第二步是用手術或非手術的方法收集單細胞胚胎,經短暫的離心處理後,放在顯微鏡下用口徑1微米玻璃微管向細胞核注射500~600拷貝基因。然後把經過DNA注射的胚胎移植到另外一頭處於相同性周期的母畜的體內。經過這樣處理後,在後代中就會出現1%~3%的轉基因動物。效率雖然不高,但結果相當穩定。全世界已在各種動物身上進行了上萬次的試驗,都能生產出轉基因動物。

腺 病 毒

腺病毒伴隨病毒屬(AAV)存在於哺乳動物和鳥類。AAV為缺損病毒,它需在宿主同時感染腺病毒並以其作為輔助病毒時才能複製。人的AAV有4型,人血清中普遍存在抗體,但與疾病的關係未定。此外,尚有禽、牛和狗的AAV。

仙 人 掌

仙人掌的老家本來是南美和墨西哥一帶,那裏黃沙滾滾,常年少雨缺水,偶爾下一陣雨,幹熱的氣候很快就會把水分蒸發幹涸了。為了在這樣的環境裏生存下去,仙人掌變成了現在這副模樣:葉子退化成針狀,莖部變得又肥又大。植物喝的水大部分由葉子蒸發掉,在幹旱的環境裏,哪有足夠的水分供葉子蒸發呢。於是,它就幹脆把葉子變成針刺狀,這就從根本上減少了水分的消耗。並且,有的刺還變成了白色茸毛,這種白色茸毛可以反射陽光,借以降低體表的溫度,也可以防止水分的散失。仙人掌一方麵最大限度地減少水分的消耗,另一方麵又盡量貯水,它有發達的根係,一遇降雨便拚命吸收,而肥厚的莖部便成了水箱,這使得仙人掌具有了更加頑強的生命力。

仙人掌果

仙人掌果實需要經過4年才能成熟采收。研究表明,仙人掌果實萃取物具有加速傷口愈合、使肌膚柔軟細膩、防止皮膚幹燥、減少皺紋等神奇的功效,因為仙人掌果實富含抗氧化劑、核黃素和硫胺(維生素B1),是滋潤保養肌膚極佳的營養成分。此外,仙人掌果實也能促進人體正常纖維細胞的擴散再生,不論對身體內部還是表皮創傷的愈合都十分有幫助。

酵 母 菌

酵母菌是一些單細胞真菌,並非係統演化分類的單元。目前已知有1 000多種酵母,根據酵母菌產生孢子(子囊孢子和擔孢子)的能力,可將酵母分成三類:形成孢子的株係屬於子囊菌和擔子菌。不形成孢子但主要通過芽殖來繁殖的稱為不完全真菌,或者叫“假酵母”。目前已知大部分酵母被分類到子囊菌門。酵母菌主要的生長環境是潮濕或液態環境,有些酵母菌也會生存在生物體內。

小單孢菌

小單孢菌屬菌絲體纖細,直徑0.3~0.6微米,有分枝,不斷裂。隻形成營養菌絲(基質菌絲),深入培養基內,不形成氣生菌絲。孢子單生、無柄,或著生在或長或短的孢子梗上,孢子梗時常分枝成簇。菌落小,直徑一般2~3微米,通常橙黃色或紅色,邊有深褐黑色、藍色,表麵覆蓋一層粉沫狀的孢子。一般為好氣性腐生。大多分布在土壤或湖底泥土中,堆肥和廄肥中也不少。約有30多種。是產生抗生素較多的一個屬。有的種還積累維生素B12。重要代表如產生慶大黴素的棘孢小單孢菌和絳紅小單孢菌。

小DNA病毒科

小DNA病毒科是一類已知最小的動物DNA病毒。本科病毒病毒粒為直徑18~26納米的二十麵體,無包膜。基因組為線型ssDNA(單鏈DNA),多數成員含負鏈DNA;病毒粒有32個殼粒,有空心和實心兩種形態,氯化銫浮密度為1.39~1.42,病毒耐熱,耐酸,耐乙醚;在細胞核內複製。本科病毒廣泛存在於人、脊椎動物、昆蟲體內,以及多種傳代細胞係中,每種病毒隻能感染一種動物(個別例外),僅少數致病。

小DNA病毒屬

小DNA病毒屬存在於哺乳動物和鳥類,其中能誘發畜禽疾病的有貓泛白細胞減少症病毒,致牛腸炎、心肌炎的牛小DNA病毒,引起豬流產、不育的豬小DNA病毒。致狗白細胞減少或腸炎的狗小DNA病毒,致雛鵝肝炎、腸炎的鵝小DNA病毒及水貂的阿留申病毒。

小 銀 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