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風景秀麗的大漢京城的西南角,有一條靜謐悠長、綠柳蔭蔭的街巷。在這條街巷之中,坐落著一座王府,它就是金碧輝煌的忠義王府。忠義王府的前身原為歐陽浩的師傅當太子時的府邸。
忠義王府作為曾今太子的府邸,其建築布局規整、工藝精良、樓閣交錯,充分體現了皇室輝煌富貴的風範和民間清致素雅的風韻。由府邸,校場和花園三部分組成,南北長約999米,東西寬555餘米,占地麵積約500000平方米,其中府邸占地125980平方米,花園占地153690平方米,其餘是大校場。
府邸建築分東、中、西三路,每路由南自北都是以嚴格的中軸線貫穿著的多進四合院。中路最主要的是忠義殿和佳樂堂,殿堂屋頂采用綠琉璃瓦,顯示了中路的威嚴氣派,同時也是太子身份的體現。東路的前院正房名為多福軒,廳前有一架長了兩百多年的藤蘿,至今仍長勢甚好,在京城極為罕見。東路的後進院落正房名為“永福堂”,是當年太子的起居處。西路的四合院落較為小巧精致,主體建築為葆光室和錫晉齋。精品之作當屬高大氣派的錫晉齋,大廳內有雕飾精美的楠木隔段,為當今聖上仿皇宮寧壽宮式樣。府邸最深處橫有一座兩層的後罩樓,東西長達156米,後牆共開88扇窗戶,內有108間房,俗稱“99間半”,取道教“屆滿即盈”之意。
花園名為“頤和園”,俗稱太子花園,徜徉於園中尤如漫步在山水之間。與府邸相呼應,花園也分為東中西三路。中路以一座西洋建築的漢白玉拱形石門為入口,以前太子的父皇禦書“福”字碑為中心,前有獨樂峰、蝠池,後有綠天小隱、蝠廳,布局令人回味無窮。東路的大戲樓廳內裝飾清新秀麗,纏枝藤蘿紫花盛開,使人恍如在藤蘿架下觀戲。戲樓南端的明道齋與曲徑通幽、垂青樾、吟香醉月、流杯亭等五景構成園中之園。花園內古木參天,怪石林立,環山銜水,亭台樓榭,廊回路轉。月色下的花園景致更是千變萬化,別有一番洞天。
歐陽浩轉完整個王府,花了兩個多時辰,隻有一個感覺“奢華”。
“王爺,您該用膳了”一直跟在歐陽浩身後的俊秀家丁躬身說道。
“好,你叫什麼名字”歐陽浩邊走邊問道。
“啟稟王爺,小人叫柴先明”家丁躬身答道。
“好名字,家裏還有什麼人”歐陽浩關心的問道。
“回王爺,小人從小是孤兒,一直在照顧王府,是先帝從無盡森林撿來的”柴賢明無奈的答道。
“對不起,提起你的傷心事了”歐陽浩歉意的說道。
“小人不敢”柴賢明躬身答道。
“以後不要和我這麼客氣,我們是一家人,以後王府的大小事物還要麻煩你”歐陽浩說道。
“謝王爺,這都是小人應該做的”柴賢明答道。
“你的武功是師傅教得嗎?”歐陽浩問道。
“是先帝高興時教我的”柴先明自豪的說。
“哦,那我們算是算是師兄弟”歐陽浩調笑道。
“小人不敢”柴賢明緊張的說。
“哈哈哈。。。你以後就是王府的管家,希望你不要辜負我的期望,好好做事”歐陽浩嚴肅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