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心腦血管疾病(1 / 3)

第一章心腦血管疾病

1高血壓

【食療菜譜】

香菇雞湯

[原料]香菇10克,雞湯6碗,米酒1湯匙,薑、蔥、鹽少許。

[操作]將香菇浸軟,洗淨去蒂。用1/4隻雞,加薑、蔥熬成6碗上湯。雞湯放入蒸碗內,加香菇和酒、鹽,用玻璃紙封口。蒸1小時左右即可。適用於高血壓病、動脈硬化、高血脂等。

拌雙菜

[原料]新鮮菠菜和芹菜各250克,麻油30克,精鹽、味精各適量。

[操作]將菠菜、芹菜去老葉及根,洗淨切段,放沸水中燙2分鍾,撈出,放小盆中加入麻油、鹽及味精,拌勻即可食用。適用於高血壓病,證見頭暈頭痛、麵亦口渴、心煩易怒、大便秘結等的輔助食療。

杏棗綠豆湯

[原料]鮮銀杏樹葉30克(幹品為10克),紅棗10枚,綠豆60克,白糖適量。

[操作]將綠豆擇去雜質,洗淨;銀杏樹葉洗淨,切碎;紅棗用溫水浸泡片刻,洗淨備用。然後將切碎的銀杏樹葉放入砂鍋內,加水2碗,文火燒開20分鍾,撈去樹葉,加入紅棗、綠豆、白糖1匙,繼續煮1小時,至綠豆熟爛(如水不足可中間加水)即可。當點心食之,每次1小碗,一日2次。適用於防治高血壓和冠心病發作。

【中藥處方】

[處方一]杜仲、天麻、山梔、茯苓、黃芩、寄生、益母草各10克,鉤藤、牛膝各12克,生石決明、雞血藤各30克。適用於肝陽上亢型高血壓。

[處方二]半夏、天麻、陳皮、枳殼、茯苓、白術各10克,竹茹6克,鉤藤、薏米各15克。適於痰濁中阻型高血壓。

[處方三]熟地20克,山萸肉、丹皮、澤瀉、山藥各10克,枸杞子、龜板各15克,炙甘草6克。適用於肝腎陰虛型高血壓。證見耳鳴頭暈,腰酸腿軟,心悸氣急,舌紅少苔,脈細數無力。

【穴道治療】

[針灸療法]

輕叩頭部、脊柱兩側,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15分鍾,7~10次為1個療程。

[推拿療法]

保健按摩,如洗麵、揉叩頭皮、浴眼、擦鼻、叩齒、梳頭、鼓耳、撫枕後、舉手、搓腰眼、揉腹、練腿、搓腳心等都有疏導氣血、擴張血管、降低血壓、改善症狀的作用。每日2次,每次3~5分鍾。

2低血壓

【食療菜譜】

鹿茸蛋

[原料]鹿茸粉0.3克,雞蛋1個。

[操作]在雞蛋一頭敲打1個小洞,將鹿茸粉放進去,封口後入鍋煮熟。早餐去殼食。適用於低血壓症。

牛肉膠凍

[原料]牛肉1000克,料酒250毫升,蔥、薑、精鹽各適量。

[操作]將牛肉洗淨,切成小塊,放入大鋁鍋內,加水適量和蔥、薑煎煮,每小時取牛肉汁1次,加水再煮,共取牛肉汁4次,合並牛肉汁液,以小火繼續煎熬,至牛肉汁黏稠時,加入料酒、精鹽,再熬至黏稠停火,將黏稠液倒入盆內,冷藏備用。每日1劑,分2次服食,常服。用於氣陰兩虛型低血壓症。

六味升壓湯

[原料]蛤蚧1對,田雞2隻,黑北芪4片,花菇2個,火腿10克,薑2克,料酒、精鹽各少許。

[操作]將蛤蚧宰殺去頭,洗淨;田雞宰殺去皮、取腿肉;花菇、薑洗淨,薑切片,花菇撕成小朵;火腿切成薄片,同入鍋與北芪加開水同燉。待肉熟軟加入料酒、精鹽調味即成。食肉,飲湯。每日1次,連服5日為1個療程。適用於低血壓、頭暈、麵黃等症。血壓正常者服之也有補身作用。

【中藥處方】

[處方一]路黨參10克,炙黃芪15克,炒白術10克,當歸10克,鹿角膠10克(烊衝),枸杞子10克,熟地30克,柴胡10克,升麻6克,醋香附10克,炒枳殼15克,葛根10克,陳皮6克,砂仁6克(後下),山萸肉15克,桔梗10克,細辛3克,麥芽30克,炙甘草10克,紅棗5枚,生薑5片。每日1劑,水煎3次,分3次服。30劑為1個療程。

[處方二]黨參、枸杞子各10克,黃芪30克,陳皮、阿膠各15克,生地黃20克,升麻3克,防風、炙甘草各6克,五味子12克。每日1劑,水煎服。

【穴道治療】

[按摩療法一]

取穴:百會、神門、足三裏穴、足底反射區的腦垂體、腎(湧泉穴前)、腎上腺(湧泉穴後)。

手法:按揉百會穴3分鍾;按揉神門、足三裏各2分鍾;按揉腦垂體、腎、腎上腺各2分鍾。每日或隔日治療1次,10次為1個療程。

[按摩療法二]

取穴:百會、人中、人迎、大椎、內關、神門、曲池、膈俞、脾俞、腎俞、肝俞、命門、箕門、血海、足三裏、三陰交、太衝。

手法:浴頭後,重點揉百會、人中、人迎、大椎、內關、神門、曲池諸穴。擦腰背後,重點揉隔俞、脾俞、腎俞、肝俞、命門,並加擦箕門、血海、足三裏、三陰交、太衝等穴。每穴按摩2~3分鍾。每日或隔日治療1次,10次為1個療程。

3心髒病

【食療菜譜】

蜜餞山楂

[原料]生山楂500克,蜂蜜250克。

[操作]將生山楂洗淨,去果柄、果核,然後將山楂放入鋁鍋內,加水適量,煎煮至七成熟爛,水將幹時加入蜂蜜,再用小火煮透收汁即可。冷卻後,放入瓶中貯存備用。每日服3次,每次15~30克。

玉米粉粥

[原料]玉米粉、大米各適量。

[操作]將玉米粉加適量冷水調勻,待大米粥煮沸後入玉米粉同煮為粥。早、晚餐溫熱服。

綠豆粥

[原料]綠豆適量、大米100克。

[操作]先將綠豆洗淨,用溫水浸泡2小時,然後與大米同入砂鍋內,加水1000毫升,煮至豆爛米開湯稠。每日2~3次頓服,夏季可當冷飲經常食用。

山楂燉牛肉

[原料]山楂15克,紅花6克,紅棗10枚,熟地6克,牛肉200克,胡蘿卜200克、紹酒、蔥、薑、鹽各適量。

[操作]把山楂洗淨、去核;紅花洗淨去雜質;紅棗去核;熟地切片;牛肉洗淨,用沸水焯一下,切成4厘米見方的塊,薑拍鬆,蔥切段。把牛肉、紹酒、鹽、蔥、薑放入燉鍋中,加水1000毫升,用中火煮20分鍾後,再加入上湯1000毫升,煮沸,下入胡蘿卜、山楂、紅花、熟地,用文火燉50分鍾即可。 服法:每日1次,吃牛肉50克,隨意食胡蘿卜喝湯。

【中藥處方】

[處方一]茯苓30克,半夏、白術、蘇子、陳皮、當歸、厚樸、前胡各10克,桂枝、甘草各6克。適用於寒痰壅盛型。證見咳嗽痰多,短氣喘息,痰白質稀,惡風易汗,身倦乏力,舌淡苔白,脈沉細。

[處方二]生石膏30克,瓜蔞20克,桑白皮、黃芩、半夏、萊菔子、杏仁、貝母各10克,炙麻黃、甘草各6克。適用於痰熱壅肺型。證見咳嗽痰黃,不易咯出,身熱口渴,胸悶煩躁,大便幹燥,苔黃脈弦滑。

[處方三]茯苓、熟地、山藥、澤瀉各15克,丹皮、山萸肉、蘇子、萊菔子、白芥子、款冬花各10克,肉桂、製附片各6克。適用於肺氣虛、痰濁壅盛型。證見咳喘不止,動則尤甚,痰多質稀,腰酸腿軟,畏寒乏力,舌胖質暗、苔白滑脈弦細。

[處方四]車前子、澤瀉、茯苓、白芍各12克,白術、豬苓、陳皮、半夏、貝母、桔梗各10克,桂枝、幹薑、製附片各6克。適用於脾腎陽虛、水濕浸漬型。證見咳喘心悸,不得平臥,麵色晦暗,四肢清冷,浮腫少尿,舌胖質淡、苔滑膩脈滑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