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章節 第七十四章 華夏秘聞(1 / 2)

東漢末年宦官外戚亂政,土地兼成風,階級矛盾極其尖銳,張角得《太平經》後創建太平道,隨後帶領農民起義,史稱黃巾之亂。

當初張角等人起義的口號就是“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其實這個說法本身是不正確的,當時天地之間的氣運雖然比不上夏商周乃至遠古時代充足,但經過了這麼多年的休養生息也的確是恢複了一些。

如果一切都如同琉璃雖說的那樣,那麼張角黃巾起義真正的目的應該是殺死蒼天改朝換代,口號也應該從蒼天已死變成蒼天必死才對。

“最後黃巾賊還是失敗了,可天地之間的氣運的確是再次被宣泄了出來,這就是為什麼後來三國初期猛將和謀士多如過江之鯽一般,可真等到了三國後期,你想想又有幾個驚豔絕才的大能,天地之間的氣運那個時候真的被消耗的差不多了。”

琉璃的言語之中充滿了遺憾,寒武想了想覺得這話很有道理,三國初期群雄並立,的確是出了很多了不起的人物,一呂二趙三典韋,臥龍鳳雛司馬懿哪一個不是名留青史曠古爍今的大人物。可到了三國後期人才質量下降的就太厲害了。

既然寒武認同了她們的說法,琉璃繼續開口道:“華夏少了天地間氣運的庇護,天下動亂可想而知,這也就有了後來的五胡亂華。

之後經過了百年的積累,天地之間的氣運再次恢複了一些,能人又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華夏迎來了第三次人才的爆發期,隋唐英雄數不勝數,盛唐氣象萬國朝拜。”

說道盛唐寒武也點了點頭,那個可以和漢朝並稱華夏文明最輝煌的朝代的確是人才輩出,隻要看看李太白那恢弘大氣的詩詞就能窺見半個盛唐。

“如果不出什麼亂子,盛唐可以延續四五百年左右,泱泱大國的氣度反哺這天地間氣的氣運,到時候說不定天地間的氣運可以慢慢的恢複到開始的狀態。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誰也想不到幾年之後天地間的氣運居然會強加到一人身上,這才有了華夏千年曆史唯一的一個女皇帝,武媚娘!”

說道武媚娘的時候,琉璃臉上的神色很複雜,既有同為女人的驕傲,也有天地間氣運被一人抽幹的無奈和失望。

聽到了這段秘聞,饒是寒武也倒吸了一口冷氣。如果仔細回想一下武媚娘這一步步走來的曆程,其實有很多的地方是值得推敲的。

很多時候不是一個人足夠優秀你就能問鼎華夏九五之尊的位置,還需要大氣運的庇護。在一個男性為尊的封建社會,一個女人能當了皇帝,史書上說起來看似順理成章,實則很多事情都掩埋在了曆史之下。如果不是因為天地間的氣運強加於武媚娘一人之身,她就是再優秀,墳頭草都已經長成參天大樹了。

“難不成嫵媚稱帝也是歸墟的手筆?這不科學吧!如果那位千古女帝真是歸墟的人,整個華夏恐怕早就毀滅了!”

“並不是這樣的,根據我們門派當中的記載,武媚娘是我們這邊的人。盛唐的到來不僅讓百姓們重新過上了富足的生活,也讓歸墟死而複生。那時候的歸墟又開始準備新一輪的活動,結果被我們挫敗,武媚娘隻不過是恰逢其會出現在了雙方鬥法的地方,一切都是機緣巧合她才得到了這一場潑天的富貴。”

“那後來呢?按照你的說法天地間的氣運隔一段時間就會慢慢恢複,這樣說來唐朝分崩離析之後經過了宋朝積貧積弱後來被元朝取代我可以理解,可到了明代天地間的氣運應該慢慢恢複過來了吧,我也沒聽說之後出現了什麼逆天改命的事情。”

琉璃苦笑了一聲搖了搖頭道:“天地間的氣運哪是那麼容易就能恢複的,經過這幾次的折騰之後,我們明顯感覺到天地間的氣運恢複的速度慢了非常多,甚至有一段時間近乎於停滯。

後來沒出過什麼逆天改命的事情是真的,那是因為天地間的氣運已經不足以支撐一個人逆天改命了。仔細想一想,從唐朝往後的這些年,我們圈子裏麵別說是飛升成仙的人了,就是半仙也隻有一人。”

“誰?”

“劉基劉伯溫!”

“慶功宴上不離主,劉伯溫的確當得上半仙之稱。”寒武用手指敲擊著桌子點了點頭,這個世界從來都不缺少大能,有些人在某些領域當中就是讓人望其項背,麵對這些人你是要服的。

“後來的事情我不說寒武大哥你應該也知道,從明朝之後一直到現在,我們圈子當中就再也沒有出現過什麼驚豔絕才之輩,否則當初也不至於被外敵入侵踐踏我華夏的大好河山。

直到這個世紀天地間的氣運才再次又彙聚起來了一點,沒想到歸墟的這群混蛋又開始蠢蠢欲動了。經過了這麼多年的交手,我們大約也掌握了一些他們的資料,對付他們最好的辦法就是將他們那些惡毒的計劃扼殺在搖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