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腳可以征服任何一條路(2 / 3)

大學剛畢業那會兒,峰被分配到一個偏遠的林區小鎮當教師,工資低得可憐。其實峰有著不少優勢,教學基本功不錯,還擅長寫作。

於是,峰一邊抱怨命運不公,一邊羨慕那些擁有一份體麵的工作,拿一份優厚的薪水的同窗。這樣一來,他不僅對工作沒了熱情,而且連寫作也沒興趣。

峰整天琢磨著“跳槽”,幻想能有機會調換一個好的工作環境,也拿一份優厚的報酬。

就這樣兩年時間匆匆過去了,峰的本質工作幹得一塌糊塗,寫作上也沒有什麼收獲。這期間,峰試著聯係了幾個自己喜歡的單位,但最終沒有一個接納他。

然而,後來發生的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變了峰一直想改變的命運。

那天學校開運動會,這在文化活動極其貧乏的小鎮,無疑是件大事,因而前來觀看的人特別多。小小的操場四周很快圍出一道密不透風的環形人牆。

峰來晚了,站在人牆後麵,翹起腳也看不到裏麵熱鬧的情景。這時,身旁一個很矮的小男孩吸引了峰的視線。隻見他一趟趟地從不遠處搬來磚頭,在那厚厚的人牆後麵,耐心地壘著一個台子,一層又一層,足有半米高。

峰不知道他壘這個台子花了多長時間,但他登上那個自己壘起的台子時,衝峰粲然一笑,那是成功的喜悅。

刹那間,峰的心被震了一下,多麼簡單的事情啊!要想越過密密的人牆看到精彩的比賽,隻要在腳下多墊些磚頭。

從此以後,峰滿懷激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很快,峰便成了遠近聞名的教學能手,編輯的各類教材接連出版,各種令人羨慕的榮譽紛紛落到峰的頭上。

業餘時間,峰不輟筆耕,各類文學作品頻繁地見諸報刊,成了多家報刊的特約撰稿人。如今,峰已被調至自己頗喜歡的中專學校任職。

其實,一個有理想的人隻要不辭辛苦,默默地在自己腳下多墊些“磚頭”,就一定能夠看到自己渴望看到的風景,摘到掛在高處的那些誘人的果實。

完成小事是成就大事的第一步。偉大的成就總是跟隨在一連串小的成功之後。在事業起步之際,我們會被分派到與自己的能力和經驗相稱的工作崗位,直至我們向團體證明自己的價值,才能漸漸被委以重任和更多的工作。

將每一天都看成是學習的機會,這會使你在公司和團體中更有價值。一旦有了晉升的機會,老板第一個就會想到你。任何事,任何目標,都是這樣一步一步達至成功彼岸的。

(佚名)

心靈感悟

偉業來自於一點點的積累。小事情幹不好,大事情也不會幹成功。

在生活中,我們不能抱怨我們的處境,成功不一定是做大事,把一件小事做好,並且持之以恒地做好每一件事,這也是成功的基本要素。最重要的是明確奮鬥的目標

《塔木德》說道:“一位百發百中的神箭手,如果他漫無目標地亂射,也不能射中一隻野兔。”成功的猶太人非常重視明確的奮鬥目標的重要性。

愛因斯坦的一生所取得的成功,是世界公認的,他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他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令人矚目的成績,和他一生具有明確的奮鬥目標是分不開的。

他出生在德國一個貧苦的猶太家庭,家庭經濟條件不好,加上自己小學、中學的學習成績平平,雖然有誌往科學領域進軍,但他有自知之明,知道必須量力而行。

他進行自我分析:自己雖然總的成績平平,但對物理和數學有興趣,成績較好。自己隻有在物理和數學方麵確立目標才能有出路,其他方麵是不及別人的。因而他讀大學時選讀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物理學專業。

由於奮鬥目標選得準確,愛因斯坦的個人潛能就得以充分發揮,他在26歲時就發表了科研論文《分子尺度的新測定》,以後幾年他又相繼發表了4篇重要科學論文,發展了普朗克的量子概念,提出了光量子除了有波的性狀外,還具有粒子的特性,圓滿地解釋了光電效應,宣告狹義相對論的建立和人類對宇宙認識的重大變革。取得了前人未有的顯著成就。

可見,愛因斯坦確立目標的重要性。假如他當年把自己的目標確立在文學上或音樂上,恐怕就難於取得像在物理學上那麼輝煌的成就。

為了避免耗費人生有限的時光。愛因斯坦善於根據目標的需要進行學習,使有限的精力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他創造了高效率的定向選學法,即在學習中找出能把自己的知識引導到深處的東西,拋棄使自己頭腦負擔過重和會把自己誘離要點的一切東西,從而使他集中力量和智慧攻克選定的目標。

他曾說過:“我看到數學分成許多專門領域,每個領域都能費去我們短暫的一生。誠然,物理學也分成了各個領域,其中每次個領域都能吞噬一個人短暫的一生。在這個領域裏,我不久學會了識別出那種能導致深化知識的東西,而把其他許多東西撇開不管,把許多充塞腦袋、並使其偏離主要目標的東西撇開不管。”他就是這樣指導自己的學習的。

為了闡明相對論,他專門選學了幾何知識,這樣定向選學法,使他的立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和正確完成。

如果他沒有意向創立相對論,是不會在那個時候學習幾何的。如果那時候他無目的地涉獵各門數學知識,相對論也未必能這麼快就產生。

愛因斯坦正是在十多年時間內專心致誌地攻讀與自己的目標相關的書和研究相關的目標,終於在光電效應理論、布朗運動和狹義相對論三個不同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愛國斯坦不但有可貴的自知之明精神,而且對已確立的目標矢誌不移。

1952年以色列國鑒於愛因斯坦科學成就卓越,聲望頗高,加上他又是猶太人,當該國第一任總統魏茲曼逝世後,邀請他接受總統職務,他卻婉言謝絕了,並坦然承認自己不適合擔任這一職務。確實,愛因斯坦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這是他終生努力奮鬥才實現了這個目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