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早晨早餐後我們就乘公交車到火車站,乘列車前往下一站:上海市。列車8點30分準點出發,行車二個多小時就到達上海火車站。在火車站鐵道招待所辦好入住手續後,就乘公交車直達上海外灘公園遊覽;
上海外灘位於市中心黃浦區的黃浦江畔,上海外灘原是英帝國主義在上海開辟的租界。從鴉片戰爭到1949年上海解放的一百多年來,外灘一直作為上海的象征出現在世人麵前,它原名中山東一路,全長
1、5公裏左右。東麵西臨黃浦江,西麵為哥特式、羅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各異的大樓,被稱為“萬國建築博覽”的建築群。外灘的建築,雖出自許多位建築設計名師之手,也並非建於同一時期,但它們的建築色調卻基本統一、整體輪廓線條的處理也是驚人的協調,無論是極目遠眺、或是徜徉其間,都能感受到一種雍容華貴的氣勢,我們雖然沒有建築學的知識,但對古建築或西方建築藝術卻情有獨鍾。我們沿著外灘黃浦江畔遊覽,漫步在黃浦江畔隻見公園裏遊客人山人海,在碼頭憑欄杆可遠眺黃浦江上的萬噸輪船,回頭又能觀賞“萬國建築博覽”的建築群,方才領悟大都市的繁華,又在碼頭小餐館品嚐了上海小吃。雖然太陽己落西山,但是餘興末了,隻見浦東黃金岸線的遊船碼頭及寬敞的候船大廳,我們就攜手登上遊船夜遊黃浦江。
夜幕漸漸降臨,昏暗的天空中點綴著幾顆星星。我們乘著遊船,徜徉在黃浦江中,憑欄遠眺,隻見黃浦江水由天際浩浩蕩蕩奔湧而來,渾濁的波濤正是其古老的印記。江水流經上海外灘,順著堤岸勾勒出一條完美的弧線。一輪皎潔的明月從雲層中探出頭來,江麵在夜風的撫摸下蕩起層層波瀾。月光將點點碎銀嵌入江中,銀光忽明忽暗,令人賞心悅目。加上涼風習習,實在是心曠神怡。華燈初上,黃浦江西岸年代久遠的萬國建築群熠熠生輝,一座座迥異、錯落有致的建築,仿佛正在演奏一曲雄渾的古典樂章。它們坐落在江邊,猶如一位位飽經風雨洗禮的德高望重的老者,見證了上海百年的滄桑巨變。江東頭,則是鱗次櫛比的現代化建築群。在霓虹燈的映照下,一座座晶瑩剔透,形態各異的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如擎天之柱直插雲天。一個個身堅體固、年輕有力的鋼鐵巨人,正是掘起的浦東新區,日新月異、翻天覆地變化令人歎為觀止。不久,天空中忽然下起了蒙蒙細雨,江上漾起了千層漣漪。我們相依坐在甲板上,任江風吹亂發梢,吹皺衣襟,吹走旅途的勞頓,任細雨洗淨身上的塵土,洗去心中的雜念。置身於如此良辰美景,細細聆聽兩岸建築風情四溢的交響樂,如同步入仙境般心醉神迷。若說摩天大樓展現了上海國際大都市的繁華,那麼夜幕下的黃浦江則體現了上海這座城市無盡的風韻。不知不覺中遊船己停靠碼頭,我們方才依依不舍上岸轉乘公交車招待所休息。
次日早晨早餐後,就乘公交車來到南京路步行街,步行街位於上海市黃浦區,西起西藏中路,東至河南中路。走在步行街上,仔細觀看市百一店(原“大新公司”)、永安商廈、上海時裝公司(原“先施公司”)和第一食品商店(原“新新公司”)這“四大公司”,無不把南京路的過去與今天不斷迭映在眼前,傳統與現代的交織為這條百年老街增添了別樣的魅力。上海市百貨大樓一店就矗立在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這座解放前的“大新公司”是當時南京路上最好的建築之一,如今雖不再代表時尚和流行,卻依然是上海商業文化的一個象征,幾十年來一直是中國最著名的百貨公司。
我們走在這1200多米的步行街上,時時體會到一種莫大的快樂,彩色的鋪路磚石、統一的路心售貨亭、兩邊各類時尚流行商店、熙熙攘攘的人群、可愛的觀光小火車,以及設計別致的城市雕塑……這些都構成了上海的現代都市風景。步行街上,隨處可以感受到這路的平易近人:地麵是淡紅色石塊鋪成,幹淨清爽,不必擔心滑倒,也不會踩到髒物;還有導盲道,讓盲人也能感受到逛街的樂趣;路中間更有各式花壇、綠化帶,花壇上還設有暗紅色大理石凳椅,走累了可以隨處就坐休息,賞路景,聞花香,絕對的逍遙自在。步行街上另一大景觀“步行街觀光車”同樣引人注目,車由一節節小巧玲瓏的車廂組成,車廂上畫滿了精美的圖案,每節車的圖案色彩各不相同。登上車,仿佛鑽進了玩具車裏,任它帶著你逛個夠。步行街上最多的是人,或從容信步,或匆匆疾走,或閑坐休息,或饒有興致地轉進每一家商店。街上跟人一樣多的就是各種商店了,且都是上海店家中的“大腕”:永安商廈、第一食品商店、第一百貨、新華書店南京東路店……當然也少不了各大專賣店,“麥當勞叔叔”、“肯德基爺爺”自然不甘落後,而哈根達斯、天使冰王、必勝客也為有閑階層提供了世界各地著名的美食。椐說,假如肯早起,那你一定要來看看六七點鍾的步行街。那時的步行街,商店均緊閉大門,清潔工在進行路麵的清洗工作,可街上卻熱鬧非凡,人們有的跳著交誼舞,有的打著太極拳,有的在溜滑板,有的在打羽毛球,真是玩什麼的都有,不像是一條商業街,倒像是一座公園,與白天的喧囂相比真是兩個世界。原來南京路步行街也是這般“淡妝濃抹總相宜”呢。我們並肩從河南路口開始,步行繼續向東,一直到南京東路外灘,行人似乎又從21世紀墜入一個陌生又熟悉的時空,似乎是狄更斯筆下的英倫街景,似乎是在父輩的照相簿中見過,狹窄的街道,四方高大的建築,灰色調的圍牆和百葉窗,高高的天花板,尖尖的屋頂,每一棟樓都記載了一段曲折跌宕的故事。夕陽為它們添上一層薄霧,黃黃的街景透出一種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特有的迷離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