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躍

來校報到的那天,602室的6名女大學生彼此都很陌生,她們隻是從雙層床上貼的那些床位卡上知道了對方的姓名。她們窘迫地坐在各自的位置上,不約而同地用起了她們隨身攜帶的小鏡子。對著鏡子,在臉上塗塗抹抹,大概是女孩子消磨時間的一種方式。

女孩們的鏡子與臉相互輝映僅幾個回合,春夏秋冬便飛速地在光亮的鏡麵上悄然滑過,602室的6個女孩轉眼成了“大二”的學生。

“大二”的女生們比起“大一”來,如同青梅轉紅一般有了些配紅之意。

“大二”的女孩脫了不少稚氣與土氣,多了些甜蜜的成熟。這種配紅的成熟給高高在上的602室帶來了些許微妙的變化——

首先是溫柔的A和活潑的B各自有了地麵上的“跟班”。美麗的小C似乎也在進行著鬼鬼祟祟的“地下活動”。看來隻有文靜的D還沒有為“永恒的話題”所感,仍然天天宿舍、食堂、教室作三點一線運動。A和B可能由於有共同的秘密而湊得特別緊,美麗的C則喜歡獨來獨往,她總是覺得別人不能理解她心中偉大的情感。E在大家眼睛裏形象最為簡單:頭發短短,著裝樸素依然像個中學生。F變化最大的是眼鏡上的圍困地越來越多,好像憑這副眼鏡要把整個圖書館都吞下去似的……

總之,女孩們心中都有了些自己的小秘密,這些小秘密使得602室的夜晚在熄燈之後越來越陷入一種莫名其妙的沉寂。這種沉寂給人的感覺是酸酸的、甜甜的。當然也是傷感和美妙的,猶如葡萄酒暗暗發酵於地窖之中。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女孩們的審美變得苛刻起來。她們的審美目光不僅僅停留在臉上,而是更關注起自己的體形、體態,服飾的款式新穎、質地極佳,走姿的搖曳,動態的婀娜,諸如此類。總之她們將自己的審美眼光從局部放眼到了全局。

這天晚上,活潑的小B用她尖尖的嗓音發出提議:“為了跟上發展變化的大好形勢,我們寢室集體合資去買一麵大鏡子,怎麼樣?”B的提議得到了多數人的讚同。E和F雖然不大起勁,但還是掏出了自己的那份錢。E和F說我們就不親自上街了,我們還有很多功課要做。E和F僅僅用這種方式表示了她們對這件事的某種冷淡態度。

有了大鏡子,女孩們方知以前的小鏡子是多麼落後和狹窄。而且室友們過去的那些溢美之辭頓時顯出了可疑。過去,同伴的眼睛便是自己的鏡子,打扮完以後問別人怎麼樣,回答總是可以,還把一些具體的優點放大:“這扣子真漂亮。”“挺合身的。”“顏色挺合適。”“領子挺有特點。”諸如此類。也許她們心裏在說:“美什麼呀,都醜死了……”

而現在大鏡子終於可以將實話說出來了。它是不會掩飾、也不會虛誇什麼的。於是大家對著鏡子,改麵的改麵,換裝的換裝,嫌胖的還要針對性地減肥,如此等等。這個月大家不言而喻地節省了許多飯錢。自從大鏡子進門,602室的早晨變得越來越緊張起來。什麼事一緊張不免就會冒出點兒小火星,對女孩們來說,不吃早飯可以,不照足鏡子卻萬萬不能。“過去點。”“對不起,請讓一讓。”“Sorry,等待一下,幾秒鍾就好。”“行了行了,很漂亮了,可以迷倒一個排了,快走吧。”“幹嘛,你猴急什麼,我頭發還沒有梳好。”“你又沒有跟班的,那麼複雜有什麼用?”“這話什麼意思?你有跟班的就了不起了,有了幹嘛還要孔雀開屏,迷倒一個還不夠,還想選幾個?”“你怎麼這麼說話?”“我說的不對嗎?”

現在再來看看星期六、星期天的情況。

不言而喻,這幾天宿舍裏的大鏡子依然是女孩們活動的舞台中心。女孩們說,一個人對鏡子的依戀程度可以反映她在愛情的蜜汁裏浸泡的深度。這句話其實是在描寫602室的“後起之秀”小D。在這兩天裏,小D在鏡子前的駐足至少是兩小時以上,用室友們的話來說,那哪叫化妝,簡直是在製造一個麵具。

D的身材勻稱,能歌善舞。但D深深地知道,自己不是一個美麗的女孩,D和“那一位”相識在全校文藝彙演的舞台上。那天D因為演出,畫了非常漂亮的妝,因而他對她一見鍾情。D對這種一見鍾情的愛情有一種來自內心的不安全感,D覺得自己卸了妝便變得十分普通,而精細的化妝便成了D係在腰上的一根高空表演的安全帶。D每每化完了妝總感到不自信,眉毛有沒有畫對稱、紫眼影誇張不誇張?玫瑰紅唇膏適合不適合……稍有不滿便堅決擦去重來。

D在鏡子前的兩小時誰也不能打擾。D這個時候就像一隻正在吃魚的貓,誰也不能去碰她。D的約會還沒開始就先累得渾身要散。室友們也陪著累。有著同樣事業的ABC們在鏡子前竄來竄去,猶如一隻隻網中之蝶。D一出門,她們存積已久的埋怨甚至詛咒便一股腦地傾瀉出來……這種情景使得另兩位單身貴族E、F心中特苦:所謂永恒的愛情到底是什麼呢?所謂同窗情誼到底是什麼呢?

後來D還偷偷去醫院做了整容手術。她的鼻子墊高了些,眼睛劃大了些,嘴唇也比以前飽滿了。大家說不清D到底有沒有變美。室友們好奇地摸摸D臉上的那些部件,她們弄不清楚它們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

有個星期天的早晨,D坐在鏡子前用眉筆畫眉毛,忽然眼眶裏充滿了淚水。她身後的ABC們都發現了這一點。她們還聽見她輕輕自語了一句:其實以前挺好的。

鏡子的故事在一個初夏的中午有了結尾。那天是星期一,從食堂吃過午飯後,寢室的6個女孩一起回宿舍去。走在最前麵的是F。走在後麵的室友忽然聽到前麵的F一聲恐怖的尖叫——B搶先幾步趕了上去,隨之也是一聲尖厲的驚叫——最後一個進門的E扒開眾人一看,也倒吸了一口涼氣——那麵大鏡子居然成了地上一堆明亮的碎片。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都想在對方臉上探個究竟:是誰幹的?從此602室再沒有買大鏡子。原先掛鏡子的地方顯得空蕩蕩的,牆麵上隱約有一塊顯得特別的白。

考試

——從風

恢複高考那年,我們正讀初一。新來的班主任是個老頭,姓來,據說解放前在美國人手下當過衛兵。第一堂英語課,來老師將一張偌大的字母表貼在黑板旁的牆壁上,雖然是手寫的,但看起來一目了然。之後,他又在黑板上書寫一遍,逐個逐個地教我們學。課堂紀律很糟,但他似乎並不注意。下課時他告訴我們:“學英語並不難,做好一個人卻不容易。”無疑,他是指責我們在課堂上對他不夠尊重。看樣子,他是一個慈祥的老頭,並不是一個嚴厲的老師。

有一天上英語課,他發給我們每人一張白紙,要求我們按順序默寫出26個英文字母的大小寫。他說對此次測驗成績優異的學生,將給予特別獎勵。爾後,他若有所思地站在門邊,望著門外出神。20分鍾後,他似乎醒過神來,立即收上試卷。全班總共才54個人,他很快批完了所有試卷。然後拍拍手,輕輕地宣布:“很好!除一個同學寫錯了3個字母外,其他同學隻寫錯了一個字母。我不得不警告這個學生——張小哲,請你站起來!”

接著他說道:“我實在想不通,這麼簡單的幾個字母,全班同學都會,而獨有你一個弄出差錯,你說你慚不慚愧?”

張小哲默不作聲。所有同學都幸災樂禍地盯著他。

“你必須回答我!”來老師一反之前的慈祥態度,立刻顯出一種近似殘酷的威嚴,“慚愧,還是不慚愧?”

“我不慚愧。”張小哲輕聲地說。

“居然不慚愧!那麼,你有什麼理由?難道大家錯了而你一個人是對的?快說,什麼理由?”來老師近乎歇斯底裏地吼道,並一步步向他逼近,臉上奇怪的表情令人捉摸不透。

我們不再幸災樂禍:心裏都有些緊張地為張小哲捏一把汗。

“我有理由。但我絕對不說。”張小哲望著逼近自己的老師!眼睛含滿了淚水,“老師,你不要逼我,我不會說的。如果你一定要逼我,我現在就——離開學校。”他真的拿起了書包。

沉默,短暫的沉默。我們看見來老師向張小哲走過去,雙手搭在張小哲的肩頭,一改剛才的暴怒,溫和地說道:“好吧,我不再逼你。請坐下吧。”

然後,他退回講台,掃視著全班學生,語重心長地說:“每一天上課我都講過,學好英語並不難,做好一個人卻不容易。我不是急於想知道你們的英語成績,而是想知道你們的為人,所以才有今天的這個測驗。請大家再次抬頭仔細看看身後的那張字母表——你們以為我忘記摘下字母表,而沒發現它有一個不易覺察的錯誤,除張小哲外,你們全部照抄不‘誤’,因而他比你們用功得多。但他是個誠實的人,所以,他敢於說自己不慚愧。這種勇氣非常難得,很少有學生能在老師的逼迫下堅持真理,保持事實。請大家終生牢記:重要的不隻是成績,而是品格。”

那一刻,全班的同學有53個低下了頭。

高三勇士

——黛娜

“啊……”又一個哈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