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從容人生

——申緒利

飛速行駛的列車上,一位老人剛買的新鞋不慎從窗口掉下去一隻,周圍的旅客無不為之惋惜,不料老人毅然把剩下的那隻也扔了下去。眾人大惑不解,老人卻從容一笑:“鞋無論多麼昂貴,剩下一隻對我來說就沒有什麼用處了。把它扔下去,就可能讓撿到的人得到一雙新鞋,說不定他還能穿呢。”老人看似反常的舉動,體現了他清醒的價值判斷:與其抱殘守缺,不如果斷放棄。這種從容麵對人生得失的豁達心態,令人頓生敬意,也發人深思。

一般來說,人們總是飄飄然於擁有時的喜悅,而淒淒然於失去時的傷悲。而老人卻以從容人生的達觀之態,超然於世人之上。扔鞋的動作可謂簡單之極,然而其中所蘊涵的道理卻是如此之深刻。

流年似水人生短。為了不虛度光陰,使人生盡可能輝煌,我們的確應該追求擁有,努力用智慧和汗水創造業績。然而,我們也應該正確看待失去,學會從容地接受失去。為了幹出一番事業,有時不得不失去一些享受;為了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目標和理想,有時不得不“丟卒保車”;尤其是為了不玷汙自己的人格,有時不得不失去一些利益,比如金錢——那種隻要出賣良心或尊嚴就可以得到的金錢。

從容麵對失去,需要及時調整心態,首先要麵對現實,勇敢地承認失去,不能總沉湎於已經不存在的東西之中。擁有和失去實際上是相對的。為了擁有,需要失去,因為失去一些,可能又有一些意外的獲得。老百姓安慰丟東西的人常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事實正是如此。與其為了失去而苦惱,不如用全力去爭取新的擁有。應當記住,失去是為了更好地擁有。有時失去並不一定都是損失,而是放棄,是奉獻,是大步邁進的前奏或序曲。這樣的失去,難道不也是好事嗎?

人生的檸檬

——崔鶴同

美國佛羅裏達州的一位農夫,花巨資買下了一片農場之後,突然發現自己上當了,因為這裏無論栽培果樹或養豬都是不可能的。這裏盛產的唯有一些小橡木及響尾蛇。

失望之餘,他突然靈機一動,想到把這些看似無用的東西換成財富,也就是善用這些響尾蛇。

這簡直是異想天開,但他真的開始製造響尾蛇肉罐頭。幾年後,他的生意異常紅火,每年到農場參觀的有數萬人。從響尾蛇毒牙抽取的毒液賣給研究所做抗毒劑研究;蛇皮是婦女鞋子或手提包的材料,高價出售;蛇肉罐頭也深獲喜愛而行銷世界各地,連村名也改成“佛羅裏達響尾蛇村”了。

古希臘人有一句名言:“在最艱難的環境中,往往蘊涵著最美的生命價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位模特兒在1980年出車禍,摔斷了她生命中至關重要的兩條腿。然而,她並沒有因此而感到人生無望,而是充滿信心地來關懷周圍的事情。

當她以輪椅代步時,她發覺,所使用的輪椅很不方便,就找了兩位從事工程技術工作的朋友改良其功能,將它變成非常好用的輪椅,並推銷給殘疾者使用。才不過兩三年時間,她的公司就成了加州創業成長最快的公司,這是許多人料想不到的。

我們的生活並非總是陽光燦爛、春風蕩漾,時不時會烏雲密布、寒風凜冽。這就需要我們從容應對、勇敢沉著、堅定不移地走向未來。曆史上的許多偉人就是在逆境中創造了奇跡。

世界著名小提琴家歐爾·鮑爾有一次在巴黎的音樂會上正在演奏時,突然一根弦斷了,但他卻利用剩下的琴弦,從容地完成了演奏。亨利·佛斯迪克說:“這就是人生,缺陷也能譜寫出優美的樂章。”當命運交給你酸檸檬時,你應努力把它變成可口的檸檬汁,這才是獨具韻味的、充滿勝利的人生。

邁步前行

——馬付才

法國機械工程師吉拉德一直夢想著造出世界上第一輛真正意義的汽車,他窮其一生追求著這個理想。

在他之前,法國陸軍工程師居紐奉陸軍大臣舒瓦瑟公爵的命令,於1771年製造出第一輛用蒸汽機做動力的車,被稱為“大板車”,用以運送軍火。這輛車以粗木做車架,裝有三個車輪,前輪既是驅動輪,又是轉向輪,司機可通過一個雙把曲柄控製方向。“大板車”因鍋爐太大,比較笨重,難以操縱,在試車時就撞倒了一堵牆。1801年,英國人特裏維西克也造了一輛蒸汽動力車,但是,這輛同樣笨重的蒸汽動力車,在特裏維西克開著它去吃飯時,放在一家小飯店門前的棚子裏,最後因鍋爐燒幹引起火災。不但燒毀了一座房子,那輛車也徹底報銷了。吉拉德從這些前人造車失敗的經曆中總結出了教訓,他認為他們之所以失敗都是因為沒有理論隻懂蠻幹的結果。此後數十年,吉拉德精心研究關於機動車製造的理念,其研究細致到鑒定哪種材料造車最為合適。為此,僅僅是圖紙他就畫了上萬張。吉拉德為實現造出世界第一輛汽車的夢想,孜孜不倦地研究著,但是,就在他無休止地推敲中,1886年1月29日,德國人卡爾·本茨,一個火車司機的兒子,用高壓電火花為發動機點火。采用汽化器,使用液體燃料,用前輪控製方向,造出了現代意義上的第一輛汽車並取得了專利。不久,本茨車(奔馳車)投入批量生產。從此,人們將1886年1月29日這天視為汽車誕生日。

吉拉德到死也沒有能實現他的夢想,他的夢想僅限於一堆圖紙。吉拉德直到去世前才醒悟過來,他在日記中寫道:世界上沒有被計算到最完美、最精確的事物,上帝也從來沒有把萬無一失,一切到位的福分賜予人類,你總要去實踐,總要在差不多的時候,趕緊邁步前行,否則隻會在自己的圈圈裏打轉。

有人在吉拉德死後看到了他所寫的關於製造汽車的理論和部分圖紙,也許,吉拉德按照自己的理念和圖紙去製造汽車,並在實踐中不斷修複和完善,世界上第一輛汽車早就在1886年1月29日之前誕生了。可是,天下像吉拉德這樣,由於對計算苛求完美,最終遺恨辭世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他們本可能成為英雄豪傑流芳百世,就是因為可怕的計算,讓他們一生積攢起來的精華最終枯萎凋謝。應該明確,天下事並非是在人們的頭腦中計算出來的,而是一步步走出來的。

人生就像天際的一顆恒星

——陸勇強

教我們高等數學的老師其實是個哲學家。十多年前,我們麵臨著畢業,所有的老師都祝願我們事業有成,他卻在最後一堂課上說:“我們隨便聊聊吧。”

那是一個陽光很好的下午,教室外的梧桐樹華陰如蓋,陽光從葉間拋灑下來。他指著一束陽光問:“你們見到的陽光是現在的嗎?”

我們說:“當然是現在的。”

老師說:“錯,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恒星,它發出的光線需要走8分鍾才能到達地球。我們現在所見到的陽光,是太陽8分鍾之前發出的,不是現在。”

我們茫然,不知老師為什麼聊天文方麵的話題。

他卻繼續說道:“在所有的恒星中,有一顆星叫天狼星,它距離我們地球10光年;牛郎星和織女星,離我們遠達27光年;而現在距離我們最遠的恒星在8萬光年之外。

“我們所看到的天穹,都不是現在的模樣。而現在的天狼星,我們在10年後才能看見,現在的牛郎織女星要在27年後才能看見。

同學們,人生就像天際的一顆恒星,我希望你們從現在開始,努力地發光,十年後,二十年後,我就能見到你們最亮麗的人生。”

從來沒有一種經曆能像這堂課讓人刻骨銘心。

競爭人生

——陳大明

每天早晨,羚羊睜開眼睛,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須跑得比最快的獅子還要快,否則,我就會被獅子吃掉。而同在這時,從睡夢中醒來的獅子,它的腦海裏閃現著這樣一個念頭:我必須能追上跑得最慢的羚羊,否則,我就會餓死。

於是,羚羊和獅子一躍而起,迎著朝陽奔跑,就這樣,新的一天開始了。

這就是頑強的生存,這就是殘酷的競爭。如今,時代為我們展開了一幅全新的畫卷,畫卷上是一片遼闊無比的草原。我們成了草原上的羚羊或獅子,我們時時麵臨著生存的危險。

“技術落後”、“下崗分流”、“管理跟不上”、“產品陳舊”、“進程太慢”……諸如此類的詞語間或出現在報刊,刺痛著我們的雙眼。我們恨不得做個“超人”,與自己競賽:今天比昨天強;與別人抗爭:比學識論能力;與時代齊驅:跟上改革步伐,適應社會需要。

於是,你自學考試,我下崗賣饅頭,他出國進修,日益激烈的競爭,把我們推向了海的潮頭!

的確,聰明的人總能把事情想得比別人早一步,而傑出的人總是比別人早邁出了這一步。美國人雷·洛克說:“我不可能拋錨,在我年輕的時候,隻要能跑,我盡量跑最快;如今我老了,我隻能走,但我力求走得最快,否則,思想就會僵化,就會被社會淘汰!”69歲的雷·克洛已是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主管,仍活躍如往昔。他還說:“我們需要的是把全部力量投入到與別人競爭之中去的人,如果他的理想隻是停止於眼下能養家糊口,日子過得安適悠閑,我們就不需要他。”

放眼世界,發達國家已把我們落下了一大截,他們就像一隻張著大嘴的獅子,時時向我們撲過來,當然,我們不應該如羚羊一樣逃跑,而是要迎頭趕上去,加大自身的力量,與他們抗衡!

在國內,機構的改革,生產效率的提高,需要的是學識高、能力強的人才,這就要求我們錘煉生存意誌,提高適應能力,更新思想觀念,發掘更大潛能,跟時代賽跑,與別人競爭!

是羚羊就得跑過最快的獅子。羚羊與獅子在天地間奔跑的情景,綺麗而壯觀,激動人心而又扣人心弦。

羚羊和獅子都是強者。我們說:隻要在奔跑,一生無憾!

人生的圓圈

——布倫達·烏達巴奈克

大約10年前,我在一家電話推銷公司作為業務員進行培訓。

主管為了激勵我們,有一次在培訓課上用圖詮釋了一個人生寓意。

他首先在黑板上畫了一幅圖:在一個圓圈中間站著一個人。接著,他在圓圈的裏麵加上了一座房子、一輛汽車、一些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