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玲師專畢業那年,分配到一間普通中學教英語。剛踏上教壇的她,第一天上課,準備了整整一節課的講義,沒想到半節課就講完了,下半節課不知所措,學生一下子鬧哄哄的。她一下漲得臉通紅,又不敢正麵看學生,她眼睛一瞥門外,看到校長經過教室。
下了課,校長找她談話,說有一個教育專家要來學校基層調研,校長決定讓他到曉玲的班級。曉玲很緊張地說,我剛來沒經驗,怕講得不好對學校影響不好吧。校長意重情長地說,相信自己,隻要你盡力去做,一定行的。
當晚,曉玲用了幾個小時準備第二天的教義,還在家裏演習了幾遍,直到家人說滿意,才去休息。第二天,她早早起床,又將講義演習了一遍,才踏著單車去學校。
上課前,她看到最後一排坐著一個戴眼鏡的老人,他很認真地攤開筆記本。上課了,曉玲感覺自己比昨天還緊張,突然,她看到那位老人正對她微笑地點頭,她不禁也回以微笑。也許是老人的微笑鼓勵了她,她覺得自己已沒剛才那麼緊張了,接下來的一切進行得很順利。當曉玲滔滔不絕地講課時,她發現下麵的學生都聽得很投入,包括那位教育專家,她有一種從未有過的成就感。下課的時候,她發現老人離開了。
校長告訴曉玲,專家很滿意,說剛剛畢業的女老師有這種教學水平不錯,要她繼續努力。曉玲聽完校長的話很振奮,心裏暗暗想,一定要好好努力,不能讓學校丟臉。回到家裏,她又用了幾個小時準備第二天的教義,在家裏又演習了幾遍,直到自己滿意。
接下來的幾個星期,專家每天都來聽曉玲的課,每當她講到一個段落,專家都會意地點點頭,還不時做做筆記,這使她有信心繼續講下去,學生們也聽得很認真。後來,專家會每周不定期地來聽一次課,曉玲依然認真地準備教義,在家裏演習到自己滿意才休息。
期末考試了,曉玲的班級英語平均分全級第一名,那年她獲得了學校優秀教師的榮譽。接下來的幾年,專家依然會每月不定期地來聽曉玲的課。校長說,專家對曉玲的教學方法很感興趣,想做一個長期的跟蹤調研。
在專家聽課的監督下,曉玲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還總結了自己幾年來的教學經驗,寫成論文在教育期刊上發表,在教育界引起了很大的回響。在校長的推薦下,曉玲的教學經驗在全校內推廣。
那年,曉玲獲得了市先進教育工作者,其他學校的教師經常來聽她的課。她發現專家已經好幾個月沒來聽她課了,心裏有一種忽得忽失的感覺。她開始埋怨自己,這麼多年連專家的名字也不知道,隻記得校長說他姓劉。
這一天,曉玲終於忍不住找了校長,把自己的本意告訴校長,說要好好感謝專家,是他的鼓勵使她有了今天的成就。
校長笑笑地告訴她,那老人不是什麼教育專家,是校長小學時的退休老師,他知道很多新老師上課缺乏自信,所以才假扮成專家來聽課的,還要曉玲保密。
曉玲經過教學樓時,看到“專家”在一個課室聽一位新老師講課,還不時點點頭,做做筆記。望著老人認真的樣子,曉玲忍不住熱淚掉了下來,她真想過去叫他一聲“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