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1 / 2)

第十一章

時間就是財富

在本傑明·富蘭克林的書店裏,一個男子問道:“那本書要多少錢?”

“1美元。”店員回答道。

“要1美元!”那個徘徊良久的人驚呼道,“你能便宜一點嗎?”

“沒法便宜了,就得1美元。”這是他得到的回答。

這個頗有購買欲望的人又盯了一會兒那本書,然後問道“富蘭克林先生在嗎?”“是的,”店員回答說,“他正忙於印刷間的工作。”

“哦,我想見一見他。”這個男子堅持道。書店的老板富蘭克林被叫了出來,陌生人再一次問:“請問那本書的最低價是多少,富蘭克林先生?”“125美元。”富蘭克林斬釘截鐵地回答道。“125美元!怎麼會這樣子呢?剛才你的店員隻要1美元。”“沒錯,”富蘭克林說道,“可是你還耽誤了我的時間,這個損失比1美元要大得多。”

這個男子看起來非常詫異,但是,為了盡快結束這場由他自己引起的談判,他再次問道:“好吧,那麼能告訴我這本書的最低價嗎?”“15美元,”富蘭克林回答說,“15美元!”

“天啊,剛才你自己不是說了隻要125美元嗎?”

“是的,”富蘭克林冷靜地回答道,“可是到現在,我因此所耽誤的工作和喪失的價值要遠遠大於15美元。”

這個男子默不作聲地把錢放在櫃台上,拿起書本離開了書店。從富蘭克林這位深諳時間價值的書店主人身上,他得到了一個有益的教訓: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時間就是財富,時間就是價值。

財富心得

在日常生活中,隻有像富蘭克林那樣珍惜時間,利用時間,才能真正地創造價值,積累財富。

失敗的對麵是成功

保羅·迪克的祖父留給他一座美麗的森林莊園,他一直為此而自豪。

可是不幸發生在那年深秋,一道耀眼的雷電引發了一場山火,無情地燒毀了那片鬱鬱蔥蔥的森林。傷心的保羅決定向銀行貸款,以恢複森林莊園以往的勃勃生機,可是銀行卻拒絕他的申貸。

沮喪的保羅茶飯不思地在家裏躺了好幾天,太太怕他悶出病來,就勸他出去散散心。保羅走到一條街的拐角處,看見一家店鋪的門口人山人海,原來一些家庭主婦在排隊購買用於烤肉和冬季取暖的木炭。看到那一截截堆在箱子裏的木炭,保羅忽然眼前一亮。回去後,他雇了幾個炭工,把莊園裏燒焦的樹木加工成優質木炭,分裝成1000箱,送到集市上的木炭分銷店,結果,那1000箱木炭沒多久被搶購一空。這樣,保羅便從分銷商手裏拿到了一筆錢,第二年春天購買了一大批樹苗,終於他的森林莊園又綠浪滾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