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記下每筆錢的用途

洛克菲勒家族在美國是首富,但是他們家族中沒有一個人揮金如土。戴維的祖父老洛克菲勒在他年輕時候就開始記錄個人的收支賬目,每一分錢都要在這個賬目上寫出用途和使用時間,每一筆開支必須有正當而可靠的理由。老約翰在臨死時將他的傳統交給了兒子小約翰·洛克菲勒。小洛克菲勒繼承了父親的光榮傳統,又把它像接力棒一樣傳了下去。

在戴維的記憶裏清楚地記著一件難忘的往事,在他7歲的時候,小約翰·洛克菲勒把他叫到自己的房間裏,意味深長地說:“戴維,從現在開始你可以每周獲得30美分的零用錢,我想聽聽你打算如何處置這30美分。”

戴維高興地回答:“爸爸,我想您會同意我花10美分去買我最喜愛的巧克力。另外,我要和哥哥們一樣擁有一個儲錢罐,我每周節省10美分放進去。剩下的10美分我做機動處置,如果到星期六還沒有花出去的話,我可以考慮在做禮拜之前捐給教堂。”

“對你的處理我十分滿意,可愛的孩子。不過,我還有一個小小的要求。就是在拿到每周零花錢時,附帶一個小本子,你必須在本子上記下每筆錢的用途。”“爸爸,有這個必要嗎?”戴維·洛克菲勒不解地問道,“您說過這是我的零花錢,我有權自由處理的啊!”

“當然是有必要的,這是你祖父創立的傳統。洛克菲勒家庭的每個孩子都要這樣做的。你在每天花了錢之後,晚上在睡覺之前,記下花錢的原因、數目,並給這筆開銷的必要性做一個合情合理的解釋。這裏麵有一點我想有必要提醒你一下,所有的記錄必須要真實,你知道誠實是最寶貴的。”

“爸爸,我記住了。”

“對了,我每周在發給零花錢之前,都要檢查你的花錢記錄本。如果你的記錄令我滿意的話,你會得到一點小小的獎賞,那就是在30美分之外再加上5美分;要是記得模糊不清的話,相應地要將30美分扣為25美分。”

戴維少年時所受的“賬目訓練”使他以後的理財生涯受益匪淺。

財富心得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記下每筆錢的用途,清楚地知道哪些錢該花,哪些錢不該花,怎麼花,如何花?看似簡單瑣碎的小事,必將積少成多,為你將來的大事打下堅實的基礎。

老板與員工

A在合資公司做白領,覺得自己滿腔抱負沒有得到上級的賞識,經常想:如果有一天能見到老總,有機會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幹就好了!

A的同事B,也有同樣的想法,他更進一步,去打聽老總上下班的時間,算好他大概會在何時進電梯,他也在這個時候去坐電梯,希望能遇到老總,有機會可以打個招呼。

他們的同事C更進一步。他詳細了解老總的奮鬥曆程,弄清老總畢業的學校,人際風格,關心的問題,精心設計了幾句簡單卻有分量的開場白,在算好的時間去乘坐電梯,跟老總打過幾次招呼後,終於有一天跟老總長談了一次,不久就爭取到了更好的職位。

財富心得

愚者錯失機會,智者善抓機會,成功者創造機會。機會隻給準備好的人,這準備二字,並非說說而已。

富家子弟

有個富家子弟特別愛吃餃子,每天都要吃。但他又特別刁,隻吃餡,兩頭的皮尖尖就丟到後麵的小河裏去。

好景不長,在他十六歲那年,一把大火燒了他的全家,父母急怒中相繼病逝。這下他身無分文,又不好意思要飯。鄰居家大嫂非常好,每餐給他吃一碗麵糊糊。他則發奮讀書,三年後考取官位回來,一定要感謝鄰居大嫂。

大嫂對他講:不要感謝我。我沒有給你什麼,都是我收集的當年你丟的餃子皮尖,曬幹後裝了好幾麻袋,本來是想備不時之需的。正好你有需要,就又還給你了。大官思考良久,良久。

財富心得

有一個有名的三八理論:八小時睡覺,八小時工作,這個人人一樣。人與人之間的不同,是在於業餘時間怎麼度過。時間是最有情,也最無情的東西,每人擁有的都一樣,非常公平。但擁有資源的人不一定成功,善用資源的人才會成功。白天圖生存,晚上求發展,這是二十一世紀對人才的要求。

富翁的詭計

有一位富翁富得流油,錢多得用不完,可總是感覺不快樂。他每天乘車回家都要經過一個垃圾場,垃圾場裏總有幾個穿得破破爛爛的人在拾垃圾。

有一天,富翁無意中發現拾垃圾的幾個人總是那麼高興,似乎總有許多可笑的事能逗得他們哈哈大笑。富翁十分嫉妒,認為自己雖然有錢,卻還沒有幾個拾垃圾的過得愉快。無聊之極的富翁終於想出了一條詭計。

一天,富翁把那幾個拾垃圾的人喊過來說:“我需要你們每天給我修剪院子裏的草坪。管吃管住,每個月還能領到薪水。”那幾個人聽了,十分高興地接下了這份工作。從此,他們不用風餐露宿,而且修剪草坪的活計對他們來說簡直太輕鬆愉快了。他們每天仍是快樂無比地完成了手中的活,把草坪也修得整整齊齊。誰知,兩個月後,富翁把他們找來說:“由於生意不景氣,要節省開支,準備把薪水扣除一半。那幾個人於是開始在背地裏牢騷滿腹,草坪修剪得也不如以前認真了。又過了一個月,富翁把剩下的薪水又扣除大半,幾個工人每月隻能領到可憐的幾個錢。工人們更加不滿了,幹活時罵罵咧咧,可是又沒有人再願意去過以前那種食不果腹的生活。”

沒過幾天,富翁在幾個工人中間選了一個平日裏又懶又蠢的人作為他們的管理員,並給他加了薪,而且不用幹活。這一舉動簡直把其他的幾個人給氣炸了,整日怨氣衝天,卻又無可奈何。慢慢地,就有些人開始討好管理員,希望能為自己加一點薪水或分到比較輕鬆的活計。於是,阿諛奉承者有之,偷奸耍滑者有之,暗箭傷人者有之,一時間個個八麵玲瓏,往日融洽的氣氛不僅蕩然無存,而且相互猜疑、妒忌的不良情緒正滋生蔓延。

終於有一天,富翁把他們幾個人全部解雇,讓他們又返回了垃圾場。

現在,富翁每日驅車從垃圾場經過,再也看不到以前他們高興的場麵,偶爾還能看見他們為爭搶垃圾而打架。看到這一切,富翁似乎感到舒服了許多。

勵誌心得

人們為了一點點利益不惜破壞原先好的團結,可見一個人擁有了錢、權、勢並不是好事。

船王與兒子

有位船長有著一流的駕駛技術,他曾駕著一艘簡陋的帆船在台風肆虐的大海中漂泊了半個月,最後死裏逃生。後來,他有了一艘機動帆船,他又多次駕駛著他的新船行程幾千裏到過海洋最深的地方,漁民們都稱他為“船王”。

船王有一個兒子,是他唯一的繼承人。船王對兒子的期望很高,希望兒子能掌握他的駕駛技術,開好他設計的這條船。船王的兒子對駕駛技術學得也很用心。

船王的兒子到了成年,他駕駛輪船的知識已經十分豐富了。船王便放心地讓他一個人駕船出海。第一次出海,他的兒子就死於一次台風中,一次對漁民來說也十分微不足道的台風。

船王十分傷心:我真不明白,我的駕駛技術這麼好,我的兒子怎麼會這麼差勁?我從他懂事就教他如何駕船,從最基本的教起,告訴他如何對付海中的暗礁,如何識別台風前兆,又如何采取應急措施。凡是我積累下來的經驗,我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可是,他卻在一個很淺的海域內喪了生。

船王不明白他的兒子為何會死,你明白嗎?船王一直手把手地教兒子,一直跟著兒子。他隻傳授兒子技術,卻不能傳授兒子教訓,也不讓兒子經曆教訓。對於知識來說,沒有教訓作為根基,知識隻能是紙上談兵。從小不讓孩子摔跤,等長大了,摔一跤就再也爬不起來了。

財富心得

遭遇挫折,遭遇磨難,可以使人從反麵理解知識,理解技能,使知識更全麵,更完整。沒有挫折的知識,沒有磨難的經驗,總是不完整的知識,不全麵的經驗。

洛克菲勒與一美分

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是美國19世紀的三大富翁之一。洛克菲勒享有98歲高壽,他一生至少賺進了十億美元,捐出的就有七億五千萬。

他平時花錢卻十分節儉。有一次,他下班想搭公車回家,缺一美分,就向他秘書借,並說:“你一定要提醒我還,免得我忘了。”秘書說:“請別介意,一美分算不了什麼。”洛克菲勒聽了正色說:“你怎能說算不了什麼,把一美元存在銀行裏,要整整兩年才有一美分的利息啊!”

還有一件事。洛克菲勒習慣到一家熟識的餐廳用餐,餐後,給服務生兩美分的小費。有一天,不知何故,他隻給了一美分。

服務生不禁埋怨說:“如果我像你那麼有錢的話,我絕不吝惜那一美分。”洛克菲勒笑了笑說:“這就是你為何一輩子當服務生的緣故。”

財富心得

洛克菲勒對金錢的看法是:我非但不做錢財的奴隸,而且要把錢財當作奴隸使用,他是那麼說的,也是那麼做的,所以才會成就今日的石油大王。

丘吉爾炒股

據說愛因斯坦死後進入天堂,上帝將他安排在一間4個人的房間裏。

愛因斯坦問第一個人智商是多少,那人回答為160。愛因斯坦喜出望外地說:“好!我正擔心來到這裏找不到探討相對論的夥伴呢!”他又問第二個人,那人說他的智商是120。愛因斯坦顯然有點失望,歎了口氣說:“罷了,我們還是能探討些數學問題的。”他然後問第三個人,那人說自己智商不到80,愛因斯坦皺起了眉頭,良久之後說道:“看來我們隻能侃侃股市了。”

上麵這則笑話僅是杜撰之作,不足為據,那麼英國前首相溫斯頓·丘吉爾早年在華爾街股市小試牛刀,結果折戟沉沙的逸事則是有真憑實據的。

1929年,丘吉爾的老朋友、美國證券巨頭伯納德·巴魯克陪他參觀華爾街股票交易所。那裏緊張熱烈的氣氛深深地感染了丘吉爾。當時他已年過五旬,但狂傲之心絲毫未減。在他看來,炒股賺錢實在是小菜一碟。他讓巴魯克給他開了一個戶頭——“老狐狸”丘吉爾要玩股票了。

丘吉爾的頭一筆交易很快就被套住了,這讓他很丟麵子。他又瞄準了另一隻很有希望的英國股票,心想這家夥的老底我都清楚,準能大勝。但股價偏偏不聽他的指揮,一路下跌。他又被套住了。

如此折騰了一天,丘吉爾做了一筆又一筆交易,陷入了一個又一個泥潭。下午收市鍾響,丘吉爾驚呆了,他已經資不抵債要破產了。正在他絕望之時,巴魯克遞給他一本賬簿,上麵記錄著另一個溫斯頓·丘吉爾的“輝煌戰績”。原來,巴魯克早就料到像丘吉爾這樣的大人物,其聰明才智在股市之中未必有用武之地,加之初涉股市,很可能會賠了夫人又折兵。因此,他提前為丘吉爾準備好了一根救命稻草。他吩咐手下用丘吉爾的名字開了另一個賬戶,丘吉爾買什麼,另一個“丘吉爾”就賣什麼;丘吉爾賣什麼,另一個“丘吉爾”就買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