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大批逃往波爾多,天黑的時候,瑪麗還沒有找到住處。這時,一個官員認出了她,並為她在一個私人住宅裏找到了一間住房。
第二天早上,瑪麗把箱子存放在一家銀行的保險庫裏。辦完這件事後,她又急著要趕回巴黎。
人們都奇怪地看著這個要回巴黎的女人,她不怕危險嗎?
瑪麗乘坐的是一列兵車,車上隻有她一個“平民”。車子走得很慢,有時一停就是好幾個小時。
當瑪麗回到巴黎的時候,街上到處在傳著一個消息。居裏夫人一打聽,才知道德國軍隊的進攻已經被粉碎了,馬納戰役已經開始了。
瑪麗來到朋友阿佩爾家休息了一下,又投入到工作當中去了。
1914年9月6日,德國轉移了戰場,撤離了巴黎。
巴黎雖然得救了,但是戰爭的烏雲仍籠罩著法國的其他城市。
前線的傷員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需要就地做手術,各戰地醫院必須隨時有外科醫生和放射科醫生,X光汽車發揮了它的巨大作用。
軍區裏的戰士們都親切地稱X光汽車為小居裏。這些汽車都是瑪麗從那些官僚們那裏一點點爭取來的。盡管他們表現出極大的漠視和敵意,但瑪麗仍然毫不讓步,和他們據理力爭,終於取得了勝利。
但是,這些汽車還不夠戰地用。於是,瑪麗向一些慷慨的貴婦們索借,請求她們把汽車借給她改成X光汽車並且向她們保證說:“戰爭結束後,我一定把汽車還給你們,真的,我一定還!”
這樣,瑪麗一共湊足了20輛汽車,她自己留下一輛使用,上麵畫上紅十字和法國國旗,以做聯絡工作。
經常有電報或電話通知居裏夫人,說有一個戰地醫院裏住滿了傷員,急需X光設備。瑪麗就會立刻跨上汽車,向戰地醫院開去。
到了醫院之後,瑪麗立刻開始工作。她會很快地選定一間屋子做X光照相室,把X光設備的零件裝好,把房間做成暗室。這些隻用半個小時就做好了。
傷員們一個接一個地被送來了。瑪麗和外科醫生在暗室內調節儀器,對準受傷的部位,找到子彈或彈片。然後,醫生會依照指定的位置準確地取出彈片。
就這樣,瑪麗除了那流動的X光汽車之外,又在戰地醫院裝備了200個X光射線室,救助的傷員總數超過了100萬。
瑪麗就這樣不知疲倦地奔波著,從來不會要求別人對她實行特別的照顧。
她忘了吃早餐,忘了吃晚飯。她什麼地方都可以睡覺,對於不舒服的事,她毫不介意。
在這4年當中,瑪麗不知受了多少苦,但她從來都不對別人提起這些事。在同伴的麵前,她永遠是一副無憂無慮的神情。
但是,在她的心裏也有著種種的不安和煩惱。她想到了自己中斷的研究,想到了她在波蘭毫無音信的家人。
1918年11月 11日,瑪麗在實驗室裏聽到了宣布停戰的炮聲。這是一個多麼令人欣喜若狂的消息呀!
瑪麗跑上街頭,買來法國國旗掛在鐳研究院的窗前。然後,她又手舉著國旗加入到街上遊行狂歡的人群當中。
在瑪麗看來,這個勝利不僅是法國的勝利,也是波蘭的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