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為了生活,為了提煉出鐳,瑪麗和比埃爾以頑強的毅力堅持著。
時間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地過去了。轉眼間,4年過去了,他們也終於獲得了成功。
獲博士學位
鐳提煉出來之後,居裏夫婦本應該好好地休養一段時間,恢複一下過度疲憊的身心。
可是,倔強的瑪麗一點也不肯鬆懈。他們馬上又開始著手寫他們的論文了。
他們繼續做了許多實驗,寫出了大量很有見地的論文,這些論文一發表就在全世界引起了很大的影響。
鐳的發現,開創了原子時代。有了原子能,才有了人類向宇宙進軍的新紀元。鐳還為醫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它是人類殺手——癌症的克星。
全世界都被鐳的巨大的神奇作用震驚了。人們親切地稱瑪麗為“鐳的母親”。
法國科學院為了對鐳做進一步的研究,給了居裏夫婦2萬法郎,作為研究的經費。接著,法國的著名化學家們也聯手成立了提煉鐳的化工廠,並給瑪麗和比埃爾提供了一個單獨的實驗室。這樣他們便可以告別那狹小、破舊的棚屋了。
這一切都為瑪麗盡快通過她的博士論文答辯提供了便利條件。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瑪麗的父親因病去世,給她沉痛的打擊。
1903年6月25日,在索爾本大學的階梯教室裏,舉行了瑪麗·斯可羅多夫斯基的博士學位論文答辯。
瑪麗站在主考人麵前,從容地闡述了關於放射性物質的所有性能,以及她的發現和成果。她是那樣冷靜、自然。3位主考人坐在一張橡木長桌後麵,輪流問這個應試者一些問題。
瑪麗用柔和而清晰的聲音回答著問題,有時候她還拿起粉筆在黑板上麵畫出儀器的圖形,或寫出一種基本公式的符號。
答辯圓滿結束,主席李普曼先生宣布:“巴黎大學授予您物理學博士學位,並附‘極優’的評語。”瑪麗獲得博士學位之後,不斷地接到聘書和邀請信。最先邀請居裏夫婦的還是瑞士的日內瓦大學,而真正在最高學術研究領域肯定比埃爾和瑪麗地位的,則是英國。
1903年6月,著名的英國皇家科學協會正式邀請居裏夫婦前往英國舉行鐳的講座,他們接受了邀請。在英國,這種盛大的皇家科學演講會還是首次邀請女科學家參加。
接待居裏夫婦的是著名科學家克爾文勳爵,他把居裏夫婦的成功看作是自己的事,並引以為豪。舉行講座的那一晚,禮堂裏擠滿了英國的學者。比埃爾用法語慢慢地講著鐳的特性,並當場做了幾個相關的實驗。
居裏夫婦返回巴黎後,英國皇家學會於1903年11月給他們發來一封信,決定把該會的最高獎——戴維獎章贈給他們。
當時,瑪麗身體不舒服,就由比埃爾一個人去英國領的獎章。
對於榮譽,瑪麗並不太在意。麵對金錢,瑪麗也很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