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2 / 3)

對啊,伽利略想到了,人體的血液也是在血管裏生生不息地運動著,很有規律地撞擊著血管壁。對!可以用血管的跳動來做一個證明。

想到這兒,伽利略伸出自己的右手,按著左手的手腕,他一邊數著脈搏的跳動,一邊盯著那盞擺動的吊燈看。

他的猜想被證實了:吊燈每次擺動的時間都是相同的,這說明亞裏士多德一定是錯了。可是,向亞裏士多德發起挑戰是需要勇氣的,要比德國傳教士馬丁·路德攻擊天主教時的勇氣還大。於是他決心進一步做實驗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偉大的發明

伽利略帶著興奮快步地跑回了宿舍,他把門鎖好。他整夜想著他所看到的情形,想著他的下一步實驗。

第二天一早,他根本沒有去上課,而是到商店找他的實驗用品——兩條鐵鏈。然後他回到宿舍。

他仍舊把門關上,用鐵鏈把兩隻球分別拴好。可是怎麼才能讓它像教堂裏的吊燈那樣擺起來呢?他仰起頭尋找著合適的地方,那根又粗又結實的屋椽解決了這個問題。於是,他又跑回到商店買了兩個鐵鉤。一切都已經準備就緒了,兩個鐵球已經被他拴在了屋椽上。他的兩隻手分別拿著兩個球,他把其中一個抬到很高的位置,而另外一個呢,則隻把它抬到了一半的高度。這時,他同時放手了。

伽利略屏息凝視,他仔細觀察著小球的擺動,兩個小球一會兒向左,一會兒向右,擺個不停。慢慢地,它們越擺幅度越小,逐漸停止了……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停止。

伽利略反複做了好多次這個實驗,結果都是一樣的。伽利略的想法被自己證實了,他高興極了,躺在床上用顫動的手指揩拭著額頭上的汗珠。他太興奮了,他努力抑製著自己的激動。忽然,他又從床上跳起來,走到桌子前想象著不久的將來,他要在全校師生的麵前發表自己的見解。

擺動特性的發現大大刺激了伽利略潛藏著的創造力。他的生命力完全爆發了出來,他的腦子迅速地運轉著。他很快發現,如果拴鐵球的鏈子的長度不同,也就是說擺長不同,那麼他便可以得到不同的擺周期。同時,他聯想到如果他用這種特性來當鍾表,那麼不就可以作為測量脈搏的儀器了嗎?他把他的想法告訴了一位同學,那位同學還勸他把發明賣了。

據說,後來比薩城裏確實采用了這種設備來測量人的脈搏,而且頗受歡迎,但是,伽利略卻沒有因為他的發明發一筆小財。

父親不再支持伽利略讀書了,這個消息對於伽利略來說其實是一個好消息。這樣,他以後不用再看著老師們的臉色和同學們的冷嘲熱諷了,他也不必勉強自己再去上那些枯燥乏味的課,不必沿著這條自己並不喜歡的路走下去,以後再進入一個他並不喜歡的行業。他被父親帶回了家,既然兒子對醫學不感興趣,那就子承父業,讓他學著做生意吧。

1584年,伽利略沒有拿到大學文憑,就從比薩回到了佛羅倫薩的家中。他幫著父親站站鋪子,出去進進貨,裏裏外外打個下手。閑暇時候,他就會拿出他喜歡的書,繼續在那兒琢磨單擺的奧秘。

伽利略當然也是不喜歡做生意的,站在鋪子裏,隻是他為這個家庭出一份力,為父母減輕一份負擔。所以,鋪子裏的他表現當然不會令人滿意。看到他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文森西奧和吉烏莉婭就氣不打一處來,他們覺得這個兒子一點責任心都沒有,又不勤快,每天走火入魔一般陷入深思,口中還念念有詞,在紙上胡塗亂畫著。於是,他們給伽利略一些暗示,希望他能慢慢認識到這一點。可是,收效並不大。

伽利略在研究了阿基米德的浮力實驗以後,想到一個巧妙的方法,可以計算出物體的比重值。於是,他在1585年和1586年之間,寫了幾篇關於流體靜力學方麵的文章,還寫了一篇論述“比重秤”的“天才學術論文”。這些論文讓伽利略在佛羅倫薩和羅馬的學術界有了一定的聲譽。於是,他開始向自己的目標靠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