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2 / 2)

雙方經過多次商洽,沒有結果。諾貝爾隻好把這個爭議推上法庭。但是,諾貝爾怎麼也沒想到,法院竟會判他敗訴,並賠款2.8萬英磅。其實原因很簡單,阿貝爾在英國是受人尊敬的化學家,英國政府怎麼會支持一個外國人而否定自己國家的科學家呢?

這件事情成為諾貝爾一生中最嚴重的創傷,被朋友出賣了,令他遺憾而痛心;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更令他氣憤不已。

但是,諾貝爾所製造的無煙火藥還是因為它的最佳性能,使得各國競相采用,為諾貝爾帶來了可觀的財產。

當諾貝爾發明的飛行炮彈拿去申請專利時,受到了法國專利部門的否定。

雖然,法國軍界對諾貝爾的新火藥有濃厚的興趣,但由於諾貝爾顯赫的聲望遭到司令官的忌妒,他不願購買新火藥來助長諾貝爾的聲望,所以決定隻采用法國人製造的火藥(所謂B火藥就是法國教授韋愛樂研製的幾乎不冒煙的膠炸藥。韋愛樂把它命名為B火藥。但這種火藥的威力,實際上遠遠敵不過諾貝爾所發明的無煙炸藥)。

與此同時,意大利政府正在大力采用“無煙炸藥”,並希望立即取得它的生產權。於是,諾貝爾就把專利權賣給了意大利政府。

這件事在法國上下引起軒然大波。新聞界開始對諾貝爾進行猛烈抨擊,指責他犯了不亞於間諜罪的罪行。

在一般民眾的憤怒與混亂的局麵下,他被法國當局判處兩個月的監禁。

接著在法軍陸軍總司令的正式命令下,以違反法國火藥專賣法的罪名,派巡警搜查並封閉了諾貝爾的實驗室。

同樣,諾貝爾在法國的工廠,禁止製造一切“巴立斯梯”,一些做實驗用的炸藥被罰充公,實驗設備也被沒收了。

法國政府的這些惡劣行徑,對於一個一生視事業為生命的發明家來說,是斷然難以接受的。

諾貝爾勃然大怒:“我多年來一直從事炸藥行業,它曾給法國帶來了無窮的利益,可現在竟來封閉我的工廠,簡直是無理取鬧!”諾貝爾太傷心了,他決定離開久居的法國。

他希望能回到自己的故鄉瑞典去,但是在意大利的工廠已經建成了,而且,意大利是個氣候溫暖、風景宜人的國家。

經過再三考慮,他終於決定前往意大利定居。

事實上,法國人沒有撿到任何便宜,諾貝爾的飛行炮彈炸藥也並沒有因法國的破壞而一蹶不振,反而更加受到世界各國的承認與重視。後來,諾貝爾被推舉為瑞典皇家科學協會會員,又成為了倫敦皇家學會的會員,甚至巴黎的技術學會也邀請他為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