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那時候的飛機又沒有無線電通話設備,沒法立即警告廣德機場。倉促中周庭芳開足馬力,避開敵機視線,轉向飛往廣德。他的想法是利用速度優勢到達廣德後預先報警。
但是,由於距離已經很近,他估計在機場上空隻有兩三分鍾時間報警,根本來不及落地報告。
怎麼辦呢?正在思考,飛機已到廣德上空,而且清楚地看到地麵上諾思羅普轟炸機和霍克戰鬥機整齊的列線。
這要被轟炸損失就太大了!
周庭芳俯衝向機場,又急速拉起,同時拚命擺動機翼,試圖提醒地麵警惕。
當時在地麵上工作的空軍人員回憶,看到周庭芳的飛機從低空飛過,他們的想法是:“哦,它要著陸。”
看到地麵上的人無動於衷,周庭芳估摸是自己表達得不夠明確。他再次衝向機場,先俯衝後拉起,做出轟炸一般的動作,他想,這樣明顯的表示,地麵的人該明白了吧?
看到他這樣瘋狂的動作,地麵人員的反應是:“哦,這架飛機出故障了,輪子放不下來……”
俏眉眼做給瞎子看,時間就這樣一分一秒飛逝,周庭芳急得在飛機裏猛跺地板。
就在這時,六機編隊的96式轟炸機,已經從雲中飛出來,直奔廣德而來!
眼看就是一場打地靶的慘劇,日軍忽然發現自己背後衝來一架中國戰鬥機,凶神惡煞般全速向日機接近,顯然是試圖攻擊。
這正是周庭芳那架霍克III戰鬥機。
被弟兄們的麻木不仁氣壞了,一貫老實穩重的周庭芳也玩出了新鮮的,“赤手空拳”衝向了日本轟炸機。盡管沒有子彈,但他決定用自己的假動作嚇唬日軍飛機,來幫助地麵的戰友。
突然發現後麵來了敵機,日機一瞬間隊形散亂,紛紛鑽入雲團,但飛出雲團時很快整理好了隊形——日軍的訓練還是非常嚴格的。
而周庭芳再次衝了進來,嫻熟地直奔日軍長機,貼得很近卻不射擊——他想打也沒有子彈啊!
不明白這一點的日軍卻以為這個中國飛行員不是那種一見敵人就把子彈打光的菜鳥,而是空中老手,他是要靠近到極近距離以便一擊即中!
此時周庭芳已經鑽進了日軍轟炸機之間。每架96式有三座自衛機槍槍塔,六架就是十八座,十八座機槍塔的射手此時都在拚命地朝周庭芳開火,而周庭芳的飛機上偏偏連磚頭都沒有一塊,隻能上竄下跳地躲避。
這真是個發瘋的主意。
不過麵對這個瘋狂的對手,日軍隊形真的亂了起來。這時候他們已經進入轟炸航線,有人要躲,有人要打,周庭芳鬧事的結果是日本人統統把炸彈都扔到了跑道外麵。根據日軍的報告,他們在飛出雲層後,看到機場,U形轉彎掉頭開始轟炸。此時,一架寇蒂斯霍克戰鬥機突然來襲(日軍地圖上畫出了周庭芳的航跡)。盡管遭到攻擊,他們依然炸中了機場,並能看到機場人員紛紛倒地。中方的記載則是炸彈全部落入了稻田。雙方記載相同的地方是中方地麵飛機沒有被擊中。
幾分鍾以後,落後的三架日軍轟炸機趕到,遭到了周庭芳同樣的“攻擊”,轟炸也沒有擊中目標。
根據推測,日軍炸彈不能命中目標,和96式的設計缺陷有關。日軍96式轟炸機使用的是顯隱式自衛機槍槍塔,平時為了減少阻力槍身藏在機體內,需要射擊時把槍塔伸出來打。但是,槍塔伸出來時由於阻力驟增,飛機的速度會掉幾十公裏。麵對橫衝直撞的周庭芳,日軍轟炸機紛紛伸出槍塔自衛。這種速度的突然變化,造成轟炸瞄準上的錯誤,是很自然的事情。
不過,這也讓周庭芳足足地享受了一番子彈雨的洗禮。
周庭芳本人沉穩謹慎,即便是“文革”的時候,也能安然度過,幹這種光著膀子拿子彈洗澡的瘋狂事情純屬迫不得已。日本軍史作家中山雅洋在《中國的天空》一書中描述了周庭芳“空手入白刃”之戰,而且認為他幹得非常成功,演技出色,所有日本飛行員都上了他的當。不過,周庭芳用子彈洗澡的結果是他的飛機被打了五個窟窿,算是施展這門武功的紀念。
這隊日機在返航途中,路過杭州,把剩下的炸彈丟了下去,炸掉一輛加油車,這可以算是淺野少佐及其部下從台灣跑大陸一趟,唯一的戰果。但是這個戰果捅了馬蜂窩——4大隊剛剛在這裏打垮了新田中佐的機隊,士氣正旺,信心大增,現在忽然又有一隊日本轟炸機送上門來,真是正中下懷。淺野的機隊在錢塘江上空被中國空軍戰鬥機追上,一番激戰,鄭少愚分隊長擊中其中一架,負傷的敵機向海上奔逃而去。
這架被擊中的日機,應該是淺野手下的2小隊2號機(小川一空曹駕駛),因為重傷無法飛回基地,在基隆港外的社寮島附近落水,機毀人存。
那麼,周庭芳有沒有真的打下兩架敵機呢?
根據中方記載,周庭芳這兩天的確認戰績是8月15日於嘉興擊落日機一架。擊落兩架雲雲,多少有點兒誇大。不過,偏偏從日方記載中,可以發現周庭芳確實擊落了兩架敵機。一架,是國民黨空軍記載的那架96式轟炸機,還有一架,就是宮田大尉的那架95式水上飛機。周庭芳幹掉了它,為九零七號機和任雲閣報了仇。算起時間來,周庭芳擊落宮田機的時間,比筧橋空戰還要早好幾個小時,是中國空軍在淞滬戰役中擊落的第一架日軍飛機。
而周庭芳一直認為,自己隻是“或許”擊傷了這架敵機……
五
描述周庭芳與日軍水上飛機的戰鬥之前,需要講明與前文有關的另外兩件事。
第一件,台灣資料中現有九零七號轟炸機駕駛員祝鴻信在8月14日戰鬥負傷後於醫院的照片。這些,從側麵說明祝鴻信的情況與寶山縣搶救的飛行員“梁鴻雲”十分接近。
這張照片卻讓人頗為感慨。在當時空軍的飛行員中,頗有一些人有妻女而不承認。例如,任雲閣和下麵提到的全正熹都是如此。這是因為當時國家對戰死軍人的撫恤很不到位,對日作戰明顯犧牲的可能性很大,比較重視袍澤感情的空軍官兵中沒有家庭牽掛的飛行員常常獲得更多出擊機會。例如,因喊出“中國無被俘空軍”而著名的閻海文,請戰時就表示:“我是東北人,一無牽掛……”
於是,為了表示自己“一無牽掛”,以爭取能夠上天與敵一戰,任雲閣等人紛紛表示自己沒有成家,沒有家室之累。
任雲閣的女兒回憶:“父親為了求得上級的批準,在寫家中有何人時,隻寫有父母,而一字沒提有我們母女三人。此時此刻,他一心想到的就是狠狠打擊日本侵略者,殺敵立功,為國效勞。經過戰前開會動員選拔排定,我父親被批準參加出擊。此時,一個平常沉默寡言的人,也高興地跳起來,歡呼起來。”
這一天,就是任雲閣戰死的那一天。
第二件,重傷後在雪萊克機風擋上以血寫下“還我河山”四個大字的徐漢靈少尉並沒有死,在那架雪萊克攻擊機中犧牲的是他的戰友李文韶。戰鬥中他們的飛機被日軍高射炮擊中,李的雙腿都被打斷,徐的臂、背、腿也多處負傷,但兩人相互鼓勵依然將飛機飛了回來。落地後,李因傷勢過重犧牲,徐則用斷指在風擋上寫下“還我河山”後昏迷,他雖然負傷,但最終傷愈回到空中,一直戰鬥到抗戰勝利。
應該說,這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
周庭芳並不是第一個對出雲艦艦載水上飛機發動攻擊的。祝鴻信、任雲閣機遭到攻擊後,第一個反應過來的是同一個編隊的902號機,這架諾思羅普轟炸機隨即轉向,照著宮田大尉這架飛機就是一梭子。
902號機的駕駛員名叫全正熹,初聽此名可能會讓人誤以為他是朝鮮族人。其實,全正熹的來曆很古怪,他是貴州人,苗族(有記錄為漢族,不確),少年時是一名好獵手,戰友評價他身上帶有“原始人的氣質”。也許因為這個原因,讓他在其他飛行員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投入截擊。
帶著炸彈的諾思羅普轟炸機和宮田的水上飛機都不太靈活,這一梭子子彈沒有打中,但卻迫使日軍水上飛機向低空躲避,並把日軍飛行員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了。
全的戰友楊炯先生曾撰文描述全正熹的死另有版本,講他當時是和遊雲章奉命嚐試一種新的戰法,利用偽裝塗飾單機偷襲日軍長門號戰列艦,失敗犧牲。但這在雙方的正式記載中均不見記錄,大約是一家之言而已。不過,日軍也曾嚐試過單機偷襲武漢中國大本營,結果同樣失敗,所謂“中攻四天王”之一的得豬治郎中佐在這一戰中被擊落,機毀人亡。證明對軍事上的“硬”目標,這種戰法事倍功半。
和902號機交了一下手,宮田也注意到高度問題,立即開始爬高。就在這時,一架霍克III戰機忽然如同鷂鷹一樣自上而下猛撲過來,一道火舌直取宮田機,將其右翼的支柱打斷。
這架霍克III戰鬥機就是當時在3,000米高度飛行的周庭芳機,他正率領34中隊飛行在諾思羅普機群的上方,看到宮田機和全正熹機交手,當即來了一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霍克III就是為了空戰而造的,馬力大,航速快,這下子宮田吃定了苦頭。不過,宮田機的駕駛員出崎良平也堪稱出色的飛行員。日方記載,雙方纏鬥了足足20分鍾。宮田機利用當時台風帶來的濃雲左躲右閃,但是周庭芳死死咬住,接連擊中這架95式水上飛機。
有趣的是,這方麵的記錄雙方有些不一致。
日方是根據機號判斷截擊宮田的為周庭芳機。戰鬥到最後,重傷的95式終於擺脫了周庭芳的追擊,但因為傷勢太重,在出雲艦附近試圖降落時撞毀,後機身折斷。宮田和出崎被甩出飛機而由江麵上的日軍小艇救回。
而中國空軍方麵,卻是這樣說的:“15:50暫編34隊6架霍克機也出發了,領隊的周庭芳隊長駕一架霍克III,帶著50公斤炸彈2枚、18公斤炸彈5枚,其它5架霍克二則各掛6枚18公斤炸彈。由於擔心速度差異無法維持編隊,周庭芳刻意不將霍克III座機起落架收起,藉以降低速度,讓固定起落架的霍克二能跟上編隊。一到達上海上空,突然一架日本水上飛機突破雲層,朝34隊機群對頭衝來。由於來不及反應,同時仍有任務在身,周庭芳決定放棄追逐,帶領僚機繼續前進。抵達目的地後,發現要攻擊的目標太多,於是6架霍克機便分散各自攻擊目標;在達成任務脫離上海返航之際,周庭芳與隊員王誌愷,發現日偵察機一架對頭飛來,周庭芳向它開火,最後被它逃入敵防空炮火圈內而作罷。”
周庭芳遭遇的第一架日軍水上飛機,估計就是擊傷梁鴻雲機的日軍川內號巡洋艦艦載機,但是這次它沒得到機會對第34中隊進行偷襲。而他遭遇的第二架日軍“偵察機”,似應就是宮田機,但並沒有記錄戰果。
看來,中國空軍這回謙虛了一點,周庭芳是高誌航最得意的學生之一,追著一架水上飛機打了半天卻沒看到對方墜落,對他來說,應該算件丟人的事情。
可惜由於曆史的原因,從1952年開始,主動留在大陸的周庭芳一直在建築隊擔任司機工作,否則,以這位抗戰王牌飛行員(確認擊落日機5架)的本領,不知道能為中國空軍做多少事情呢。
對九零七號轟炸機的墜落,考證到此,或許已經可算是到了一個段落。
然而,據寶山收殮任雲閣的地方人員回憶,當時任雲閣的遺體雙目圓睜,堪稱死不瞑目。
大約,是因為被一架水上飛機偷襲打下來,覺得實在不甘心吧。
也許因為這一仗打得窩囊,即便是周庭芳立即就報了仇,依然難讓任雲閣安然而逝。
那麼,第二天的空戰,應該能讓任雲閣瞑目了。
八一五空戰,被日軍戰史學家中山雅洋稱為中國抗戰史上空前絕後的“打火雞”之戰,不但打出了一個空中趙子龍樂以琴,而且連隻有對地攻擊能力、機炮固定向下的雪萊克攻擊機都開了葷。這可是比95式偷襲還不可思議的空戰了。
好了,那應該是以後講給大家的另一個故事了。